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發展帶動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時代在不斷變遷,現如今正處于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與此同時,“大數據”這一名詞也由此而生,社會開始向數字信息方向發展,這使得數據與新聞工作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本文針對數據新聞的發展現狀以及趨勢進行分析,首先論述數據新聞的發展現狀,其次介紹數據新聞在發展時經歷的三個過程,然后分析數據新聞的發展方向,也就是發展趨勢,結尾對全文進行總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數據新聞;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4-0062-02
一、數據新聞的含義
數據新聞又叫數據驅動新聞,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分析、整理,把得到的結論通過可視化的方式,以新聞的形式報道給大家。數據新聞的產生是因為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它是一種新的新聞形式,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數據新聞工作人員具備足夠的數據素質,把數據以一種人們容易接受的形式,客觀、準確地呈現給大家。
二、我國數據新聞的發展歷程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創新,新聞數據越來越精確。但是,國內一些數據庫是比較保守的,這對數據新聞的發展形成了一種阻礙[1]。現如今,數據庫新聞開始演變,大數據新聞由此而生。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數據新聞的發展經歷了諸多坎坷,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三個階段。
(一)從無知到萌芽
新聞首先的形式就是新聞報道,起初人們對數據新聞并不了解,在逐漸演變的過程中,才有了數據新聞。國內與之相關的研究最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在中國知網上搜索“數據新聞”,最早出現的是1988年的一篇文章,談的是廣播新聞中的數據應用。隨后,1990年也有關于這方面的文章,談到了如何在新聞報道中把數據用活,使新聞報道更加形象化。
實際上,“數據新聞”的概念早就誕生了,最早來自西方新聞媒體的一次實際報道。后來,新聞報道的理念也誕生了,進而產生了數據新聞,新聞報道的理念是由菲利普·邁耶提出來的,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記者。20世紀末,中國新聞媒體試圖了解精確新聞,然后再進行模仿,在當時,國內的一些相關高校也開始陸續有了精確新聞學這一專業,并開設了課程供人們學習和參考,數據新聞開始萌芽。
(二)從萌芽到興起
精確新聞時期是數據新聞發展的萌芽時期,其中,計算機的作用就是輔助報道,輔助新聞的傳播,而數據除了作為參考使用外,也對新聞報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一開始,媒體在報道新聞的時候,會以圖表的形式來展現數據信息的內容,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夠將數據形式都展現出來,為了展現數據新聞形式的多樣化,還需要另尋路徑。《南方都市報》在數據新聞的實踐階段,最初的報道是以信息圖表的方式展示新聞中的數據,供人參考和觀看,這一做法起到了一種帶頭作用。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近些年來,國內的一些網站,比如搜狐、新浪、網易、騰訊等大型知名網站,都開始播報一些數據新聞,并成立了數據新聞這樣一個獨立欄目,具有代表性的如“數讀”“新聞百科”等數據新聞欄目,數據新聞也正是由此慢慢發展起來,這一過程見證了數據新聞從萌芽到興起。
(三)從興起到形式多樣
2013年,《紐約時報》報道了一篇以“雪崩”為主題的數據新聞,后來還拿了獎項,當時全球范圍內,到處傳播著這一新型報道形式。2014年初,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推出“據”說系列報道,使得中國電視媒體開始向數據新聞的道路邁進。新華網[2]是早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始走數據新聞實踐之路的媒體,其憑借活躍的思維,榮獲第25屆中國新聞獎。在這一階段,交互式體驗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在新聞界,新聞也紛紛開始向數據新聞的方向發展。媒體在對外展示數據新聞方式的時候,不再僅僅局限于表格的形式,而是不斷拓展出其他的形式來展示數據。從數據新聞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雖然新聞報道的形式不一樣,但是不同的新聞報道形式之間并沒有被其他的新聞報道形式取代,新聞報道形式也在發生變化,并不斷完善。
三、我國數據新聞的主要特征與發展現狀
(一)數據新聞的主要特征
我國數據新聞的主要特征為以數據的形式進行表現、在傳遞過程中具有可視化以及具有交互性特點,下文分析數據新聞的可視化以及交互性這兩種特征。
數據新聞的傳遞效果是可視化的。所謂的數據新聞,實際上就是在新聞報道的時候提供一些可靠的數據作為參考,呈現出這些數據的形式通常為表格、圖形或者是動畫,而這些表現形式具有很強烈的視覺效果,即使再復雜的數據,如果以表格或者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也能給人一種非常直觀清晰的感覺。例如政府部門在展示經濟運行指標、城鎮新增就業或者糧食產量數據時,只有兩分鐘的時間將這些數據展現給觀眾,這時就可以以動畫的形式展現數據,顯得更加直觀。
