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進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過程之中,許多教師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以學生為中心,積極豐富教育教學資源。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資源的融入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循序漸進以及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找準鄉土歷史資源的切入點以及突破口,確保高中歷史教學能夠大放異彩、重煥生機。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鄉土歷史資源;融入策略
引言
歷史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基礎性學科,這門學科的主要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社會觀為基礎,將家國情懷的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保障學生能夠實現自我教育及規范,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鄉土歷史資源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高,學生能夠產生一定的熟悉感,教師只需要采取喜聞樂見的教育教學形式,針對性的選擇優質的鄉土歷史資源,讓整個高中歷史教學變得更加形象和生動,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改革和創新。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鄉土歷史資源的價值
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導致高中歷史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出現了許多的偏差,一部分育人資源被浪費,學生提不起興趣。鄉土歷史資源的融入則有助于改變這一現實困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讓高中歷史教學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首先,鄉土歷史資源的利用有助于豐富教育教學資源。作為典型且比較特殊的教育資源,鄉土歷史資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較為緊密,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夠積極豐富教育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教師只需要注重對資源的有效篩選以及合理分類,確保對癥下藥,促進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及水準的穩定提升。其次,有助于實現教學相長,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會主動站在學生的角度,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關注對鄉土歷史資源的進一步解讀,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資源來指導學生、鼓勵學生,真正打造高效課堂和精彩課堂,讓學生變得更加主動。最后,鄉土歷史資源的融入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對踐行素質教育理念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歷史教師需要反其道而行,深化自身對鄉土歷史資源的理解及認知,充分彰顯這一特殊教育資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及優勢,在鼓勵和引導學生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保障學生對我國歷史以及國外歷史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及理解。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鄉土歷史資源的策略
綜合上文的簡單論述和分析不難發現,鄉土歷史資源的融入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關注不同教育環節之間的聯系,真正實現環環相扣。靈活利用鄉土歷史資源來鼓勵學生、引導學生、保障學生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
(一)以教材內容為主導
鄉土歷史資源的融入不容忽略,這一點的是高中歷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重要的影響。在融入鄉土歷史資源之前,教師需要始終堅持教材內容的主導地位,確保鄉土歷史資源與教材內容的一致性和統一性,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入剖析以及解讀,選擇與之對應的鄉土歷史資源,盡量避免學生出現思想和行為上的偏差。關注對鄉土歷史資源的綜合分析,以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為基礎,實現對癥下藥。學生的參與能動性比較高,能夠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教師需要盡量避免滿堂灌和一刀切,而是讓學生深刻了解教材中的核心內容,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熱愛家鄉和祖國。另外,教師需要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關注與學生之間在情感上的交流及互動,樹立服務理念,充分彰顯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落實,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及水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意識到歷史學習的價值以及核心魅力,對這門學科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融入趣味化元素
與其他學科相比較,高中歷史中的理論知識比較多元,離不開學生的識記。因此有的學生認為這門課程比較難懂,學習能動性不足,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會主動融入鄉土歷史資源,積極改變目前的教學困境。但是鄉土歷史資源中也有許多的理論板塊,為了避免學生消極應對,教師需要主動融入趣味化元素,關注對學生的興趣激發。采取形象直觀的形式積極展現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利用鄉土歷史資源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保障學生對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全新的感知。拉近學生與鄉土歷史資源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真正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穩定提升。教師需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大膽想象,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培養學生有奈外的學習,能動性,保障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真正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順利過渡。
(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為了充分彰顯鄉土歷史資源的重要實踐指導作用,教師需要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緊密聯系,確保兩大教學板塊的合理比重,分析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真實收獲,避免簡單直白的知識灌輸,充分利用具有一定實用價值的鄉土歷史資源。在指導和服務學生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歷史知識不斷發展個人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結語
在推進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鄉土歷史資源的融入非常有必要,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思路的調整,以教材內容為主導,積極融入趣味化元素,確保理論與實際之間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實現良性成長及發展,真正意識到個人的重要作用,在主人公意識的指導下高效獨立的完成學習任務,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動性。
參考文獻
[1]蘇守巡.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鄉土歷史資源的基本策略[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19, 000(011):254.
[2]張丹妮. 赤峰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運用[D]. 內蒙古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席敏納(1984.06-),女,漢族,湖南衡陽人,本科畢業,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歷史教育
課題項目:高中歷史探究鄉土資源,提升學生家國情懷素養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