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雪 高英
摘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農業的現代化步伐加快。但以資源消耗為主的粗放式經營仍為目前大棚農業的發展方式。為有效改變目前農業污染和生態退化等問題,需以空間優化、資源節約、生態穩定等為基本原則,創新大棚體制,從而形成綠色循環低碳的新農業大棚模式,進而助力農業現代化。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空間優化;創新體制;新農業大棚模式
1、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農業現代化是指通過在科學基礎上,將農學與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結合,從而形成以高產、優質、低耗為主的農業生產體系和高效、環保、循環的綠色農業新系統。
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仍在發展,我國農業現代化根據生產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農業實踐中所占比重的不同,將農業現代化進程劃分為三個階段:以解放農業生產力為主的第一階段;效率優先、環保兼顧的第二階段;高效、節約、共容、環保等為目標的第三階段。
農業現代化其本身涵蓋內容范圍之廣,而大棚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環節上至關重要的一節,在現代化進程中其自身也不斷兼容發展。傳統大棚主要為養殖、種植、種養結合的三種發展方向,而隨著現代化的不斷深入,智能大棚、生態大棚新模式的相繼提出和不斷創新發展,兩者通過不同程度上運用智能化控制系統、互聯網技術、機械自動化等手段科學有效的優化生產環境,進一步推動大棚農業向高效、共容、環保、循環等方向發展,從而豐富了現代化大棚農業的時代內涵。
與此同時,根據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體"的新時代規劃基礎上,我國對新模式大棚的發展進行的廣泛實踐與試驗,都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現代化農業大棚的發展方向——綠色發展的‘時代新方向’。
2、綠色大棚的重要意義
《中央關于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綠色農業發展的意見》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保障國家食品安全和資源生態安全具備重要意義,同時也作為后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現如今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中綠色發展極為重要,在中國傳統的種植農業里,主要以大棚和露天種植為主,大棚農業以可進行反季節種植、高效節能等優勢占據農業市場的重要地位,根據中國農業部2020年度最新發布的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度中國大棚市場規模高達45%,從2018-2020已連續三年呈現上升發展態勢。但伴隨著傳統大棚農業對農業市場的高占比發展,其短板日益凸顯,以空間使用效率低,智能技術運用少,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進一步限制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同時,目前以養殖、種植、種養結合的三種大棚發展模式中專業的種養結合農業大棚相對其他兩種類型大棚市場占比低、發展條件環境的包容性小、空間優化不合理等加大我國農業現代化轉型的難度,其中由于養殖+種植的復合模式也對資源環境產生了不小壓力,在‘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新時代農業發展中,大棚農業的綠色健康發展對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出了新問題和新機遇。
因而在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上需進一步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唯有通過優化空間布局,資源環保節約,保護產地環境等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才能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綠色發展,從而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發展新格局,進而解放農業發展新動能、打造農業發展新態勢。
3、打造大棚綠色新模式
針對當下傳統農業大棚市場中的單一模式結構和傳統棚板材料而導致空間效率低、材料污染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對新型立體農業大棚的構建,整體上分為兩個不同方向:改進農業棚的模式結構和創新棚面技術材料。
大棚設置波浪式的棚頂結構,通過下設控閥管道實現雨天集水灌溉,或進蓄水管道蓄水、高壓節水噴灌;無雨時,波浪式屋頂結構作為棚內水蒸氣的內收集點,實現棚內蒸汽收集匯流,從而實現滴灌,完成對棚內的水汽資源的循環。
棚內劃為種植區、養殖區、無光養菌室三板塊。根據棚內日照率的不同,合理劃分,高效利用。養殖區地面中高四低,兩側設引糞槽,從而引糞入槽,下設沼氣池,以動物糞便實現沼氣蓄養,有效解決棚內糞便問題;生產的沼氣用于棚內設施發電,降低水電資源成本;種植區沼渣施肥,實現棚內循壞利用。
棚內的填充板墻皆采用新型麥秸桿材料,麥秸桿材料—方面造價低廉,其次可完全降解再循環等優點,大程度上減輕環境壓力,實現自然環境的可循環發展。
其次目前傳統農業大棚多采用玻璃、薄膜等棚板材料,玻璃透明度好卻造價高,而塑料薄膜造價低但保溫性差。材料污染大、耐久性差等問題制約農業大棚的轉型升級。在棚板材料上,開展對新型的生物降解PLA材料的研發,因材料本身具備杰出的可降解性,廢棄后可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減輕環境壓力。更為重要的是其機械物理性能極為穩定,可適用于吹塑、熱塑等多種加工體例,加工便利。PLA材料如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作為棚面板材的發展,可通過增加如山梨醇、低聚物PEG等增塑劑來實現提升材料本身的韌性和抗沖擊性能;或通過與其他高強度的可降解材料進行共混,實現對板面材料強度的提高。
4、結語
在當今現代化農業發展下,傳統大棚農業發展桎梏之多,壓力之大,極大程度上限制我國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因此,唯有堅持現代化農業大棚模式的綠色發展,形成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性循環。通過形成高效環保的現代化大棚農業新機制,為新時代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前進筑牢基礎。
[參考文獻]
[1] 《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R]國務院扶貧辦,2019
[2] 朱明德 ,《現代農業》,[R]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1
[3] 臧云鵬,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與未來方向, [J] 《國家治理》周刊,2019
[4] 大棚市場規模占比,[J] 中國農業部,2021
[5] 《聚乳酸改性》,[J]百度文庫,2019
[6] 《經濟學視域之“大棚病”對大棚菜農從業意愿影響的分析》,[J]山西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