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新沂市窯灣鎮現存的窯灣古鎮的建筑以及建筑圖案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采樣,查找資料和內涵分析等方法,對窯灣古鎮的建筑紋樣和藝術形式進行分析;從中國傳統美學、國粹紋樣解讀、內涵哲學等角度對窯灣古鎮圖飾的文化內涵進行探討。并且指出建筑裝飾圖案的文化探源,古鎮裝飾紋樣是民間智慧的產物。裝飾圖案也凝聚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樸素的、辯證的哲學思想的影響。
【關鍵詞】背景;特點;裝飾;內涵
【中圖分類號】J5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2-0086-04
窯灣古鎮建筑裝飾圖案豐富多彩,富有韻味和哲學思想,也寄托著人們的某種愿望。本文主要對江蘇地區近代民居裝飾圖案進行探索,并且以江蘇省新沂市窯灣古鎮為例,主要從古鎮建筑的裝飾形態、裝飾題材、文化探源等方面來探求窯灣明清一條街的建筑風貌和建筑裝飾圖案,最后探究這些裝飾圖案裝飾紋樣背后蘊含的寓意以及哲學思想。
一、生成背景
京杭大運河上,有三大古鎮是不可不知的,即淮安的河下古鎮,微山的南陽古鎮,新沂的窯灣古鎮,它們的大體風貌基本相近,擁有明清的建筑,小巧的瓦片,青黛色的磚塊,很有前代建筑的遺風,極盡韻味,回味無窮。窯灣古鎮獨特的自然環境以及獨有的歷史淵源造就了現在它特有的建筑風貌,形成了它豐富的建筑裝飾紋樣。
(一)自然環境及地理區位
由于新沂市窯灣古鎮處于航程的中點,有過往的船輪,途中就需要在此停泊休憩。這里就成了匯聚繁華之地,各地文化在此處碰撞。
(二)地域環境及傳統民俗
古鎮傳統街巷的空間特色鮮明,整個系統相對完整。它就好像是散落在京杭大運河邊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特的魅力散發出的光芒,讓來參觀的人們恍惚,思考這究竟是凡間還是仙界。
最繁榮時的窯灣,商賈云集。最著名的是賣煙的吳家,窯灣吳家人祖籍福建,先祖曾經是明末的海稅官員,在清康熙年間遷徙至內地,在窯灣安家,并且在當地建成很多建筑,還創立了“吳洪興煙絲店”,在吳家好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吳家家業非常興旺,根基穩定下來,窯灣還流傳著它的外號——“吳半街”,可能意思是窯灣古鎮的某一條街,一半都是他家的產業,不知道是不是夸張的說法,但足以看出吳家的地位。
“吳家大院”整座大院根據明清磚木結構建造,古樸典雅,氣勢恢宏,正是這種結構為豐富裝飾圖案的問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會館中尤以“山西會館”為代表,它始建于1920年,最開始只是唐代的關帝廟。清時,一群落寞的山西財主共同集資,在關帝廟修建了氣勢宏偉的山西會館,通過這種手段來求得關老爺的庇護。
(三)營造技術
窯灣木構多為木構抬梁式,木構穿斗式。并且它的街巷獨具一格,房梁是獨特的“金”字形狀,既能防屋頂漏水也能使房屋更加堅固,是十分有價值的可延續木建構。這些特點也為其建筑裝飾圖案的多樣性奠定了基礎。
二、藝術特征
窯灣古鎮裝飾紋樣有植物花卉類的紋樣,有飛禽走獸類的紋樣,還有鳥蟲題材的紋樣,更有抽象的幾何圖形的紋樣等等。[1]
古鎮在各地文化交融中形成的建筑也是形成豐富建筑裝飾紋樣不可或缺的條件。
(一)裝飾圖案體現范圍
窯灣古鎮建筑裝飾主要體現在屋脊、瓦當、門、窗、柱面和地面。此外也包括墻面、石雕和木雕,數不勝數。[2]
1.屋脊
屋脊的裝飾性設計,不僅是建筑裝飾的精華,并且還蘊含著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深厚內涵,屋脊是整個外檐的重要組成,也是劃分等級的重要依據。
窯灣古鎮的屋脊出檐較小有的是呈凹曲面,它吸收福建建筑的特點,如飛鳥展翅。有的是屋脊兩端動物裝飾,形象生動,富有趣味。從大自然中提煉形狀素材,體現出“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
2.瓦當
瓦當,又可以叫作“瓦頭”,是屋檐最前面的一片瓦,用來減少雨水對建筑的侵蝕。瓦當上常常帶有裝飾性的花紋,既具有實用功能性又富有審美藝術性的建筑構件。
