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無線網絡技術以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手機游戲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并在手機游戲市場呈穩定發展態勢。手機游戲逐漸成為一個迅速占領市場的新興領域。其作為新的社交媒介,逐漸成為人與人之間社交的一種新方式,對社會關系的影響也愈加凸顯。本文通過對手機游戲特征進行描述,結合《和平精英》進行分析,發現其對社會關系的構建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社會交往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關鍵詞:智媒化時代;手機游戲;社會親密關系;社會交往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3-0094-02
2020年,受疫情影響,人們的娛樂需求激增,手機游戲站在技術革命的風口上,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得到健康平穩發展。《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1-6月,移動游戲市場營銷收入增速持續提升,達1046.73億元,同比增長35.81%,為276億元[1]。中國游戲市場發展穩中向好,銷售收入也大幅增加,用戶規模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作為一種新的社交媒介,手機游戲將“朋友”的弱關系不斷強化,對促進社會親密關系的構建有重要意義。
一、手機游戲的特征?
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提出“媒介即訊息”,認為對于社會來說,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2]。因此,作為一種社交媒介,手機游戲對社會關系的構建具有現實意義。《和平精英》短期內獲得大量關注,并迅速成長為現象級網游。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龐大的用戶群
據艾媒網數據統計,在2020年1月1日至2月12日期間,《和平精英》在手機客戶端的下載增量超過10億人次。每日峰值用戶數量和日活用戶在線玩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近兩個月內增長率一直趨于穩步上升階段[3]。《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至2020年6月,中國游戲用戶規模接近6.6億人,同比增長1.97%,即增長了約1271萬人。龐大的用戶群體為手機游戲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紅利。
(二)優越的便捷性
相比大型電腦游戲和主機游戲,手機游戲可以隨時且快速使用戶沉浸其中。《和平精英》把一局游戲時間的控制權交到每個游戲玩家的手中,顯而易見,娛樂方式碎片化與當下社會現實需求完美契合,在任何碎片化場景中,受眾都可以隨時隨地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中自由切換,進入“刺激戰場”,開始新一輪的決戰。由于它的便攜性,手機游戲不斷成為消遣和宣泄情緒的重要出口。有調查顯示,作為手機游戲的《和平精英》的日均使用時長為42.7分鐘,手機游戲逐漸成為一種更為普遍的娛樂方式。
(三)豐富的交互性
交互也稱為互動,影響著人們關于現實的認識和實踐。《和平精英》的傳播通過天然的社交屬性,對社會親密關系的建構具有深刻的影響。玩家可以通過實時語音對“戰況”進行交流并及時反饋。在用戶信息交流與互動中,信息通過溝通系統經過流通和傳播到達人類的認知系統,在信息的不斷重復中形成擬態環境,原本“虛擬”的文化逐漸走向“真實”,參與并改變了現實社會的形式。無論受眾經歷了何種場景,都是信息通過一系列的編碼后,重新被我們自己所解碼的過程來展現我們所認知的世界。
二、手機游戲對社會親密關系的建構
正是因為巨大的用戶規模、優越的便捷性、豐富的交互性和天然的社交屬性等特征,以《和平精英》為代表的手機游戲對社會關系的構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對社會關系的建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跨越社會屬性的“大眾圈”
在傳統的大眾媒體時期,人們接收信息途徑單一,信息量缺乏,極易達成社會共識。而當前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人們在不同的群體中形成不同的亞文化,并不斷被不同的亞文化所分化,大眾文化創造共識的能力越來越弱。《和平精英》這款游戲創造出了擁有數十億用戶群體的亞文化。與現有的大眾媒介的“共同觀看”不同的是,《和平精英》用“共同經歷”的方式創造了更有內聚性的大眾文化。游戲開發者為了節約用戶的打字時間,從而提升游戲效率,設置了實時交流的快捷發言,在人群不斷擴大與交流的過程中演變成了一些獨特的語言符號,無論是“落地成盒”這種讓人疑惑不解的術語,還是通俗易懂的“帶妹吃雞”,都是“大眾的圈子”亞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文化跨越了社會屬性的區隔,在群體內部達成一種共識,在游戲內部形成了每個人都愿意接受的亞文化,使“自己人”觀念根深蒂固,拉近了不同社會屬性的關系。
(二)虛擬場景化下的“隊友”
游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可以幫助人們建立和鞏固社會交往關系。手機游戲因具有便攜性等特征,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玩游戲。人的現實社交一定會處于特定的場景中,這些場景往往需要花費比社交媒介更多的成本。而《和平精英》因便捷性在社交中快速構建一個刺激戰場的場景,提供了一個在現實中很少能夠經歷的社會交往體驗,即“實現共同的目標,擊敗共同的敵人”,極容易地形成了“我們”這種非常具有歸屬感的情感。在清晰的目標下,用戶拋開現實生活中的煩惱來對抗一個清晰的目標,人們在游戲活動中往往迸發出極高的積極性。在“敵人”此類符號的刺激下,“我們”這種團體意識被進一步加固,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快速找到歸屬感,拉近跨越社會屬性的人群間的距離,創造一種親密的社會關系。
