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莉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學習成為一種普遍被大眾接受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的加入,能夠為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注入更多活力和生機。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接受能力,科學化設計教學目標,按照學生內心發展需求設計差異性教學內容,循序漸進開展教學活動,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其中,保證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發揮,從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合作學習法;應用策略
1科學組建小組,布置合理學習任務
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物理教學當中,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合作學習模式具體應用時,需要教師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學習情況以及學習差異,在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下對班內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通常,小組內的成員不宜過多,一般控制在3到5人之間,避免因人數過多而導致的不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影響學習以及溝通效果的情況。
2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方向,也是開展課程教學的重要依據。運用合作教學模式并不是將小組合作作為教學的目標,而是在于運用這種新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素養。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過于單一化、片面化,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教師應當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目標和教學成果檢驗的重要內容,根據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基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學,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設定一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且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也要根據學生們的具體情況,不能將教學目標設立的難度過大使學生們無法完成,如果教學目標的難度系數過高,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們產生抵觸的情緒,但是同時教學目標的設立難度又不能過低,防止學生們產生不積極的學習態度。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課堂上設立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具備科學性以及探索性。科學性就指的是要以教學的具體內容以及課本為依據,合理地設置教學過程中的具體環節。探索性就是教師所設立的教學目標要對學生們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上也要注重學生們各種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素養為最終教育目標。與此同時,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當合理運用合作教學方式,將合作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例如在課程開始和結束階段,教師應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向同學講解課程的重點,在課程結束的階段,針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點評和糾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和交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在目標的基礎上采用正確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提高課程的總體質量。
3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初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營造活躍的合作學習氛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平等的交流,充分信任隊友、鼓勵隊友,大膽地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和想法。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疑問,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知識探究者。
例如,在教學“科學探究:摩擦力”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實踐,讓學生嘗試做各種摩擦動作,通過實踐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如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手掌在課桌上來回滑動,或者是進行搓手動作。在實踐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得出“摩擦力”這一知識點的概念。接下來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①你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請說明理由。②你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嗎?問題提出之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且將每個小組討論出來的結果收集起來,做好記錄。
這種聯系生活的教學模式,能夠迅速地拉近學生與物理這門課程的距離,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產生親切感和熟悉感,消除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的陌生感。此外,初中物理教師應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鼓勵和認可,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有效提升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想要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需要教師能夠進一步地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以往的教學模式,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局限于課本上的內容、教學重點或者習題讓學生進行分享和討論,這樣會使得合作教學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同時內容枯燥乏味,難以真正激發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布置小組討論任務的時候進一步豐富討論的內容,將課本中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
例如,在進行《透鏡及其應用》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研究生活中出現的透鏡,并將其帶入到課堂當中,進行小組討論研究,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鼓勵學生不斷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同時能夠將生活與物理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也能夠使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使原本生澀的理論知識更加生動化、趣味化,便于學生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利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物理的信心,使學生通過物理學習形成良好的科學精神和探究精神,最終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霞.基于合作探究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5):71-72.
[2]楊玉梅.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物理,2020,41(04):70-72.
(重慶市萬州上海中學 4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