窯灣古鎮的瓦當紋樣多以動物植物紋樣來表現。表達了人們祈求祥瑞的象征意義,并且贊頌當時的倫理道德,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也體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崇敬與提煉。
3.門
窯灣古鎮門飾主要體現在幾何紋樣木雕,門上鋪首常常用神獸紋樣來做鎮兇辟邪之用。
4.窗
窗是窯灣古鎮裝飾的重點,窗的形狀有圓形、方形、扇形等等,在窯灣古鎮,窗戶的格紋以及種類更是多得無法統計但有跡可循。
窯灣的窗戶紋飾雕刻精美但不繁瑣,比例構圖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漏窗也是簡約幾何圖形的排列。這也體現出人們“中庸理性”的哲學思想。
5.柱面,地面
窯灣古鎮的柱面光滑大氣,沒有復雜的雕刻技藝,結構裝飾簡易平實,紋案多有吉祥云紋和卷草紋。
地面是簡單的幾何紋樣,簡約大氣,防滑效果好。這也體現出人們“中庸理性”的哲學思想。[3]
(二)裝飾形態和寓意
窯灣古鎮歷史悠久,其中建筑紋樣豐富多彩,不同的建筑裝飾圖案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特定時期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4]
1.幾何紋樣
在窯灣古鎮墻壁上發現的“平行紋”就屬于“幾何紋樣”中的一種。房梁上的幾何紋樣也是充滿裝飾性[5]。
幾何紋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的審美觀,總的寓意就是連綿不斷,源遠流長。也就是寓意文化、幸福、運氣、豐收、人口繁衍等源遠流長。這種祈福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樸素的“天人合一”的意思。
2.鹿紋
鹿紋是出現比較早的一種裝飾圖案,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行。”因為鹿與“祿”同音,所以在吉祥圖紋中,把鹿用來表示“祿”;一百頭鹿組成的圖案稱“百祿”;蝙蝠和鹿組成的圖案則表示“福祿雙全”的意思;另外,鹿和“路”也是諧音,因此兩只鹿的圖案被解釋為“路路順利”。如古鎮中抱鼓石的鹿紋裝飾,墻面的鹿紋裝飾,花園的鹿紋裝飾,都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6]
3.梅花紋
梅花紋樣是很受歡迎的吉祥紋樣之一。梅花與喜鵲形成“喜上眉梢”的象征,梅花和爆竹的組合構成“喜報春光”的吉祥含義。另外,梅花還可以與竹、鳥組成“齊眉祝壽”圖的寓意。
梅花有五瓣,分別象征著五福,那就是和平、順利、長壽、幸福和快樂。
4.荷花紋(蓮花紋)
如屏風的荷花紋樣,墻面的荷花紋樣等等,荷花經常被用來比喻發展和興盛。這其中也體現出了一定的“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
5.卷草紋
卷草紋也叫“卷枝紋、卷葉紋”,是中國傳統紋樣之一,以忍冬、蘭花、荷花、牡丹等植物枝莖作連續波曲狀排列,構成二方連續圖案,花草枝莖連綿卷曲,圓潤華美,常用作輔助紋飾。取法自“師法自然”。如古鎮中木雕卷草紋,墻面裝飾的卷草紋,寨石橋旁邊發現的卷草紋樣,它廣泛出現在門窗、房屋、道路之中,寓意著生機勃勃,萬事祥瑞。
6.菊花紋
菊花,古人稱之為“節華”“朱贏”“延年”“陰成”等,是中國傳統花卉之一。體現了“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
古人認為菊花能輕身益氣,使人長壽,因此一直被視為長壽之花,被喻為“雅潔長壽之君”。
在菊花紋樣中,既有單獨構圖的紋樣,也有與其他花組合構圖的紋樣。“菊”與“居”諧音,所以也作“安居樂業”,代表天下太平的意思;菊花與松樹組合成祝壽圖,寓意為“菊松永存”;一只蟈蟈停于菊花上[7] ,“蟈”與“官”諧音,寓意“官居高位”;畫面由九只鵪鶉和菊花構成的紋樣寓意“九世安居”。菊花紋深受人們喜愛,多作為裝飾圖案廣泛運用在織物、瓷器、金銀器、玉器、佩飾、書畫、建筑裝飾等方面。
7.回紋
回紋與文字“回”相似,為方折卷曲型,有的是單個間斷的排列,有的卻是相連成對,還有的成連續不斷的帶狀。回紋圖案被用來寓意“吉祥富貴”,民間還流傳著連續的回紋為“富貴不回頭”。這也體現出了一些“天人合一”的思想。
8.草蟲紋
