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洪波
【摘要】課外閱讀是拓展學生的視界,擴展學習思路的重要手段,也是解決學生學習困難,加強學生學習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學生自主的課外閱讀中,選擇的閱讀書籍往往具有隨意性和盲目性,使課外閱讀過程無法有效發揮其效用。因此教師在推薦課外讀物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本文首先分析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提出小學教師推薦課外讀物的原則和策略,通過研究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有效的知識、能力成長。
【關鍵詞】小學教師;課外閱讀;推薦原則
教育部提出的《新課標》中要求小學教育中需要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閱讀擴大知識面,增加知識的積累量。群文閱讀作為當下新興起的具有突破性的教學手段,是一種通過集體構建達成共識的閱讀教學過程。如能巧妙結合積極心理學的人本特點運用到教學中,并結合教師多年教學經驗,即可調整閱讀教學的課堂氣氛,又可促進學生的心理品質養成。必定會使學生受益匪淺。教育學家葉圣陶認為,小學教材僅僅是一個知識案例,若僅憑教材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材教學之后,應當主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而打破課堂教學和教材中的局限性,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方法的學習。
一、小學教師推薦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學習思維的構建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成熟,在小學的課堂教程中,教材使用較為經典的教學案例,作為小學生學習思維構建的引子。同時小學生的心理條件比較容易接受更加新鮮有趣的事物,教師應巧妙利用起學生的積極心理,引導其興趣導向。僅憑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對于學生初步的思維構建略顯不足,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因為教學任務,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工作并不充分,極大程度上抑制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此外,現代家庭教育雖然重視對孩子的知識培養,并購買了不少的課外書籍供學生閱讀,但是家長選擇的書籍隨意性較高,同時書籍內容的質量家長不好區分,導致課外閱讀對學生思維、習慣的養成效果有限。
(二)課堂、課外知識的相互遷移
教師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重要的引導地位,同時與學習中的學生接觸機會較多,因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比較了解。因此教師向學生推薦讀物時,會充分考慮課堂與讀物知識之間的關聯,選擇的讀物具有針對性,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有促進的效果。同時教材中選擇的經典文章、案例,往往節選于部分書籍內容,使用與之相關的課外讀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并在知識積累的過程中,進行遷移,形成知識敏感度,從而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二、小學教師推薦課外讀物的原則與策略思考
(一)受學生歡迎,符合學生當前水平
現代教育理念中對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極其重視,對學生的重視不但符合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還能在客觀的立場上建立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在推薦課外讀物時,不能單純依靠自身的教學經驗,或生搬硬套專家學者的理論。在推薦課外讀物時,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權,使用學生感興趣,并符合當前學習能力的課外讀物。這種課外讀物使學生擁有較高的閱讀熱情,而在長此以往的閱讀過程中,能夠順利地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同時符合學生當前能力的讀物可以降低閱讀過程中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使用已學內容在潛意識中積極對照讀物知識,從而形成知識的循環。
(二)課外讀物的經典性
經典的課外讀物,其閱讀效果和教學效果得到實踐的驗證,從而保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是有效的,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容。例如小學課本中常見的神話經典,其藝術價值得到歷史的驗證,其中角色、故事極具代表性,而學生對讀物中的內容也有較高的接受度,從而保證閱讀過程的有效性。從課外閱讀的教育過程上來說,教師在推薦課外讀物時,應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沒有目標的課外閱讀,其娛樂性遠大于教育意義,也會因此降低課外閱讀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推薦課外讀物時,為了保證課外讀物能夠滿足教學需求,應當帶有一定目的性的推薦讀物例如教師推薦《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時,起發引導學生從小愛上歷史、對古今文化有了基礎的內容思考,使學生快速掌握中國歷史概念、從而有了思想的教育和啟示,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思想的熏陶。
(三)知識的連續性和遷移性
教育理論中的構建主義認為,學生不是一個空蕩蕩的罐頭瓶子,需要教師用知識將塞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生活、學習經驗,而這些經驗與學生未來的生活、學習相掛鉤,教師亦也應當利用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全新的知識、體驗。利用知識之間的聯系來鞏固舊有經驗,并在堅實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知識框架。在推薦課外讀物時,教師可以利用主題閱讀的方式,推薦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讀物。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用已有的知識來快速理解讀物中的新內容,在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后,學生很容易在教學中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規律,從而達到系統性的知識、能力培養。
結語: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力、習慣都在發芽、成長的過程中,在這一階段,教師的引導、施肥是必不可少的,課外閱讀作為擴展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應當在推薦課外讀物時,應選擇受學生歡迎的,并符合學生當前能力的讀物來建立閱讀的積極性,而讀物可以選擇一些名家名篇,此類的文章里面蘊含著很多的積極心理學內容,并選擇與課堂教學有連續性、遷移性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能力架構來面對未來學習。
參考文獻:
[1]徐吉志.推薦課外讀物的原則與策略[J].遼寧教育,2013(19):11-13.
[2]杜雨欣.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研究[D].延邊大學,2018.
[3]趙捷.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重慶市萬州區枇杷坪小學 4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