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鵬
【摘要】隨著中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教育部提倡在小學學習道德和法治課程的要求,學校也在積極開發道德和法治課程。道德和法治的發展為小學生培養了好基礎。道德素質非常重要,在當今的小學教室里,它提高了愛國主義和法治的水平,提高了課堂上學習道德和法治的效率,并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培養了他們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愛國主義。本文主要分析愛國主義對道德和法治的滲透,并闡述如何讓愛國主義教育更好的利用,特別是在小學道德和法治課堂中。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愛國主義
在初等教育體系中,道德和法治的目的是讓學生的道德品格更好地形成,并加強學生的素質。然而,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低,因此他們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因此,盡管愛國主義和道德情感就像與學生的空談,但在建立集體和家庭感方面還是有一定作用。迄今為止,我國的應試教育已經影響了法治的方向和倫理學課程的發展,從而阻礙了課程目的的實現。
一、小學德育和法制教育課堂的現狀
1.教師過分重視教科書知識
只要小學德育和法制教育處于這一階段,一些教師將始終遵循傳統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模式,并強調學生對德育和法制教科書的理解。這是無法整合和加強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是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這種教學方式與時代的發展趨勢相矛盾。在這些教師的道德和法律課程中,無論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如何,教師都在講臺上一味地傳授教科書知識,這將使學生對道德和法律規則更加不感興趣,而且學生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師無法成功地向學生灌輸愛國主義教育,從而降低了具有道德和法律規則的課堂的教育質量,這也增加了教師的教育壓力。在當今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課堂中,一些教師只關注教科書和教材中的愛國主義內容,而沒有對愛國主義進行詳細的調查。學生只有對愛國主義的淺層含義有所了解,對中國愛國主義無法產生深刻理解,這既不能促進小學愛國主義的發展,也不能促進小學道德和法治進程的有序發展。
2.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生非常頑皮,很難在課堂上平靜下來學習無聊的知識。如果學生們在教室里學習不是很活躍,那他們對學習也沒有興趣。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生的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不光是現下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產物,也是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必需要素。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一些學校的老師過于重視小學生的學業成績,采取單一的課堂教育模式,在小學提供愛國主義教育忽略了學生特征,只提供傳統的教育模式。課堂上無聊的道德和法律規則教學逐漸形成了陳規定型觀念,削弱了學生學習道德和法律規則的興趣,這對學生愛國主義的研究也沒有產生鼓勵作用,且不會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整體提高。
二、融合愛國教育的策略
1.從教科書中汲取愛國主義精華
道德規范和法治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不僅包括道德文化理論,還包括法治的歷程。此外,愛國主義在道德和法律教科書中得到體現。因此,教師需要善于使用和挖掘課程材料,挖掘教科書的內容,以及挖掘教科書的知識點和愛國主義觀念。在分析和討論教科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學生為中心的概念以及學生的創造力,主動性和熱情。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指導他們在情感上做出理性的選擇,并增強學生們的精神和愛國主義。
為了恰當的分配和優化教育資源,教師在上“公共生活靠大家”課時要從學生的生活中汲取資源,從瑣碎的事情中提取愛國主義要素,并使用經典的案例和事實說話。希望學生受到理性和情感的啟發,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知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教師需要適當的和學生產生共鳴,用事物感動學生,并用情感感動學生。
2.構建一個學習環境
在初等教育中,情境教育是當前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教師還可以在道德和法律課程中進行情境教育,以激發和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新和有趣的教育活動,以吸引學生并使他們對活動參與充滿熱情。
例如在“百年追夢,復興中華”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首先向學生講解我國熟悉的愛國者,例如屈原、文天祥、林則徐和邱少云。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運用充滿激情和悲劇性的解釋,引導學生了解愛國的精神和相關的歷史,加深對愛國主義的印象和理解。在教學時,教師要結合當前的政治熱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事熱點可以將社會上的熱點新聞帶到課堂上,拓寬學生知識的視野,并豐富教育內容。因此,將當前的政治熱點應用于道德過程和法治非常重要,教師應鼓勵學生更多地了解新聞,在觀看新聞的同時了解國家的變化,感受祖國發展的成果,并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和愛國主義。
三、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和個性成長的重要階段。孩子的心靈就像白皮書,無論老師在白皮書上寫什么,白皮書都會呈現所寫的內容,呈現的內容描述了孩子的生活。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訓練,并在其一生中都要遵循愛國主義。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和高素質的愛國者,只有切實貫徹愛國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觀念,我們才能為社會上的各種職業提供接受過基礎教育的人才,這是促進小學教育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的步驟。
參考文獻:
[1]陳悅.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J].魅力中國,2020,(47):106.
[2]張金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J].天津教育,2020,(5):103-104.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大田鄉中心完全小學 55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