瓦當和滴水上不乏圖案裝飾。草蟲是指棲于草叢中和樹木上的昆蟲,比如蜻蜓、蟬、螞蚱、蟈蟈、螳螂、蜜蜂、蟋蟀等。
草蟲紋是以草蟲為主要題材的紋樣,是中國傳統裝飾紋樣之一,興起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出現在書畫、壁畫、金銀器、銅器、雕塑等領域。到兩宋時期,花鳥畫的興起使得草蟲紋擴展到了瓷器領域。不僅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特別的設計思想,還包括了樸素的辯證的哲學思想,還體現出了“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8]
9.喜鵲紋
喜鵲寓意著好運氣和福氣。民間的傳說是,每年的七月初七,所有的喜鵲都上天河搭鵲橋,讓分隔在天河兩邊的牛郎和織女見面,所以鵲橋常被認為是男女姻緣的象征。“梅”與“眉”同音,所以喜鵲登梅又被叫作“喜上眉梢”。喜鵲除了與梅組合之外,還常與爆竹配合構成“早春報喜”“喜報春光”等圖案,寓意春天到來,喜事降臨。喜鵲紋被廣泛用于玉器、金銀器、瓷器、服飾、家具、床褥、木雕等裝飾領域,是中國人喜愛的裝飾紋樣之一。
如墻飾和房檐下的木雕大都是喜鵲在梅花樹的枝頭,“喜上眉梢”是一種常見的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之一。房檐下的木雕里,一只喜鵲仿若在梅枝上拍打著翅膀,鳴叫不停,寓意著好事登門。體現出“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
唐宋時期的銅鏡、織錦和陶瓷裝飾上已經出現了很多這類題材。在“喜上眉梢”紋樣中,喜鵲站立在梅花樹的枝頭,寓意為喜氣洋洋。[9]
10.蝙蝠紋
因為“蝠”與“福”讀音相同,所以人們把幸福和蝙蝠掛鉤,體現出“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倒掛的蝙蝠紋寓意著幸福從天而降,蝙蝠、壽山石與如意或靈芝構成“平安如意”。較著名的蝙蝠紋樣還包括成團型五福圖、福壽如意紋、萬壽福祿紋等。萬壽福祿紋中把鹿設計成團型,背上背著如意靈芝捧著的“壽”字,“壽”字上裝飾著振翅高飛的蝙蝠。
11.桃紋
桃紋是祥瑞的符號,寓意長壽。祝壽的主題都離不開桃子。石墻和鑲板的紋樣圖案桃紋非常豐富。蝙蝠紋與桃紋的組合,寓意著“福壽雙全”。
12.猴紋
猴子的“猴”與“侯”諧音,所以猴被用來寓意加官封侯。猴紋種類也很多,例如有馬上封侯,就是一只猴騎在一只馬背上,表示升官封侯;如大猴背小猴的紋樣,是一只猴子背著另一只猴子,被寓意為有輩輩為官。
13.鶴紋
鶴,一直被稱為吉祥之鳥,次于鳳凰的地位。在精神層次方面,鶴也被賦予了高潔的含義,象征著名士高尚的情操。鶴立于水邊的圖案寓意品質高潔,水是吉祥如意的寓意,和鶴紋組合在一起,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對恬靜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
鶴紋與云紋組成云鶴紋。寓意延年益壽,也表達了人們對于隱逸和自由的向往。
14.麒麟紋
麒麟紋是吉祥圖案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古代神話中,麒麟是瑞獸。性情比較溫和,不傷花草樹木,無攻擊性。借以神話麒麟表達人們對幸福、對平靜生活的喜愛。也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15.八卦紋
八卦紋是中國傳統裝飾紋樣之一,屬于典型的宗教圖案。據傳上古氏族部落首領伏羲創造了八卦圖,八卦分別占據四個方向,太極居中。八卦是由陰陽線組成的八種不同組合的圖形。
銅鏡上的八卦紋最先出現在魏晉時期,盛行于唐、五代和宋,而瓷器上的八卦紋則始于元代,盛行于明清時期。[10]元代多種宗教并存,明代統治者多信奉道教,因此元代和明代八卦紋尤其盛行。到了清代,清代統治者仰佛抑道,所以清代的八卦紋多是模仿明代的作品。八卦紋寓意吉祥康健,消災解難。
16.蒲牢紋
如古鎮中某家門上的鋪首是“蒲牢”紋,蒲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相傳蒲牢生活在海邊,最害怕鯨魚,每當遇到鯨魚時,蒲牢便大聲嚎叫,以此來嚇退鯨魚,它的聲音雄亮渾厚,人們想借此驅邪,于是也用它作為門鈴鎮宅。如鋪首的紋樣即為蒲牢紋。
