摘要:新媒體的廣泛發展與應用,給財經節目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與挑戰,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的創新與發展成為當前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基于此,本文對新媒體財經節目的相關理論、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的發展現狀等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的創新與發展策略,以期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財經節目;創新與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5-0106-02
新媒體背景下,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方式與渠道日益多元化,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與方式正在發生改變,這給財經節目帶來了極大的沖擊與挑戰。如果財經節目仍然固步自封,一味地沿用傳統的方式與形式進行傳播,將很難生存與發展下去。所以,新媒體背景下關于財經節目的創新與發展研究對于財經節目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與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與財經節目的相關概念簡述
(一)新媒體的概念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及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以數字化、互聯網以及各種移動終端為基礎的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既為社會民眾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給傳統的電視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新媒體突破了傳統媒體受時間與空間約束的局限性,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其可以主動向受眾群體推送相應的信息,有效增強了信息的時效性,同時,新媒體還為媒體與受眾群體搭建了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平臺,這給增強兩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推動兩者關系的優化帶來了積極影響,對推動媒體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二)財經類節目
財經類節目作為我國傳統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宗旨是為受眾群體提供財經方面的信息,使社會民眾能夠對財經方面的消息有更加詳細與深入的了解與認識。財經類節目以電視臺為依托,以傳播財經信息、經濟發展形勢、經濟現象等為主要內容,主要職責是普及經濟知識、宣傳國家經濟政策等[1]。財經類節目不僅具備一般電視節目的特點,而且還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具備實用性、服務性特征。所以,新媒體背景下財經類節目的創新與發展不能照搬照抄其他類型節目的創新與發展策略,需要結合財經類節目自身的特點與發展現狀合理制定科學的創新發展策略。
二、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的發展現狀
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僅使財經類節目的信息量劇增,也使人們對金融、證券、理財等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這是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源泉。但是,財經節目缺乏創新,同時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導致傳統財經節目的收視并不樂觀。當前,我國財經節目按照形式可以分為資訊類、談話類、評論類三大類別,但是就總體表現而言,財經類節目收視率較低,社會影響力不足。據相關權威機構的數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財經節目的收視率已經跌至0.3,相對其他節目而言毫無競爭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財經節目的特殊性使其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節目內容較為單一、枯燥,很難激發受眾群體的觀看欲望;另一方面,受傳統工作思維的影響,財經節目缺乏創新與實效性,進一步導致受眾群體失去觀看的信心與耐心。此外,隨著新媒體的普及,其不僅可以隨時為受眾群體提供更加專業的財經知識、財經政策以及信息資源,同時還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民眾日益多元的信息需求[2]。這些因素都給財經節目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蠶食著財經節目的市場份額,給財經節目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不利影響。基于這種社會環境,財經節目必須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不斷創新節目內容與形式,以推動自身更好地發展,實現自身市場競爭力的全面提升,進而為受眾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
三、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的創新發展策略
(一)結合時代發展,注重節目內容的創新
