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東
摘要:當前我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情況是比較惡劣的,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所以說,課堂上一般都會缺少活躍的氛圍,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減少了交流,教學的成果往往比較低下,我們應該分析一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最基本的現狀和問題,采取合適的方法應對此現狀,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現狀;對策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學水平在整體上來說有了極大的提升,但是城市與農村之間教學水平的距離還是很大,沒有照顧到農村的教學水平,對于整體教學工作有了一定的影響,不能跟這個時代的語文教育水平相符合。
一、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1.優秀的學生外流,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
農村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設備比較落后,而且教學的環境相對于城市的比較落后,一些圖書資源在農村的學校孩子們都查閱不到,所以說導致農村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遠遠差于城市,在我國許多的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其他孩子優秀,抱著望子成龍的傳統思想,想盡辦法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各個城市比較好的學校去讀書和學習,各大城市因此也用各種方法來吸引各地的優秀的學生,這樣就使農村學校的優秀學生大量的減少,使農村初中學生中學習比較薄弱的學生數量增多,比如有的學生中在寫作文的過程當中,不會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也不會正確的組詞造句,這一系列的問題給老師們帶來了巨大的困難,這就要要求老師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進行補課和專業性的輔導,進行培優補差,有針對性的進行課下輔導,久而久之,老師的教學任務就加重了起來。
2.學習氛圍不濃厚,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觀念
隨著我國就業市場和經濟發展的前提下,“讀書沒用”這個觀念在農村依然還存在,大部分的農村家長認為孩子只要會寫名字,會認識幾個簡單的漢字就可以了,不僅需要懂得很多的知識和道理,而且有的大學生畢業后從事工作,收入比那些學歷低和沒有學歷的農民還低,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讓他們對好好學習和認真讀書這一理念產生了質疑,打消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沒有樹立正確地學習觀念。所以我國農村學習的現狀主要是學習的氛圍不夠濃厚,許多家長沒有正確的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也沒有正確的樹立自己的觀念。
3.學科的設置不夠合理,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
許多農村初中的課堂主要以考試和測驗為主,當考試來臨的時候,很多農村的學校停止那些美術、體育等一些不重要的課程,所以一些農村的中學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就給學生發大量的試題讓他們去學習和做,讓他們進行一些考前模擬和考前訓練,然后在考試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答題。雖然這樣能夠讓學生取得一些不錯的成績,但是這樣卻增加了老師的負擔,讓學生的學業壓力也變大,除了這些,學生還需要購買一些有關學習的輔助材料,學生們都要抽時間去認真地完成和學習,從而更加重了學習的負擔,一些學生因此也討厭上語文課,對語文產生了不好的抵觸心理,讓學生對于學習語文沒有積極性,也沒有興趣,讓學生對語言的創造能力和基本素養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4.教師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農村的學校跟城市中的學校相比,老師的整體素質都略顯低下,主要體現在農村老師的教學理念跟城市中的教學理念完全不相同,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行,農村的老師他們認為新課改是一些能看不能用的理念而已,在他們的思想中,課堂上只需要一支粉筆和一張黑板就可以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所以學生對于創新能力和整體能力的培養受到了一定范圍的限制,有一些的語文老師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雖然使用了比較先進的教學內容形式,但沒有認真的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他們的基礎是否薄弱,課堂教學的場面也比較枯燥無味,效果也不夠明顯,成了一些形式方面的講課,一些農村的初中語文老師年紀都比城市中的初中語文老師偏大,所以對于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有了一定的困難。
二、對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措施
1.增加教育的投入,改進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和效果
隨著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化,對教育的投入也越來越多,農村教育的整體教學環境和設備都會得到進一步的更新,與此同時,各個地方的政府也要計劃和調整支出的比例,加強對農村中學的投入,盡力縮小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的教育的差距,實現教育絕對公平化,農村初中在這種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應該結合新教材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挑選方式,讓學生們都能夠接受,讓他們都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根據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差異,選擇不同的教材,用來補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與此同時,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一些簡單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主動的去學習,使課堂教學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使那些學習比較優異的學生主動留了下來,并讓那些學習成績不夠優秀的學生彌補學習上的不足,去主動的學習。
2.注重家長和學校的溝通,建立合作關系
家校溝通能夠更好的創建教學氣氛,也能夠讓教學成果得到改善,讓家長正確的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的真實情況,能夠讓老師的教學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語文教師應該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對自己的學生和藹可親,充滿愛心,也要對學生的家長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系,如果想要以學生為中心,需要開展很多的方法途徑,其中之一就是家長和學校要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溝通,比如:開通家長會、老師進行家訪、使用釘釘等一些軟件進行家長與老師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到語文新課程的中心思想和理念,讓他們了解到,讀書并不是沒有用的,改變他們以前封建的錯誤思想,只有學校和家庭進行良好的合作和溝通,才能夠讓學生全面的發展,也能夠為他們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3.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減輕作業負擔
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了解和掌握情況,進行指導和溝通,并讓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上課前要進行預習,知道自己的薄弱點,上課的過程中要著重記好筆記,不會的要及時問老師,能與老師進行良好的溝通,課堂上做到不跑神,當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要積極踴躍的參加,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減少課下學習的負擔,課下的時候也要及時做好復習,做好知識的理解,所以語文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減少作業的量,提高作業的質量,防止學生因為作業多而對學習失去自信心和主動性。
4.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效果
首先,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根據新課改的時代背景,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然后學校和教育局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條件,讓一些優秀的語文教師能夠留下來,讓農村的教育水平提升上來,把新的教學方式和理念都保留在農村,改革農村的教學方式,同時城市也應該主動與農村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當中了解到農村教育應該提升的地方,然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推送新的教學方法,建立正確的教育制度和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和創新,從而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整體效果。
5.建立開放課堂,促進整個教學方法更好地使用
一切教學方法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身上,任何教學方法也無法改變學生自身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所以,無論什么類型的教學方法,設計的初衷都要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夠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動性為目的。只有學生產生了學習的積極性,才會對知識有更強的學習欲望,當然教學有效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開放,不單純是課堂地點的開放,還包括教學思路的開放。在以往的教學思路中,教師是主動的,通過提問學生來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而在開放式的教學體系下,要改變這種身份的限制,讓學生提問教師。在學生的提問中,學生必然要總結問題,只有具備一定的基礎才可能提出問題,教師通過為學生解答問題,解決了學生的疑惑,而且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問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另外,教師還要創設學習的民主,比如讓學生參與教案的設計、考核的設計,包括作業批改、學習小組的互評等環節,引導學生能動地學習,主動發現哪些方法能更加適合學習。
結束語:
農村語文教學必須也要跟隨時代的潮流,不斷創新,不斷改變新的教學方式,這就要要求農村初中的語文老師進行更好的教學和不斷地學習提升教學水平,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得到各方面的不斷發展和提升,從而改變農村語文教學的現狀,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并讓家長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跟隨時代發展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安琪.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2).
[2]王金國.農村中學語文教改現狀的成因及對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26).
[3]王忠明.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J].課堂內外.2019.(45).
(鎮康縣勐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