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芬
摘要:教師作為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對于傳播文明、塑造靈魂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作為老師,要時時刻刻做一個有心人,多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巧用智慧,關愛學生,呵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做學生成長路上的明燈。
關鍵詞:愛;智慧;成就;激勵;信任;潛移默化;引領
一、傾注愛心,成就學生
“愛心”是老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師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說,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皭坌摹笔桥囵B老師與學生的感情的基石,“愛心”是成就學生的“靈丹妙藥”。
有一年,我擔任了五年級的英語。剛開學校長就帶著一個從外地轉學來的學生說要加入到我的班上,這個學生名字叫黃偉武,他家在汕頭,因為父母做生意的原因就跟著轉學來了。偉武從來沒有學過英語,而我們這邊的學校學生從3年級就開始學英語了,也就是說和班里的學生比較,他落下了兩年的英語學習,可以說他在英語方面是一張白紙。上課時,我在課堂上說英語,偉武一句都聽不懂,無奈地看著我。我感受到他課堂上專注的眼神和求知的欲望。作為老師,我怎能放棄對他的教育呢?教育學生,本該從愛出發。愛學生就要愛所有的學生,對于偉武這個學生,我應該傾注更多的關愛,好好幫他一把,讓他的英語能慢慢跟上來。于是,下課后,我給他找來三、四年級的英語書,我常常利用下課和放學后的時間輔導他學習英語。教導他用phonics進行單詞的學習和記憶,幫助他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語單詞。半個學期過去了,學校進行了期中考試,偉武英語居然考到了60多分,對于偉武來說,這真是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不正是源于老師在他身上投入了無限的愛嗎?這裝滿了汗水與愛的60多分,給偉武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后來偉武在老師的耐心輔導下,發奮圖強,掌握了學習英語的好方法,期中后的單元測驗,他躍到了90多分,一個學期的時間,偉武從英語一片空白到后來成了班里拔尖的學生。偉武上大學的時候,給我打了電話告訴我他大學選擇了讀外貿英語,真想不到他最喜歡、最擅長的居然是當年最頭痛的英語,正是老師傾注的愛成就了優秀的他。
二、故事點撥,激勵學生
生活中,有陽光,也有風雨,有成功,也有挫折。學生在挫折面前,難免會受到傷害,老師要巧用智慧,激勵學生,教育學生以堅強的態度去面對,去接受,不能在一次的失敗中就倒下認輸。
陳震宇是我以前所教的一名學生,他成績優秀,學習上肯下苦功,但好勝,他不容自己有一次的失敗,容易被挫折壓倒。在一次鎮舉辦的五年級英語競賽中,我挑選了他和同級幾個優生參加,結果,他卻沒獲得獎勵,其他幾個同學都分別獲得二、三等獎。知道成績那天,他回到家竟哭了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上課時,我發現他眼睛紅紅的,整節課都心不在焉。放學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先幫他揉揉通紅的雙眼,然后跟他講“小草”的故事。對他說:“小草被石頭壓在下面,但它卻還要從旁邊伸出來……?!罢鹩?,你認為小草怎樣?”“它好堅強!”,震宇說后,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接著告訴他挫折會使人更堅強,讓他認識到失敗乃成功之母。慢慢地,他“傷口”痊愈了,從此更發憤學習,偶爾失敗了,他會對我說“我會吸取這次的教訓,下次會做到更好”。他性格開朗起來了,學習成績保持名列前茅,后來還被評為“增城市三好學生”。
三、賞識信任,轉化學生
作為教師,不但要愛那些聰明、漂亮、優秀的學生,也要愛那些不聽話、調皮搗蛋、成績差的學生。對待特殊的學生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智慧,懂得賞識學生、信任學生,做到不放棄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今年在我們班的蔣舜恒同學是大家公認的“調皮大王“。他十分好動,課堂上不但不聽講,而且非常貪玩,每天都有新玩具帶到課堂上玩耍,老師收了他的玩具,他可以把學習文具都當成玩具,一節課下來,老師要花很多時間去關注和教育他。他的貪玩導致成績下降,幾次英語測驗只有70多分,后來,我發現他一個特點,他特別愛表現自己,在英語課堂上,每逢老師讓大家進行小組表演時,他特別積極,而且表現很好。于是,我抓住他這個特點,在課堂上經常給他展示的機會,充分信任他,甚至在講評習題時,都讓他到講臺充當小老師,他一邊寫一邊講解,同時給一些題配上簡筆畫,例如,他看到a lady with a dog的短語,他馬上配上小狗的圖,a man in a white hat,他很快畫了一頂帽子,play basketball,他就畫一個籃球……他思維敏捷,畫畫也畫得不錯,經過他的講解和隨手配圖,同學們都樂滋滋地聽著、看著,把學習當成了一種享受。這樣一來,舜恒減少了玩玩具的機會,老師的信任,讓他自己在不經意間投入到了學習上,連同班里的孩子們都一同受益,收到很好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貪玩好動的習慣有所改變,在英語期末測試中取得94分的好成績。
四、潛移默化,引領學生
《給教師的36條建議》一書中“智慧教師養成記”提到了刻意教育,這是我們很多老師都在做的事情。回想一下,在對待自己的學生時,我也經常毫不隱瞞自己的教育意圖,甚至三番四次地強調,生怕他們不知道??戳藭镜陌咐窒氲阶约浩綍r家里和女兒的相處才豁然大悟??桃獾匾蠛⒆釉诶蠋熞幎ㄏ氯プ龅氖虑?,確實不如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在四年級英語書中,U12是學習母親節的,在課堂上,我給學生出示了過去幾年我女兒在母親節送給我的各種禮物:有她親手畫的畫,親自做的賀卡,親手做的蛋糕,親自折的紙鮮花,還有有愛心親吻、擁抱,主動做家務勞動等,孩子們都看得很入神,我猜想,他們一定被感動了,心里一定在思索著母親節要為自己的媽媽獻上一份愛心禮物,以表達對媽媽的愛。第二天,孩子們帶來了他們很多手工禮物,在課堂上紛紛展示,踴躍發言。在不動聲色中,不知不覺地感化了學生,讓他們掌握知識的同時還懂得了感恩。正如書上所說,了無痕跡、天衣無縫、自然潤物、潛移默化……這些都是教育的藝術,也是教育的境界。
高爾基說過:“愛護自己的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苯處熓侵袊逃摹凹沽骸保鰹橐幻聲r代的人民教師,要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愛與智慧同行,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亞米契斯:《愛的教育》,哈爾濱出版社。
2、李鎮西:《給教師的36條建議》,長江文藝出版社。
3、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