數據新聞具有交互性特點。數據新聞在報道的時候,網絡傳媒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載這些新聞的內容,更加直觀地講就是新聞的載體,如人民網的“圖解新聞”、新華網的“數據新聞”等,新聞的制作方可以在評論區查看廣大人民群眾的觀點和意見,體現了數據新聞的交互性。
(二)數據新聞的發展現狀
第一,數據缺乏開放性。只有真實的數據才能夠反映新聞的真實性,提高新聞的可信度,多樣化的數據更有利于數據新聞的發展,在數據新聞產生之前,首先要保證數據源是對外開放的,是公開的。對于國外的數據新聞而言,他們的數據庫一直處于公開狀態,與之相比,我國的數據庫比較保守,這不利于數據新聞的發展[3]。
第二,相關工作者素質不高。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報道出高質量的數據新聞和彰顯數據新聞的價值,在我國,許多相關工作人員缺乏敏銳的嗅覺,無法挖掘出數據的價值與意義,長期以來,我國數據新聞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第三,缺乏對數據新聞核心的認識。數據新聞的主要作用就是將信息傳播出去,不了解新聞信息的人根本挖掘不出新聞信息的價值,久而久之,新聞報道只是走形式,新聞也丟失了其最基本的核心思想,給數據新聞的發展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四、數據新聞的發展趨勢
(一)提高數據素養,理性看待數據
現如今,我們正處于信息全球化時代,新聞工作人員要提升自己的數據素養,有靈活的頭腦和洞察數據的能力,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數據新聞要經過一系列的過程才能進行報道,首先要收集數據,然后再進行分析,整理以后公布,分析數據與收集數據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必須掌握的一項本領,在分析數據時,新聞工作者應該理性看待各種數據,而不應該持有偏見。只有數據足夠客觀時,數據新聞的價值才能夠被挖掘出來。因此,具有數據素養的工作人員對于新聞數據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4]。
(二)提供數據共享,加強數據監管
一直不開放數據,很難取得公眾的信任,數據對外公開時,數據的監管力度才能夠得以加大。社會在進步,媒體實踐進程也在不斷加快,新聞工作者的數據素養也要慢慢培養起來,新聞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新聞素養,數據共享才能一步步實現,從而為記者和公眾提供多元、可靠的數據信息。應加大數據監管力度,國外媒體的做法就是以網站或者交流的形式實現新聞共享,在各個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數據的真實性得到了監督,并完成了數據的監管、檢閱和評定等一系列工作。如ProPublica網站數據新聞記者在共享數據的時候,在代碼托管網站分享其獲得的數據和代碼,這種共享方式為其他媒體對數據進行檢閱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一些記者善于和數據分析家或者科學家進行交流,提出問題以后,和這些數據分析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然后以此作為文章主題,寫出報道供人們參考和閱讀,除此之外,可以借鑒國外媒體在數據監管方面采取的措施,促進我國的數據新聞發展。
(三)注重數據新聞理論體系建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與國際的數據新聞實踐相比,我國的數據新聞實踐仍需要完善。國外的數據新聞實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而我國的數據新聞理論架構還不完善,只能通過模仿或者借鑒他人的經驗,但形成的理論成果缺乏權威性,顯得很不規范。時代在進步,開展數據新聞教育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家需要發展,就要不斷地培養人才,數據新聞學也開始向新聞傳播領域勇敢邁進,并成為眾多學科中的一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傳媒高校開設數據新聞學這一學科,因此,我國數據新聞要不斷地完善理論體系。未來的數據新聞研究過程中,學界應注重結合數據新聞本土化實踐成果,從多學科、多平臺的研究視角,使得數據新聞理論體系更加完整。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還要不斷地提升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論在技能還是專業知識領域,新聞工作者的思維要時刻處于活躍的狀態,對待身邊的數字新聞要有敏銳的嗅覺。
五、結語
數據新聞一路走來經歷了各種坎坷與磨難,其中存在許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然后改進其中的不足。本文對數據新聞展開了深入的討論,讓人們對數據新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對于數據新聞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慧敏.范式轉向:數據新聞的發展方向與挑戰[J].新聞世界,2020(09):44-49.
[2] 吳文婷.新華網數據新聞欄目研究[J].傳媒論壇,2020,3(16):3-4+6.
[3] 汪杉,王陽.從數據新聞看中國數據新聞發展[J].新媒體研究,2020,6(08):24-26+33.
[4] 劉萍英.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報道[J].記者搖籃,2020(03):83-84.
作者簡介:涂曼子(1986—),女,湖北公安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