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麗
摘要:在婦產科產婦護理工作中開展風險護理這種形式,早期產生于歐美發達國家,相關研究人員表明,在醫療機構的診療過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而婦產科產婦的護理工作則是以上風險中的重要環節。針對婦產科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聯合柔性管理措施,可降低臨床上護理投訴率和差錯率,提高滿意度和護理工作質量,安全有效,并促進患者康復速度,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風險;措施
1導言
產婦護理是婦產科的一項主要工作內容,由于患者群體的特殊性,導致對于護理工作本身的細節和質量要求非常高;加之,護理流程的實際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具體的安全隱患。探究更合理的護理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柔性化護理主要用于提升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實施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為非強制性教條化管理手段。其通過應用誘導、感召、啟發和激勵等方式,基于遵守柔性管理原則的基礎上,實現對護理人員的軟控制。
2婦產科護理的重要性
2.1針對高危人群實施重點保護
這方面主要是從婦產科患者的性質和特點的角度來講的,一方面這一科室的患者由于疾病和生產的原因,所出現的問題和疾病本身在危險系數上都是比較高的疾病類型。尤其是產科患者,其產后護理不僅關系到其身體機能的恢復情況,也會影響到新生兒的生命體征穩定性。但按照不同的疾病類型和產婦情況實施針對性的產后護理,對于保護高危人群的安全,提升疾病治療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2.2優化醫患關系
對于醫院來說,醫患關系是影響疾病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的重要指標。從現實情況來看,醫患關系對于優化醫院的整體氣氛,提升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的配合度也有相應的促進作用。護理工作從性質上屬于獨立于疾病治療流程之外的一項內容,但從護理工作與治療工作的關系上來講,合理有效的護理工作是提升治療效果、完善治療流程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形成情感和心理上的交流,這就會促進患者形成對醫護人員的認同感和親切感,達到優化醫患關系的目的。
3料與方法
3.1一般資料
選擇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間收治的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80例,其中隨機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5~37歲,平均年齡(28.79±4.52)歲。懷孕周期16~38周,平均(26.75±4.52)周。對照組,年齡26~38歲,平均年齡(29.45±3.62)歲。懷孕周期20~38周,平均(30.75±4.46)周。以上兩組產婦的相關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2方法
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產婦使用常規護理形式,而觀察組產婦采用風險護理治療的形式。
首先,應當制定詳細的護理制度,針對不同情況的產婦制定相對應的護理檔案。將護理人員按照自身的能力水平劃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中配備具有專業知識和護理經驗的護士長作為小組長,統籌組員的各項工作,并且針對其工作完成的情況開展工作評價,不斷完善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針對每一位產婦開展病情評估與護理計劃,設計應急事件處理機制、藥物過敏處理機制、病情突發處理機制等不同的護理形式,進而能夠保證在特定環境與事件中,每一位產婦的需求都能夠最大程度得到滿足。
其次,在收治產婦的同時應當針對產婦的自身情況,病例內容開展詳細的風險評價,對不同病情、病程的產婦制定風險評估手冊,并發放到護理人員手中,進而能夠為其工作開展奠定良好的數據基礎。對于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針對婦產科產婦護理中極易出現的問題詳細說明,避免護理人員面對突發事件的手足無措,誘導產婦病情惡化。
3.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上的數據分析臨床診療的具體效果;并且記錄產婦血性惡露時間、體溫異常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
3.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婦產科護理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4.1護理質量標準柔性化
按照全新形勢下的要求,通過溝通、教育、協調等方式,護理管理者實施柔性化管理,鼓勵其參與制定護理質量標準。及時與護理人員溝通關于達標率低和護理風險率高指標,結合科室特點,掌握產生其低的因素,提升臨床易被忽略指標比重,提升按照具體標準修訂護理質量,加重護理人員的重視度。婦產科定期培訓控制小組成員,建立一級質量控制小組,提升護理人員培訓內容和服務能力的適應度。
4.2加強技能的培訓,提高護理水平
院內新來的年輕護士由于剛畢業,醫院要安排有實踐經驗和扎實護理知識的專人負責培訓和帶教,幫助其提高護理技能,同時鼓勵其多參加各種提升自己專業技能的考試,開闊眼界。學無止境,有一定經驗的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的同時也仍然要不斷學習進步,給產婦提供更好的護理體驗。護理部可對護士組織定期的專業考核,一方面可以對醫護人員起到監督和提示的作用。另一方面,考核成績可以為醫護人員的個人績效評價提供參考依據。從護理工作開展的本身角度出發,考核工作,有利于醫院管理人員掌握本院護理人員團隊的能力水平,從而為其水平的提升找到明確的方向,并且便于制定提升計劃,更有效地提升醫護人員的整體護理水平。
4.3護理質量檢查結果柔性化
在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的評估后,管理者應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及時反饋評估取得的結果,將晉級及獎金分配、績效考核和質量評估結果相掛鉤,加強獎懲制度。分析相關因素,找出主要存在因素,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促進護理人員轉變行為規范、工作流程為自我行為準則,實施柔性管理,提升服務意識。除此之外,還應建立較密切的聯系性,加強護士長和管理者間的溝通,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及時通報和告知科室中發生的問題。
4.4加強法制觀念意識的培養
婦產科的護士長平時要多關注同行業的各種醫療護理違法案例,進行收集和整理,再通過案例、圖片、視頻等方式對護理團隊進行授課,加強護理人員對法制觀念的重視以及相關醫療護理法制知識的學習,對于婦產科科室的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都要明確到位,每一項護理工作的護理管理制度也要落實到位,從中吸取教訓,不犯相同法律錯誤,以保護患者的身心權利為自身職責,減少醫患矛盾,甚至法律糾紛的發生率。
5討論
生產風險作為威脅產婦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引發生產風險的因素主要由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損傷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且以上因素相互影響導致產婦出現生產風險。臨床上常使用所縮宮素預防生產風險,但是縮宮素存在一定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大劑量縮宮素會引發高血壓、水鈉滯留、低血壓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
縮宮素可以預防生產風險,其優勢在于價格低廉,通過加強子宮肌收縮、壓迫血管達到止血的作用。益母草注射液為中藥制劑,通過刺激平滑肌而促進血管收縮,達到鎮痛、止血之效。益母草注射液的止血效果優于縮宮素,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促進血管收縮、調劑激素水平、止血、鎮痛和調經之效。將縮宮素和益母草注射液聯合使用,可以降低產婦子宮收縮引發的疼痛,止血效果明顯。
在具體的護理管理中,應加強對護理人員心理疏導,需向患者介紹以往的成功案例以及治療的進展情況,緩解不良情緒。還可通過選擇一些輕音樂的方式,對伴有負面情緒的患者,指導其充分放松,實施深呼吸。實現良好護理工作環境的營造,將宣傳畫和提示張貼在診療室中,營造出溫馨、舒適化的診療和住院環境,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促使其感受到醫院的人性化服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產婦的診療過程中使用風險護理能夠提升產婦診療期間的安全性和依從性,幫助產婦更好地適應診療生活,早日恢復健康狀態。因此,應當在臨床診療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衛娜.婦產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8):2632-2633.
[2]鄒珊.柔性管理對提升婦產科護理工作質量的作用研究[J].當代醫學,2021,27(1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