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潮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農村相關的設施條件等都相對較為完善,農村的用電結構也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同時,電力相關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為保證農網供電的穩定性,農網配電線路的改造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本文對農網配電線路的改造與設計進行探究,為保證農網的安全供電以及長遠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字:農網配電線路;改造;設計
前言: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社會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升,電網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不過,在農網配電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設備和線路問題對農網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標準化的農網配電不僅能夠保證供電的持久性,還有助于確保供電的穩定,在農網配電線路的改造與設計中,一定要結合農村群眾的用電需求和用電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促進農網的穩定供電。
1 配電變壓器容量和位置的選擇
1.1 配電變壓器容量的選擇
配電變壓器的容量非常重要,對于其安全運行以及用戶都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對于變壓器容量的選擇一定要綜合考慮和分析,根據負荷大小、發展規模以及負荷性質等進行選擇,可以使用最佳負載系數法、最大利益法等進行選擇。首先,根據當地的用電情況以及實際運行情況,結合變壓器的技術特點,計算出最佳容量,容量通常滿足實際負荷最大值為準,如果有超出值,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內。其次,根據當前負荷情況,預測未來三至五年可能會增加的照明負荷,然后計算出擬選用的變壓器容量。最后,選擇較大功率的電動機來進行測驗,以此選擇最佳的變壓器容量,從而更好地適應農業的生產。在變壓器的選擇過程中,想要不影響電壓器的使用壽命,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非常重要,對于容量較大影響運行、過載導致設備發熱等最好不要選擇。
1.2 變壓器安裝位置的選擇
變壓器安裝位置的選擇比較復雜,其最佳位置主要指的是當變壓器安裝在這個位置的時候,能夠有效地確保低壓電壓質量、安全運行、降低工程的投入,并且還有利于施工、不會對其他事物產生影響。對于安裝位置的選擇,一定要結合用戶的分布以及當地的地形情況,第一,要遠離地勢較低的地帶,以及容易發生燃燒和保障等地;第二,高壓線盡量不要從用戶住房、學校或者廣場等地的上面通過,避開人口密集的地區;第三,保證高壓進線方便、低壓出現方便;第四,安裝位置要方便施工以及后期的維護等;第五,遵循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等原則。
2 農網配電線路的確定
2.1 確定配電線路路徑
配電線路的確定是農網設計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是根據用戶的分布情況來選擇配電箱的具體安裝位置,大概在線路引接點三十米以內,在確定變壓器和電箱位置之后,則可以確定配電線路的路徑。對于配電線路路徑的確定有幾項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在確定路徑的時候要結合當地的實際規劃,最好不占用農村的農田,方便農民使用機械化耕地,避免影響農村的發展。同時,還要和農村的道路規劃以及農田機械化等做好協調工作,避免后期對線路進行遷移[1]。第二,優化配電線路路徑,路徑最好要短一些、所跨越的轉角要小一點,這樣能夠有效地降低電壓和電能消耗,既大大節省了資源,還降低了線路安裝的成本、人工費用等。同時,低壓主干線應該在道路的兩側,不過不能對農村道路的交通造成影響。第三:配電線路的路徑一定要避開容易受雨水沖刷的地方,并且還要禁止經過堆放有易燃易爆物的院子或者倉庫等,避免因為碰撞等原因而導致爆炸的發生,確保線路的安全。同時,還應定期對線路進行檢修、加強對線路的監控。
2.2 桿位測量
配電線路路徑確定之后,則需要進行桿位的測量工作,確定首端和終端桿的位置,當地形受限的時候則需要確定轉角桿的位置,在經過多方面的確定之后才能夠開始下一步的工作,并且在測量過程中還要重視拉力線是否達標。在具體確定桿位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人們的利益,從人們生活便利出發,之后再考慮桿位,并且還要考慮接戶配電箱電源的進出線,線路的接入是否方便。同時,在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時,例如交叉跨越等,對于線路的要求會更加嚴格,農網檔距可以進行縮減。在具體的施工中,為獲得較大的交叉跨越垂直距離,新架線路在其上面通過時,在確保桿距基礎上,電桿可以向被交叉跨越物靠近,當新架線路在下方通過時,交叉點最好是在檔距中間。
3 農網導線和拉線的選擇
3.1 農網導線的選擇
對于農網導線的安裝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條件,合理選擇作業機械,環境條件中的溫度、風速以及履冰厚度等比較重要,可以根據當地的氣象信息和線路運行經驗等進行綜合分析。導線的截面通常是根據電壓損耗來確定,并且還應滿足機械的強度以及發熱條件等要求。導線弧垂和其截面、導線桿距等有一定的關系,可以通過綜合分析確定弧垂。
3.2 拉線的選擇
首先,拉線的材質通常選擇鍍鋅鋼絞線,并且強度安全系統在2.0以上。其次,拉線是一種加固裝置,主要是用來對導線拉力或者風吹等進行平衡,所以,對于安裝位置的確定非常重要。拉線通常是在電桿子橫擔下方的十至三十厘米處,如果是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線,垂直距離要大于六米。最后,拉線的長度是受地形和一些其他外在的因素影響,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計算確定。
4 電能計量設施的配置
4.1 配電箱的使用
首先,配電箱的使用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配電箱表面有鐵皮和塑料兩種,這兩種各有優缺點,表面為鐵皮制作的不容易變色、表鏡較為清楚,不過其工藝較為粗糙,接線盒中的電源線存在一定的缺點,不容易密封,而表面為塑料制作的外表比較美觀、接線端子較為工整,不過表鏡很容易掉色,慢慢變得不清晰。根據當地的實際位置以及環境等要求,通過與現有配電箱進行對比選擇適合的表箱,并進行單相、三相或者三只單相電能表安裝[2]。同時,還有一種表面為玻璃鋼材質的配電箱,不過,不論是對于哪一種配電箱,安裝的底線都應該控制在一米八以上。其次,配電箱電表的選取也要滿足壽命長、耗電低、負載寬等要求,可以結合智能化電網、自動化管理技術等進行研究,研制出智能化監測綜合配電裝置。
4.2 計量方式的確定
在農村比較常用的裝置為單相電能表,通常也被作為計量電能,同時還有一些直配表等不常見的裝置,直配表的使用通常要求線路電流低于四十安培,若超過則會由于熱量過高而燒毀接線盒。對于計量模式可以根據當地的用電實際情況來確定,也可以研究新的計量模式,比如一戶一表模式,對于那些固定養殖且有固定排水灌溉采用獨立的計量點,可以根據一戶一表進行改進,并結合電價類別等進行計量收費;還有一片一表的模式,對于那些住戶較為零散需要集中用電的地方,可以在征求當地各方同意之后,尋找一個較為合理的地方設置公共計量點,結合生產用電以及實際用電量等定比定量,確定收費方式。不過,對于計量方式的確定還是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民情來選擇最合適的方式,最大程度為居民節省支出。
結語:
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農村基礎設施受到較大的重視。農網的建設主要是為群眾服務,在農網的改造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思考,將能源的節約以及經濟放在首位,包括變壓器的選擇、配電線路的確定、電能計量設施的配置等都需要全面分析,同時,還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在保證不會影響用戶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的基礎上,保證農網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本強,徐顏,馮祥.芻議農網建設與改造配電線路的設計[J].山東工業技術,2019(06):184.
[2]黃漫東.對農網配電建設與改造適應運行需求的分析[J].智能城市,2020(0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