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茸 丁青云
摘要: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為短視頻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短視頻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突破了原有的視頻敘事結構,傳輸快、內容廣等特點進一步推動了短視頻的發展。本文首先闡述微語態下短視頻的快速傳播要點,然后結合當前短視頻的發展分析其傳播模式,進一步探索微語態下短視頻的發展趨勢,旨在全面分析現代化短視頻發展形勢,根據其特點了解短視頻行業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微語態;短視頻;傳播模式;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4-0148-02
一、引言
短視頻通常情況下是指播放時長在5分鐘內的視頻,隨著PGC(專業生產內容)、UGC(用戶生成內容)模式的成熟,短視頻成為網紅經濟的主要發展方式。自2017年短視頻項目大規模爆發后,短視頻發展模式趨于專業化,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8.18億,短視頻軟件日均使用時長為110分鐘。由此可見,短視頻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項目,并在當前形勢下起到了信息傳播與輿論引導的作用。
二、微語態下短視頻的快速傳播要點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與應用,社交平臺成為人們交流分享的重要渠道,微信、微博、QQ均提供了短視頻分享功能。短視頻于2013年出現;微信于2014年推出朋友圈10秒小視頻錄制;2016年抖音加入短視頻行業,憑借美顏功能與便捷特點迅速引爆短視頻行業;2017年短視頻行業的競爭呈現出白熱化特點,梨視頻更是在3個月內獲得了5億人民幣融資。近年來,短視頻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方式,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短視頻的傳播起到了正能量引導的作用,社交平臺的鏈接推動了短視頻的高速傳播。在社交平臺共享性、互動性、開放性的特點下,短視頻制作者可根據自身想法創作視頻,且門檻較低。抖音、西瓜視頻等均可自主錄制視頻并發布,人們在短視頻浪潮下自主錄制視頻,推動了短視頻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微語態下短視頻的傳播模式
(一)突破敘事限制
以往的視頻存在較強的敘事性,而短視頻重在突出矛盾、表現趣味,通過錄制與發布5分鐘內的視頻進行話題引導,因此微語態下短視頻傳播模式突破了原有的敘事限制,可根據熱點話題創造各類語義環境。當前,短視頻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視頻剪輯、花絮處理為中心的模式,這一特點在電視劇、綜藝節目的推廣過程中尤為顯著。例如,2019年夏季《陳情令》于騰訊視頻首播,隨著劇情的發展,熱度居高不下。其中,《陳情令》花絮短視頻的發布起到了重要作用,花絮的趣味性起到了良好的話題引導及電視劇推廣效果。再如,“央視頻”聯合B站推出“2020最美的夜”活動。晚會結束后,精彩內容被剪輯成短視頻播放,用戶可有針對性地搜索播放,雖然短視頻不具備敘事結構,但極受用戶歡迎。2020年B站發布的《后浪》短視頻同樣不具備敘事結構,但恢宏的氣勢、高燃的臺詞,配合何冰老師蒼勁的嗓音,打動了無數用戶,并通過分享與轉發實現了快速傳播。據統計,《后浪》策劃傳播僅兩天,播放量就高達1000萬。
(二)即時與延時傳播
短視頻軟件在發展過程中功能趨于完善,關注、分享、轉發、點贊已成為短視頻平臺的必備功能。人們根據自身喜好關注視頻原創者,當其再次發布短視頻時,可以第一時間觀看,實現了短視頻的即時傳播。通過用戶的分享,粉絲群體進一步擴大,傳播效果在短視頻的即時傳播過程中得到增強。短視頻的延時傳播主要表現為其并不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仍可在手機終端存儲功能的應用下多次播放。此外,短視頻軟件為進一步擴大熱門視頻的影響力,在平臺上反復推廣,用戶進入軟件平臺后方可了解當前熱點視頻與話題[1]。即時與延時傳播為短視頻知識的傳遞創造了可能,B站與DT財經聯合發布的《2020年短視頻調研報告》顯示(調研數據來源:B站2019年7月—2020年6月),76%的用戶會在短視頻平臺獲取日常資訊。近兩年,B站泛知識類內容迅速崛起,播放量前十的各類視頻,涵蓋了公開課、歷史、科技、人文等領域。調研期間,超8600萬“學生”在B站通過短視頻學習。
(三)瀏覽數據引導
在2017年激烈的短視頻行業競爭中,短視頻的制作趨向專業化、精細化。可通過分析軟件用戶黏性,了解不同APP的實力;通過分析視頻觀看數據,判斷視頻質量;通過分析用戶瀏覽視頻時長與點贊類型,判斷用戶屬性。在詳細的用戶瀏覽數據分析下,掌控短視頻的發展方向,基于實際用戶行為,實現平臺的精準推送。例如,可根據用戶日常搜索與瀏覽數據,判斷用戶興趣點。另外,可分析用戶主要觀看時間判斷其日常作息,以便短視頻軟件調整發布時間,將用戶習慣作為傳播要素,實現精準化推送與目標用戶細化;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高短視頻發布的針對性與精準性,以此提高用戶分享與轉發短視頻的概率。
(四)用戶創造內容
