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海英
【摘要】閱讀教學是學生通過語文文字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世界、拓展思維、感悟語文的魅力。對于教師而言,語文的閱讀教學是指學生和課本知識時間的對話,有效性的閱讀教學提升的不僅是語文學習能力,而是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農村小學高年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結合實際,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方面更加具有自我意識和積極性,創設和諧的閱讀環境和氛圍,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重視學生的課堂感受,給學生一定的課堂留白,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結合其發展特點不斷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要,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在強化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閱讀指導,掌握閱讀的技巧,形成自己的主觀思考和見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實現高年級閱讀有效性教學。
【關鍵詞】農村小學;高年段;閱讀教學;有效性
引言:閱讀是學生儲備新的知識,開闊知識視野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對所學的文章有深入的理解,感知作者的心靈處境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和作者感受情感上的共鳴,獲得閱讀帶來的知識感悟。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完善理念,構建創新的教學方式,深入地挖掘教材、解析教材,把閱讀的內容和生活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學習上積極面對閱讀,在閱讀中深入感知生活。但是,在現階段的農村高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弊端,教師為主導的閱讀活動居多,學生缺乏自覺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個體和閱讀文本之間的對話較少,教師過于注重對閱讀內容的分析,缺少對學生自主思考和理解、運用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語文閱讀的教學意義,導致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明顯不足。因此,有效性的閱讀是勢在必行的教學趨勢,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更多的知識,還能從根本上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不斷提升。本文以農村小學高年段閱讀教學現狀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展開闡述,針對如何提升閱讀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農村小學高年段閱讀教學現狀。
1.重“人文”輕“工具”。《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語文課程的特點和核心,即是保障閱讀教學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化。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和理念上缺少和實際的聯系,導致閱讀教學脫離實際。而且在閱讀具體講解中過于重視詞句的分析,把大量的時間都用來引導學生體驗閱讀情感和人文思想的滲透上,使得閱讀教學缺少實質,對于閱讀文章的描寫結構和語言表達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來。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閱讀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把重點放在閱讀的方式和技巧上,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準確的運用語文語言,可以從閱讀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真正實現高效的閱讀教學。
2.重“知識”輕“實踐”。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仍然被傳統的應試教學觀念所影響,導致教師為了考而教,而學生則為了考而學,忽視了教學本身的含義。語文中的閱讀測試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檢測,是通過人文思想的角度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但是,在教師的思想上,對閱讀教學過于注重刻板知識,缺少對學生閱讀實踐方面的提升,導致學生閱讀綜合下降。
二、農村小學高年段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巧妙應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化,農村小學也逐漸在教學方式上引進了新形式。對于農村小學教學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信息技術的應用是良好的資源補充和優化,不僅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將原本單一的課堂板書教學形式轉換成全面展示,多元體現,引導學生在閱讀上的問題啟發。通過多媒體圖片、視頻、聲像等方式,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把生活向文本內容方面轉移,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讓學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再如在《白楊》教學中,對于部分學生而言,白楊樹是比較常見的,是學生較為熟悉的部分,但是也有部分的學生對其比較陌生,沒有實際接觸過。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白楊的圖片,結合圖片讓學生講出直觀的感受和白楊的特點,進而引入閱讀。加深學生對白楊的認知和文章的細節描寫。
2.準確解讀文本,優化閱讀內容。語文教學的基礎就是由閱讀文章為載體組成的,也因此在閱讀具備多種教學功能。教師要做到的就是要充分的發揮出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功能,把閱讀作為語文系統化教學中的有機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準確的解讀文本內容,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引導學生從基礎的理解文本開始,進而強化其閱讀能力,結合實際設計閱讀教學過程,深入閱讀教材,優化內容,多角度幫助學生理解,以已為先,構建高效的小學高年級閱讀課堂。
3.小組合作教學,深化閱讀理解。閱讀教學中,教師起到關鍵的推動和引導作用,要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因此,教師要給學生適當的閱讀討論和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閱讀參與度,通過小組合作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還可以探討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
結束語: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而且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整合和完善教學的資源,挖掘教材閱讀中的生活因素,體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利用閱讀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多的積累和儲備,以閱讀為載體,引導學生深入掌握語文科目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實現教育的根本目標,讓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鳳琴.善用翻轉課堂提高小學語文高年段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9(14):32.
[2]吳潔敏.利用翻轉課堂提高小學高年段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7(05):184.
[3]黃影途.實施小組合作閱讀任務提高小學高年段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7(05):7-11.
[4]邵嫦娥.如何提高小學高年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生活教育,2019(18):40-41.
[5]阿爾達克·瑪合孜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A]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C].2018.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中心小學 廣東廣州 5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