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現狀及雙百計劃
(一)我國社會工作現狀
我國社會工作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于2017年9月作為一種職業正式進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2018年底,全國建立了38.3萬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5.1萬個社會工作服務站以及9793家民辦社會工作機構。隨著我國社會工作影響的不斷擴大,出現了跨部門聯合推動的方式,如2016年國家衛計委等22個部委聯合頒布的《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以及2017年國家民政部等四個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等,都把社會工作融入到多樣專業團隊的服務中,與國家大政方針的落實緊密聯系在一起,關乎民生的基本保障。
(二)廣東雙百計劃
2016年10月,廣東省民政廳下發通知,決定在粵東西北地區實施“雙百鎮(街)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運營示范項目(簡稱為“雙百計劃”),從2017年起至2021年連續5年資助粵東西北地區和惠州市、肇慶市、江門市等地建設運營200個鎮(街)社會工作服務站,招聘近千名社工,開展為期5年以上的服務。
廣東省民政廳社會工作處處長鄭章樹介紹,實施“雙百計劃”將為試點街鎮配備3至8名社工,充實基層民政服務力量,這是為了破解基層民政服務力量薄弱的難題,為民政事業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同時將社會工作力量與民政服務相結合,更好地為有需求的群眾和社區提供專業服務。它已被列入“十三五”時期全省民政工作的重點工作,作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加強民政基層力量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
二、基于雙百計劃的社會工作專業化反思
(一)社會工作專業主體性層面
從廣東雙百計劃政策可以看到,雙百計劃方針目標主要為充實基層民政服務力量,為民政事業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同時將社會工作力量與民政服務相結合,更好地為有需求的群眾和社區提供專業服務。從政策中看到的對于社會工作的工作定位,社工不像社工,是對于民政工作及其他工作的一種補充,這也就意味著社會工作始終處于工作的底層,且受到多方的牽制,工作路徑與方法也是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方向定位的影響,總體來講,社會工作沒有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工作系統,沒有以合作方的姿態和別人對話,更多是被雇傭者的存在,三社聯動以及四社聯動作用的發揮較小,聯動機制當中社會工作作為參與主體話語權弱以及,。沒有將自己的價值以及專業性發揮出來。這與“我國的專業社會工作會從政府主導下的專業弱自主性嵌人向政府專業合作下的深度嵌人發展”的論調是相違背的。進一步將,雙百計劃是一種變相的社會工作去專業化的一種表現。
(二)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體現層面
以高校社會工作課程教學為例,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這一說法可以說在教學工作里經常出現。理論知識可以通過文獻檢索方式去獲取,但是作為實踐為主的學科,不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教育,國內教學工作基本都以理論授予為主,而且在社會工作專業實踐課程中,學生所接觸到的社會工作和具體的社區工作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工作沒有差別,真正專業的社會工作實務實踐學生很難接觸的到。這就很難讓這一批學習社會工作的人了解到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在服務中真的體現在哪里以及什么才是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實務經驗依據嚴重不足,沒有正統及專業化的社會工作的經驗教學,社會工作者進入社會以后也只能是為其他工作服務的對象。
(三)當前社會工作專業化減弱的表現
首先,近年來社會工作識別度的下降。近年來社會工作作為一種專門社會服務類型正在衰減,專業之間的邊界在模糊。同時,社會工作實踐中出現了跨邊界的服務新角色,比如臨床工作者;其次,社會工作專業自治、權力和地位的喪失。政府創造了一套規范體系以規制社會工作,科層力量的侵入使社會工作在公共服務中的自由裁量權受到破壞,社會工作漸漸撤出社會福利傳送的權能領域。還有就是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的碎片化和技術化。資本超越了專業而獲得了控制權。最后,在后工業化時代,社會工作存在于市場和經濟的需求鏈條中,專業發展受到來自于資本的控制。在一個競爭性的市場里,社會工作的服務傳送持續地受到私人化和公司化的壓力??梢钥吹?,在社會工作起步較早國家中出現的“去專業化”表現,這都是在獲得一定的社會工作專業化水準之后出現的維持自身專業性質的做法。
客觀而言,從世界范圍整體而言,社會工作的專業活動運作于一個并不十分友好的實踐環境中。社會工作專業化不僅受制于內部關系的糾葛,同時也受制于來自于諸多外部結構性力量的影響和制約。社會工作發展較晚的中國,還集中地面臨著全球與本土之間專業“創造性轉化”的難題。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社會工作表現出與預期相反的行動取向或實踐結果。但另一方面,社會工作實踐本身又能夠表現出反思性和創造性的一面,社工機構與社工作為積極的行動者,在實踐中不斷調和各種理論張力而使社會工作形成新的專業樣態,這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的變遷過程。當然,專業化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是多種專業形態的并存。專業化進程也同時帶來專業水平和職業的分層,最后呈現出不同機構和社工之間在問題解決方面的能力差異,有些人不適合擔任社會工作者,有些人能夠擔任助理社工師,而有些人能夠勝任更高水平的專業工作。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必然迎來開放性和分層性并且嵌入于多部門主體合作治理的關系網絡中。
作者簡介:
姓名:鄒杰(1996) 性別:女 民族:漢族 籍貫:甘肅天水 學歷:碩士研究生 單位:西北大學, 單位所在省市: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郵編:710000 研究方向:社會學二級學科社會工作方向
西北大學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