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玲
摘? 要:信息技術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有關的重要課題,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美術教學中,可以發揮出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媲美的優勢。為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并且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益、高容量、資源傳輸便捷等特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美術是高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綜合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點,對培養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并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后,中小學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美術教師必須要重視美術教學的意義,立足當前高中美術教學的現狀,與現代信息技術相適應,從而發揮高中美術課的價值。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于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的應用進行了探索,僅供參考。
一、多媒體技術與高中美術教學結合的優勢
(一)有限課堂時間內提供課堂所需資源
信息技術工具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需求,提高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比如說文藝復興時期,有許多偉大而杰出的作品需要學生認識和理解,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是難以完成任務。如果在教學過程應用信息技術,將教學資源擴展到自然、文化、社會和經濟領域,并且在上課前,將挑選好的材料、插圖等重要的信息資源進行整理,然后將其制作成為電子課件,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講解和分析,這將使學生能夠更廣泛地獲得系統化的信息,從而加深對于重點知識點的記憶。
(二)創造理想的視覺條件
現代信息技術為美術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也為課堂的情境創設提供多樣化的素材。培養了學生欣賞美術,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發揮出高中美育的價值。在傳統的美術教學課程中,課本的許多畫作的印刷質量不高,篇幅較小,學生難以從中感受到美,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展現畫作的全貌,畫面精致逼真。比如在欣賞《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畫像時,很多學生難以從教材的書本中觀察到具體的細節,利用好信息技術的局部放大功能使學生能夠很好地觀察繪畫并正確理解畫作的特點,如果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將難以達到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信息技術在美術鑒賞課中的應用
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上,教學內容時通過欣賞優秀的美術繪畫作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地了解美術多樣性,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美術鑒賞課堂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件的直觀形象特點。例如,在學習“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時,在教學中,首先可以利用好音頻設備,引入一曲《高山流水》,營造良好的藝術審美空間。然后導出美術作品,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導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感受到了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藝術傳遞的感覺,學習的興趣迅速高漲。然后,利用電子課件,清晰地展三幅經典作品,即五代時期的工筆重彩人物畫《韓熙載夜宴圖》、宋代寫意人物畫《潑墨仙人圖》和美國油畫《1954》,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中國繪畫與國外繪畫的特點,進一步深入理解藝術創作的表達方式。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美術鑒賞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局部增加作品的細節,突出點、線,面色與色彩。另外,師生可以針對作品的特點進行互相探討,從而提升美術鑒賞的課堂鑒賞氛圍。
(二)信息技術在繪畫雕塑課中的應用
繪畫雕塑課堂的內容主要了解雕塑作品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生雕塑的欣賞水平。然后教師指導學生使用雕塑工具,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藝術創作。由于教學條件有限,因此學生對于雕塑作品的想象空間有限,大多數材料一般用于粘土雕塑,在繪畫雕塑課上,學生可以直接使用Authorware、3D或Photoshop程序進行繪畫,結合自己的想法,創造屬于學生自己的作品。例如,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中的3D技術來向雕塑的三維空間,許多優秀的雕塑作品形體優美,如羅丹的《思想家》,描繪了一個展示精神苦悶的人物:摩爾《斜臥像》作為抽象雕塑的代表,人格的主觀精神通過作品內在的視角進行了完美的塑造。此外,學生可以通過信息交流平臺展示他們的作品,并與一些優秀作品進行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和創造能力。。
(三)信息技術在書法篆刻課中的應用
美術書法篆刻是高中美術的重要內容,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書體的演變,感受不同時期的人們審美趨勢,從而把握每個時代的形式美和特征美。傳統教學中,教師大都都是分析不同書體的特點,比如甲骨文錯綜復雜,講究對稱;金文筆道比較粗壯,彎筆多:楷書講究正方規整。上述的這種教學方式,教師講解內容比較多,學生也難以在短時間消化,難以收獲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堂氛圍也較為一般。因此,可以將信息技術書法篆刻課中,利用視頻講解的方式,對比不同書體的特點,總結書體的形。此外,在講解前還可以插入經典的故事,營造出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比如在學習楷書時,鑒賞《張猛龍碑》和《神策軍碑》這兩幅作品,播放了這樣一個視頻片段:“有一次,歐陽詢去郊游,路過一座石碑,發現這是晉代索靖的作品。他看了一會兒,覺得一般一點,本想離開,卻忍不住看了幾眼,突然他發現其中的精妙,就直接拿起毛氈坐下來練習,他就這樣練了三天三夜,最后領悟了索請書法的精髓,正是這種刻苦求學的忘我精神,歐陽詢的書法才能被廣泛流傳。”
結語:綜上所述,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未來高中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既能夠引導學生對大量優秀藝術作品進行鑒賞,促使學生不斷開闊美術視野,提高美術鑒賞和創作能力。所以在當前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學習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育宏.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整合[J]. 科技資訊, 2020, v.18;No.586(13):41+43.
[2]張丹. 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整合探析[J]. 中國新通信,2020, v.22(16):213-213.
[3]孟凡玲.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整合[J]. 音樂時空, 2020, 000(00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