(三) 非語言重于語言的“社交”
語言符號有能動性、創造性和跨越時空等特性,作為一種“熱媒介”,人們通過語言符號來進行交往并與他人產生互動[4]。非語言符號作為一種“副語言”,在人們親密關系的建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在語言上的溝通之外,人們通過非語言和他人共同完成一個目標,能夠不斷增加了解或增進感情。游戲是現實生活的抽象和符號化,在共同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做什么往往比說什么更重要,在這種場景下,“大眾圈層”中的個體之間更容易產生情感認同。比如在《和平精英》中,一個人在危險的時刻是保護隊友還是一個人撤退等行為,更容易讓人產生歸屬感。社交網絡中存在很多弱鏈接,處在弱鏈接關系中的人們進行社會交往時,會存在無法建立起的共通的語義空間,但人們在游戲中會應用游戲世界的符號來構成共通的語義空間,以此建立更加親密的社會關系。
三、智媒化時代手機游戲發展冷思考
如今的網絡群體,孤獨感、焦慮感等負面情緒總是會主導人們的生活,而通過手游可以在網絡中獲得愉悅的身心體驗,讓人們從高壓的社會環境中短暫逃離,為充滿社會矛盾的人群提供了發泄的渠道和交友的平臺,對社會情緒的釋放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但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手機游戲想要進一步獲取受眾,仍需要作出很多方面的思考。
(一)以受眾需求為導向
2020年,外部環境變化使游戲行業在這場“宅經濟”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而以受眾需求為導向擴大市場,迎合玩家口味是手機游戲取得勝利的關鍵一環。網絡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使受眾的身份得以流動,滿足了受眾在游戲世界里獲得充分自由的需求。《和平精英》作為射擊類的游戲,在滿足視聽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時,將受眾從現實環境中帶入虛擬世界,將完全釋放的自我呈現在游戲中,使受眾的需求得到了全方位的滿足。手機游戲在未來的發展中仍要以受眾需求為導向,對受眾感官系統進行全方位的延伸,進一步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求。
(二)注重內容質量
無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優質的內容始終是吸引受眾最大的武器。好的手機游戲能夠獲得巨大的市場紅利,為游戲行業獲得可觀收益。因此,手機游戲在不斷增長的同時,追求手機游戲的長遠發展應該在質量上取勝。在游戲場景設計上應更加多樣化,增加沉浸式的游戲場景,豐富受眾的視覺體驗,使游戲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需求。智媒化時代,內容競爭的關鍵還在于質量的競爭,在細微的體驗和內容上給予受眾更好的感受,就能獲得受眾的青睞。隨著5G時代的到來,手機游戲的發展更要借助技術的力量,創造高質量的內容。
(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手機游戲作為技術籠罩下的產物,在當今社會發揮著巨大作用,為快節奏生活重壓下的人們提供了情緒宣泄的渠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但在當今手游發展中,部分手游為了利益而在生產中呈現低俗化等內容,一定程度上缺乏思想深度和社會價值。黨的十九大以來,建造健康清朗的網絡環境是網絡更好發展的必然要求,游戲內容生產者應該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在實現商業價值的同時,兼顧社會價值,肩負起傳播正能量的責任,實現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共存,為手游行業健康良性發展提供保障。
四、結語
在智媒化時代,手機游戲已不僅是一種釋放情感的工具,更作為一種社交媒介構建了社會關系,拓展了社交方式,并對社會交往產生了深遠影響。手機游戲逐漸占據大量閑暇空余時間,情感交流在虛擬網絡的社交弱關系中不斷被強化,受眾和“玩工”的界限逐漸模糊。雖然手機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占據了人們大量的閑暇時間,甚至被網絡剝削而不自知,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手機游戲行業的不斷成熟,智媒化時代手機游戲對社會親密關系的建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與改變也將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沉淀下來。
參考文獻:
[1] 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EB/OL].東方網,https://n.eastday.com/pnews/1596155900021052,2020-07-31.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18.
[3] 游戲行業數據分析[EB/OL].艾媒網,https:// www.iimedia.cn/c1061/69399.html,2020-02-28.
[4] 雷兆欣.手機游戲對“現實”的建構與交互——以手游《旅行青蛙》為例[J].東南傳播,2018(05):62-63.
作者簡介:王麗娜(1994—),女,甘肅張掖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