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龍飛
摘要:我國的傳統武術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其傳承源遠流長。目前,在新課改的要求背景下,傳統武術文化已經成為各高校重點開展的體育教學任務之一。因此,本文將通過探析傳統武術文化所存在的意義,并根據武術文化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方式,確保其在教學過程中的傳承及創新。
關鍵詞:傳統武術文化;體育教學;傳承創新
在我國的五千年文化當中,傳統武術文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為了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穩定發展,必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弘揚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武術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1傳承傳統武術文化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多文化相互融合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因此,在各院校的開展傳統武術文化是刻不容緩的。
對于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來說,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于承接和傳載文化,使傳統武術技藝與文化共同地在高校中進行傳播,并與國內的其他文化相互影響,進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論傳統武術文化是如何的進行傳承及創新,都可以使傳統武術文化得到相應的保存及發展。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核心要素,傳統武術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對傳統武術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將會極大地推進我國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
2傳統武術文化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內容單一
我國的傳統武術種類是涉及各個方面的,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單是我國的拳種就少說有百種,更有許多大量的武術體系。但對于我國各高校的傳統武術教學的課程內容來說,其中涉及的卻極少。對于我國的各高校的傳統武術教學來說,通常只是一些初級的教學,包括太極拳、劍棍等,單純以教學大綱進行設計安排,教師在教學過程種過于重視武術的外形,沒有重視該武術所蘊藏的“武德”文化,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是十分枯燥無味的,不利于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學習積極性。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所蘊含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由于高校開展的體育教學課時是有限的,這就導致教學任務相對繁重,若想要按照要求完成全部教學內容,各高校教師就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所有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這就導致學生對于傳統武術文化的掌握程度不高,不利于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2)忽略理論教學
對于我國許多的高校來說,其開展的傳統武術文化的理論課時是十分有限的,甚至有些院校并沒有開展理論課程,只是設置了武術教學課程。這是由于院校在進行傳統武術文化考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其武術動作的考核,沒有對其文化內涵進行考察。這就導致了,雖然我國正在加強對于傳統武術文化的教學任務,但是學生對于其文化內涵的掌握仍然不足,對其理論知識的掌握相對匱乏,大多數學生都是通過影視劇或者武俠小說來了解我國的傳統武術文化的,但書籍等對于武術文化的描述過于夸張,讓學生不能清楚地認識到真正的傳統武術文化內涵。
(3)武術文化考核不夠全面
對于傳統武術文化的教學來說,其考核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完善的武術文化考核制度,可以有效地了解和掌握當前學生對于其文化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武術文化的興趣,促進其在高校中的傳承與發展,但是,各高校缺乏全面的傳統武術文化的考核制度,其中存在這許多的不足之處。在許多的高校中,學生對于傳統武術文化的理論內涵的掌握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在進行考核評價時,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武術演練表現,將其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導致考核內容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對于文化內涵的了解和探索。對于考核形式來說,各院校的考試形式對于傳統武術理論的考核較為匱乏,屬于典型的重技巧、輕理論。
3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1)重視傳統武術課程的安排
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完善改進自己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生對于傳統武術文化的掌握情況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武術技巧及理論知識。將傳統武術文化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內容進行整合,以教學大綱為基準,合理地調整教學目標,將具有文化淵源的武術串聯起來,不拘泥于教學大綱的設置,通過一系列的傳統武術所蘊含的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武術文化架構,促進學生對于武術技巧及理論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傳承我國武術文化內涵,讓學生了解該文化的“武德”。
(2)重視傳統武術文化
對于各高校進行課程設計時,不僅要重視學生對于各種傳統武術的動作技巧,還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受到傳統武術文化的熏陶,從中體會該武術所蘊含的深刻意義,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我國的傳統武術文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紀錄片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武術文化,讓學生與武術大家產生一定的共鳴,了解什么是“武德”。強化學生對于武術文化的敬畏之情,促進傳統武術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3)建立傳統武術文化教學團隊
我國的傳統武術文化的歷史是十分悠長的,在歷史的長河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優秀武術文化,每種武術都有其自己所蘊含的文化特點,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授課時,需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具體情況進行授課,需要探索傳統武術文化背后的歷史及其文化內涵,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之上感受到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和精神,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和促進自身的身心發展。
因此,各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專業知識水平的團隊來分析了解我國的傳統武術文化,通過對于一些武術傳播者的研究和拜訪,了解歷史過程中的武術代表人物的經歷,掌握不同地區中所具有的武術特點,歸納出我國傳統武術文化所蘊含的深刻意義。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渠道進一步地了解需要授課的武術文化信息,細分出不同武術文化之間的差異,掌握其文化內涵。只有體育教師自身很好地掌握了傳統武術文化,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高效地傳承武術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對于實力強勁的高校來說,也可以邀請當地的傳統武術傳人來到學校對學生進行授課,彌補學校傳統武術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學校也可以安排學生在周末去參觀當地的武術院校或發源地,進一步地了解。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察武術教學,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種武術動作,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武術的學習熱情。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十分重要的,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的歷史底蘊,讓學生更好地懂得“武德”的內涵,能夠讓學生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還可以深刻感受到傳統民族文化的厚重。
參考文獻:
[1]朱宇迪.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160-161.
[2]周大坤.探討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77-178.
[3]樊慶崗.淺談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 :24-25.
(西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