互聯網開放性的特點,使短視頻突破了傳播的單向制約,同時在UGC理念下,短視頻的交互性得到增強。在新媒體時代,短視頻用戶均為視頻創作者。UGC理念強調的是小眾用戶社群,例如知乎與天涯平臺。短視頻的UGC傳播模式在合規合法的范圍內不存在內容限制,抖音的UGC定位為“抖音,記錄美好生活”,快手的UGC定位為“記錄世界記錄你”。相較于知乎與天涯,短視頻的UGC社群門檻低,除發布日常視頻外,還可通過趣味評論形成交流社群。在不同用戶創造內容的定位社區中,用戶更易發現自身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存在感,通過視頻制作與熱門評論表現自我,以此形成多元化的短視頻內容[2]。短視頻的快速傳播離不開UGC社群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用戶創造內容理念,提升短視頻平臺用戶基數,以此快速占領短視頻市場,而此過程促進了短視頻的高速傳播,短視頻傳播模式也圍繞UGC形成。
四、微語態下短視頻發展趨勢探析
(一)創新性內容
隨著短視頻的快速傳播與相關平臺的發展,短視頻內容更加娛樂化與趣味化。在短視頻平臺的數據分析與用戶熱點捕捉下,短視頻制作內容存在同質化問題,重點表現在舞蹈動作、網絡挑戰、背景音樂、拍攝風格上,在極大的網絡用戶基數下,視頻內容千篇一律。例如,2020年新媒體短視頻內容經歷了不同熱點:2020年1月,疫情正能量視頻成為熱點,并進入“云”時代,各類“云”視頻覆蓋短視頻平臺;4月,董明珠、李彥宏等紛紛加入短視頻帶貨行列,各類大廠總裁帶貨短視頻快速傳播;6月,《乘風破浪的姐姐》迅速成為平臺熱點;而10月的“打工人”、11月的“丁真”與“不講武德”成為短視頻千篇一律的內容。在各類熱點話題的影響下,短視頻內容同質化傾向愈發嚴重。
在短視頻的發展中,創新性內容將成為重要趨勢,應重點開發不同角度、不同類型的趣味性內容,而非一味跟風。在新興技術日漸完善的信息化時代,短視頻引進AR、VR、動作捕捉等技術是必然趨勢,尤其在PGC與UGC兩種發展理念下,未來短視頻應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多樣化表達[3]。另外,在發展過程中需注重短視頻對突發事件的作用,對于反映社會輿論的新聞,應第一時間核實用戶身份與視頻內容,在保障短視頻內容創新的同時,兼顧內容真實性。創意類短視頻將是后續發展的重點,應逐步減少短視頻同質化內容數量。
(二)差異化定位
短視頻在發展過程中,必然形成不同類型,優質短視頻內容將成為不同類型的典型代表,應對當前短視頻作進一步細分,并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實現用戶的差異化定位,根據不同用戶的愛好進行視頻劃分。例如,李子柒短視頻為鄉村美食類,其用日記視頻的形式展現了田園牧歌的生活方式,詮釋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主題。除視頻類型細分外,線上線下的渠道組合應為另一種差異化發展趨勢,加強線上線下的互動,增強短視頻用戶的黏性,以此保障短視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短視頻平臺需更加注重功能優化,凸顯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并深度挖掘自身優勢,在確保短視頻質量的同時,注重對視頻制作者、用戶的個性化服務。
(三)內容審核監督
2018年,快手短視頻出現大量“低齡媽媽”相關內容,在網紅楊清檸的帶動下,未成年少女在快手平臺紛紛曬出低齡孕媽視頻,被央視怒批后,快手刪除數百個“低齡媽媽”視頻。2019年,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進一步強調了短視頻的內容監管,除短視頻內容外,彈幕、評論均被列入審核范圍,并對未成年用戶作出限制。抖音短視頻為響應國家“劍網2020”專項行動的號召,于2020年7月1日起,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平臺清理。《抖音對作弊、違規賬號及內容的處罰通告》指出,2020年7月1日—7月31日,平臺共計清理95281個視頻、32038個音頻、1094個挑戰,永久封禁254448個賬號。由此可見,國家對短視頻的監督審核力度不斷加大,在短視頻行業,短視頻侵權、違規違法內容的監督范圍將會持續擴大,短視頻相關法律條例則會進一步細化,以此保障短視頻行業的健康發展。
五、結語
短視頻在社交平臺、視頻創作者、視頻受眾三方驅動下實現快速傳播,憑借娛樂性、即時延時傳播、數據分析引導及用戶創作內容理念形成多種傳播模式。隨著抖音等短視頻軟件的發展,短視頻平臺的問題得以暴露,在未來發展中,應注重短視頻內容的創新性與個性化,并針對用戶差異制作不同主題內容,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短視頻內容的監督審核,促進短視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穎潔.智能媒體時代網絡短視頻的傳播模式研究[J].記者搖籃,2020(12):58-59.
[2] 短視頻的長趨勢——短視頻內容傳播價值及啟示[J].上海藝術評論,2020(04):63-66.
[3] 唐磊,周靖瑤.短視頻快速傳播原因初探以及未來發展趨勢[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9):53-54.
作者簡介:方曉茸(1977—),女,廣東普寧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音視頻新聞。
丁青云(1985—),女,廣東梅州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與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