三、文化探源
建筑裝飾不僅僅是一門視覺藝術,它同時也包含宗教、倫理、民族、地域、習俗等等在內的極多功能,也可以說裝飾圖案的意義是多層次的。根據對建筑裝飾圖案以及紋樣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說建筑裝飾紋樣是豐富多彩,韻味無窮的。
窯灣古鎮建筑裝飾圖案和紋樣主要表現形式通常為雕刻。由于古鎮自身多是木作輔以磚石的原因,這就讓前人在滿足其功能的前提下,為傳統紋樣圖案的多樣性提供了堅實的空間:大到墻體,小到鋪首,無處不是豐富的裝飾紋樣圖案。
從哲學的角度來總結建筑裝飾圖案的意義,大概就是實用性、美化性和寓意。古窯灣深厚的儒家文化與自然結合,營造了恬靜的氣氛,展現了天人合一的藝術感,也反映了人們對建筑裝飾文化的不懈追求。
(一)吉祥寓意
吉祥圖案多數是根據吉祥語、民間諺語和神話故事為素材,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為紋樣賦予意義。這些裝飾紋樣可大體分為長壽多福類、吉祥如意類、安寧平和類、家和興旺類和事業騰達類等。
1.長壽多福類
例如路和蝙蝠以及拿著蟠桃的壽星象征幸福長壽;梧桐、鹿、鶴寓意鶴鹿同春,祝愿長生;龜、鶴與云寓意龜鶴齊齡;葫蘆寓意福和祿。
2.吉祥如意類
這類紋樣折射出了人們對幸福的追求與向往。例如文章上面提到的一龍一鳳和祥云表示龍鳳呈祥;還有童子抓蝙蝠表示納福迎祥瑞;另外云紋和蝙蝠表示流云百福;喜鵲立在梅枝上則表示喜上眉梢;還有蝙蝠和靈芝的組合表示福壽如意等。
3.安寧平和類
表達出了人們對安定平和生活的向往,也寄托著祝愿家人平安健康的思想。例如花瓶寓意平平安安;而插有牡丹的花瓶則寓意富貴平安。
4.家和興旺類
寄托人們對家庭興旺、夫妻和睦的追求。例如白頭鳥與牡丹花寓意夫妻恩愛,也象征著美好的生活。
5.事業騰達類
寓意人們對成就和前途的向往與追求。例如鯉魚跳龍門這一紋樣寓意一舉成名;竹子表示節節升高;又例如猴子騎在馬上,寓意馬上封侯。[11]
(二)哲學思想
無論是寓意文化、幸福、運氣、豐收、人口繁衍等源遠流長的幾何紋樣,是寓意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的梅花紋樣,是比喻發展和興盛的荷花紋樣,是寓意生機勃勃、萬事祥瑞的卷草紋樣,還是寓意多子多福、安居樂業的菊花紋樣,無不體現出以大自然為師加以效法的“師法自然”哲學內涵。
另外,中國古代樸素哲學思想“天人合一”,對裝飾紋樣的浸潤也非常深。它啟示人們至善且至美的境界,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這種思想對建筑裝飾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影響是豐富而又深刻的。
參考文獻:
[1]李倍雷.中國傳統造物圖案紋樣類型與含義研究[J].藝術百家,2017,(1):139-149.
[2]王喬喬.民族紋樣藝術的文化內涵[J].貴州民族研究,2018,39(3):119-122.
[3]李兵.民間藝術研究的視野與方法[J].美術,2018,(7):146-149.
[4]鄭崴.喬家大院建筑裝飾雕刻紋樣特征分析及提煉[J].裝飾,2015,(2):114-117.
[5]郝琦,李巖.中國傳統紋樣課程教學探索與設計[J].裝飾,2015,(7):122-123.
[6]陳丹彤.窯灣古鎮:一個美學世界里的地域性景觀[J].美與時代(上),2015.
[7]宋菀之.“小上海”變身歷史名鎮,古今“無縫銜接”——窯灣古鎮建筑與文化保護[J].中華建設,2013.
[8]王文灝.吉祥裝飾紋樣在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應用及其儒家思想內涵[J].民俗研究,2012,(3):137-141.
[9]楊遠.史前到商周時期的鳳鳥紋樣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8(2):141-145.
[10]陳丹彤.窯灣古鎮景觀與建筑藝術形態分析[J].家具,2015.
[11]周岳,陳思.旋動、飛動、律動:傳統紋樣線動之美的類型分析[J].裝飾,2019,(2):90-91.
作者簡介:
張悅,女,漢族,江蘇徐州人,本科在讀,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