根據網絡調查數據以及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發現,財經節目受眾群體對于財經節目逐步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在于:無論在制作還是內容上,傳統的財經節目都存在單一古板的現象,無法滿足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導致受眾群體逐步喪失了觀看興趣與積極性。因此,財經節目工作者要及時轉變工作思維與觀念,結合時代發展趨勢,注重節目內容的創新以及節目制作質量的提升,深入挖掘節目內容更深層次的含義,還要結合社會民眾的喜好,增強節目內容的趣味性,同時突破傳統工作模式和工作思維的禁錮,以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對節目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與創新,這樣才能使財經節目更加貼近受眾群體的實際生活,滿足其實際需求[3]。此外,財經節目還要注重取材的創新,傳統的財經節目取材往往局限于經濟政策、經濟發展情況,這不僅使節目內容過于古板,而且還嚴重脫離了受眾群體的實際生活。所以,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內容的取材要融入普通民眾的實際生活中,將社會中真實的事跡搬到媒體平臺上,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宣傳與普及民眾的致富歷程,而且還可以結合實際案例普及財經知識、理財策略等,進而實現財經節目收視率的提升,推動財經節目的創新與發展。
(二)創新節目形式,實現動態化發展
傳統財經節目主要分為資訊類、談話類、評論類三大類,這些節目形式曾經確實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發揮較好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節目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民眾的實際需求。因此,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要創新節目形式,實現財經節目動態化發展。在實際工作中,財經類節目要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對節目形式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優化,針對談話類節目,可以邀請業界知名專家與學者參加,通過設計既新鮮又有趣的話題實現對節目形式的創新;針對評論類節目,可以邀請業界精英、社會民眾等參與到節目中,針對當前社會中的財經熱點新聞、熱點事件進行跟蹤報道,同時注重與現場觀眾的互動,引導觀眾踴躍地表達與闡述自身的看法,進而提升節目的熱度,實現節目的創新與發展;針對資訊類節目,面對新媒體發展帶來的巨大沖擊與挑戰,在實踐工作中一定要擺脫程序化的工作形式,通過對內容的不斷精練提升節目的內容質量,突破傳統節目形式的禁錮,強化與觀眾的交流與互動,激發觀眾的參與積極性,進而推動財經節目不斷優化、創新以及發展。由此可見,對節目形式進行創新,實現動態化發展是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創新與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巧借新媒體優勢,推動財經節目創新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給社會民眾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使媒體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媒體工作者要積極轉變工作思維與理念,深刻地體會到新媒體帶來的發展機遇,巧妙地借助新媒體優勢,推動財經節目的創新發展。傳統媒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導致節目形式、節目內容、節目的傳遞方式等單一落后,嚴重影響了財經信息的價值發揮。但是,在新媒體背景下,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信息傳播,不僅可以有效增強信息傳播的便捷性,有效減少節目制作的成本支出,還可以增強與觀眾的互動,在有效增強節目內容時效性的同時切實有效地推動財經節目的創新發展。因此,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的創新與發展可以巧借新媒體優勢來實現。
(四)注重觀眾客戶端的構建,強化與觀眾的溝通和交流
新媒體的優勢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到了認證與社會民眾的認可,新媒體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究其原因,新媒體平臺中無論是參與者、傳播者還是受眾群體都可以實現實時互動與交流,對于內容也有一定的控制力。同時,近年來,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新媒體媒介終端設備得到全面發展,這不僅為新媒體的發展構建了良好的硬件基礎支持,也使民眾獲取的信息更加多元化與個性化[4]。因此,新媒體背景下財經節目的創新與發展要注重思維的創新,要結合觀眾對信息內容的實際需求構建完善的客戶端,以此增強與觀眾的溝通與交流,這樣既可以滿足觀眾的實際需求,也可以幫助財經節目制作者及時了解與獲取觀眾對財經信息的實際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節目創新、改革以及優化,使得經節目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滿足觀眾的實際訴求,實現收視率與市場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四、結語
新媒體背景下,社會民眾的生活、工作、學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也為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財經節目要想實現市場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就需要注重節目的創新與發展,在實踐工作中轉變工作思維與理念,應用節目形式創新、節目內容創新以及觀眾客戶端構建等多種策略推動財經節目的創新與發展,為觀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實現自身收視率與市場競爭力的全面提升,進而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
參考文獻:
[1] 李桂珍.探析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J].傳播力研究,2018(24):87-88.
[2] 吳承輝.基于新媒體環境下城市臺財經類節目的經營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03):84-85.
[3] 張毅.淺談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欄目的發展趨勢[J].新聞研究導刊,2017(08):325-326.
[4] 石秋萍.融媒體時代財經類節目的傳播現狀及發展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8(06):54-55.
作者簡介:高振國(1965—),男,河南陜縣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電視欄目策劃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