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飛
摘 要: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已逐漸意識到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建設經濟發展。我們要做到的是經濟的發展保護環境而不犧牲環境。為使水資源保護更加完善,我國提出了水質環境監測任務,要求在環境管理和管理中根據監測內容關注水環境的各種裝狀況。任何產生污染的問題都必須受到嚴厲處罰。本文從環境管理中的水質環境監測著手,對環境管理中的水質環境保護與監測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環境管理;水環境保護;水環境監測;環境保護
一、環境管理中水環境監測要求分析
為在環境管理的水環境監測過程中有效發揮水環境監測的作用,必須滿足幾點要求。(1)規范環境管理中的水質環境監測標準。規范環境管理中的水質環境監測標準要求,是提升環境管理中水質環境監測質量的重點。因此,有關單位應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水環境監測標準,以科學、合理的決策城市水環境治理和保護。與此同時,為及時處理各類生產生活污水,達到保護水質的目的,環境管理單位不斷提高對水質環境監測標準的要求。(2)綜合監測管理和改善城市水環境系統。在環境管理中,水質環境監測數據的高效性和精確性是有關單位作出保護環境決策的關鍵依據。因此,水質環境監測在管理環境中的關鍵點是保證監測質量,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必須明確水質環境監測在環境管理中的重要性。單位監測管理工作,應做到各司其職,責任明確,合理分工,團結協作,確保水質環境數據監測在環境管理中的可靠性,水環境環境管理監測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3)選擇合適的監測設備。目前,城市水污染越來越嚴重,但與外界水環境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的污染不同,單純利用良好的監測工具獲得的監測數據未必科學的。在環境管理中,為保證水質環境數據監測的精確性,需要結合具體,科學的運用復合當地環境管理的水質環境監測工具。
二、環境管理中水質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分析
(1)在水質監測過程中,設置監測點是重點內容之一。在水體管理中,相對較大面積的水體容易出現監測不完全。因此,在對整個水體進行監測的過程中,要做好規劃,將水體劃分為無數個區域,每個區域都安裝監測設備,才能更好地完成水質環境監測。還需要建立一致的監測點,清楚地反映整個水體的情況。該方案可以避免過多的監測設備節省更多的資金,最大限度地提高環保單位資金的利用率,確保水資源安全,進而有效完成環保工作。 (2)嚴格的抽樣質量控制。具體表現如下:一、采樣設備應采取有關措施,滿足水質環境監測要求。二、取樣設備必須經實驗室自檢或有關單位檢定合格,符合標準后方可運用。三、采樣要進行編號,重復檢查有無問題。四、水質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采樣期間,各個采樣點必須取2個樣品作為實驗中的樣品。(3)良好的保存和運輸。檢測樣品時,應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測試不能在戶外進行。防止測試過程中出現二次污染,這涉及采樣的運輸和儲存。在儲存方面,主明確的是怎樣能夠更好的確保樣品的原始形狀。通常,運用專門的容器來存放樣品,并且容器是密封的。但是,因為水體的不同,可能會有特殊的變化,通常使用專門的容器進行裝載。此外,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運輸的過程和速度。有些采樣本身需要平穩運輸,因此需要一個穩定的運輸過程,有些采樣對時間敏感,必須確保運輸速度。只有這兩方面的工作都做好,才能保證樣品運輸流程符合實驗要求。
三、加強環境管理中水環境保護的策略
3.1 污水管網綜合建設
加強污水管網一體化建設規劃主要現象是:一是綜合規劃,規劃環評有效實施,規劃單位建設審批未進行環評。規范市政污水建設管網,污水管道封堵,預防管網不符合標準、亂建。污水無法完全進入污水管網,雨水與污水管未分離,或雨水與地表水混入污水管網,造成土壤污水處理設備無法正常運行的問題。二是責任細化、統一管理、切實落實責任制,分負責工、統一城市建設規劃,統一建設,嚴厲懲處違法行為,建立優良的污水處理體系。城市排水系統分為合流系統與導流系統。擴建、新開發區、新城、經濟條件好的城市,一般應采取過渡制度。一般大中城市建設的老、舊城區,因為歷史因素,往往會進行合并,改造封閉的合并體系。同一個城市的不同區域,可以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排水系統。在污水處理設施運營過程中,我們尋求多元化的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和投資模式,促進城市污水處理健康、健康發展。三是運用綜合加工工藝和進先的進加工技術,充分分析經濟高效性。新工藝能夠高效的完成水環境的保護,特別是特殊狀況下,解決雨污混雜問題,順利進行水環境保護工作。在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期間,應根據中國的整體經濟、環境和技術、實際情況來選擇技術,先進的技術是有效的,但成本太高,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地方政府獨立建設或小規模建設,這是典型的高科技含量。因此,需要依據具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技術,構建完整的市政污水處理體系,使水環境保護工作得以有效開展。
3.2強化水環境保護執法監督工作
雖然我國一直強調對水質環境保護項目要始終做好監督管理,但鑒于環保單位的具體情況,很難對整個水體進行監督。現階段,幾乎沒有污染,能夠逃過科學的方法發現,降低了執法人員的工作壓力,監督人員必須轉變工作內容,加大執法力度。為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的水質環境,有必要糾正違法排污企業,落實保護人民身體健康專項措施,明確相關措施本身的重要性。企業和公民可以有效地關注他們行動的內容,合作并付諸實踐。此外,為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要強化對重點污染企業的管理及監督,推進企業污染集中管理和綜合體管理。與此同時,要提高企業污水排放標準,作為對改善污水排放的企業的示范,著是當前保護水環境工程的關鍵內容。此外,還需要對生產鉛酸蓄電池的企業建立和完善監管系統,控制水污染的化學源。
3.3 做好水質環境監測預警
為有效提高水質環境保護的有效性,應盡可能加強監測預警工作,在污染發生前控制危險行為,防止污染的發生。當前水環境保護的工作內容,也是保護水環境觀念轉變的具體體現。建立水質環境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平臺,定期開展水質監測,使信息傳輸和信息設備監測更加便捷,保障能源綜合利用效果。由更多員工進行監控執行特定任務。與此同時,要創新我國水質監測的有關方法與對策,為污染治理提供支持和依據,與水質環保單位、管理單位合作,共同實施水質環境綜合管理評價。
結 語:
總而言之,在環境管理中,水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對于水環境治理和保護非常關鍵,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所以,在環境管理中分析環境保護與監測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廖敏利.關于環境管理中環境監測的關鍵性作用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7):167-168.
[2]宋偉,肖克彥.環境監測儀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6):170+172.
[3] 劉暢. 簡析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及其保護[J]. 科學與財富,2018(4):86.
[4] 謝承猛. 加強黔江區水環境監測中心運行管理的思考[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