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冰
足球這項運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全面的普及和落實,越來越多地青少年加入到了體育鍛煉中,足球這項運動也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愛。但是從目前中學足球課堂發展的情況來看,足球課堂中對學生的培養還主要停留在基礎動作和團結協作能力方面。如何更好地發揮出協調性訓練的功能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協調性訓練在中學足球課堂中的運用策略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為中學體育教師提供教學借鑒和參考。
1 協調性訓練在中學足球課堂中的作用
1.1 協調性訓練是訓練足球能力的基礎
在以往的足球訓練中,我們強調訓練學生的速度。力量還有柔韌性和靈敏度。但是并沒有強調落實協調性訓練,有的時候甚至把協調性和靈敏性混為一談。其次協調性包含的內容也較多,涉及到了節奏感和平衡感。尤其是平衡能力是判斷一個人協調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中學足球課堂中,教師必須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組織學生進行協調性訓練,比如可以使用繩梯和木棒進行前進訓練或者后退步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腳步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為提高學生的足球能力奠定基礎。
1.2 協調性訓練是促進足球運動員靈敏性發展的條件
運動員在進行任何體育運動的時候都需要做好身體各個部位的配合,這樣才能高效的完成一個動作。如果在運動中身體表現的不夠協調,就能會出現動作變形的情況,導致身體變得僵硬。比如足球運動員在射門的時候,如果身體不夠協調,射門就會缺乏力度,從而導致出現摔傷的情況。所以運動員必須要保持身體的協調性,這樣才能進一步發展運動員的靈敏性,使得表現出完美的動作。
2 協調性訓練在中學足球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2.1 抓住鍛煉運動員協調性的關鍵時期
青少年階段是訓練協調性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落實協調性訓練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比如比較歐美足球運動員和中國足球運動員,在U15之下的世界級賽事中我國的少年隊成績領先,成績非常的突出。但是到了國青隊以上的世界級賽事中,我們的足球成績就非常不理想。這主要也是因為在訓練的過程中僅關注到了足球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對運動員協調性的培養。所以必須要把握好青少年這個時期,抓緊開展協調性訓練。首先提升訓練的趣味性。只有突出了趣味性才能愿意讓學生參與到足球的訓練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符合學生認識的協調性訓練的練習,這樣可以有效的開發學生的大腦,同時鍛煉學生的技術和協調性。另外就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協調性訓練。很多中學生訓練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為缺乏一定的專注力。針對這個情況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訓練模式,采取多種方式,比如繩梯訓練或者球性訓練,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實戰活動等等,這樣能夠改變呆板的訓練模式,有效的實現學生球性、球感、耐力、靈敏性等方面的提升。
2.2 解決足球協調性訓練中失位錯位的問題
目前中學生在足球協調性訓練中存在著失位的情況。比如在訓練學生球感的時候,把訓練歸結為了技術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基本就是腳部顛球,但是從國外的訓練情況來看,練習的方式的多樣的,可以開展一人多部位或者多人小組的訓練方式,通過手腳配合還有多人配合方式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訓練,使得身體和器械還有個人和整體達到協調一致性。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協調性訓練可以解決足球訓練中失位的問題,這樣確保了學生可以智慧的踢球。另外就是要解決錯位的問題。對于青少年來說在進行足球訓練的時候,可以落實協調性分化訓練。在進行協調性訓練錯位方式中,一個就是技術性的訓練,比如控球還有顛球訓練,還有一個就是靈敏性和速度的訓練。但是這些錯位的情況導致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出現了搶球快但是丟球也快的問題,為此必須要注重協調性訓練,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應變能力。
2.3 創設協調性訓練的情境
在開展協調性訓練的時候,中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合理的訓練的情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參與到訓練中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協調性訓練,提升訓練的實效性。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周圍的環境,也可以發揮出網絡的優勢,來模擬訓練,這樣能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教師也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充分的認識和了解。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能力和學習的態度,對學生可以落實合理的分組,確保各個小組的統一性,從而有效的開展協調性訓練。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目前新課改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足球運動受到了重視,逐漸的應用到了體育教學中,但是中學傳統足球教學模式暴露的弊端逐漸顯現。因此協調性的訓練模式已逐步進入中學的足球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對協調性訓練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協調性訓練有效進行。中小學生的協調性足球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運動靈敏性、提高學生訓練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足球技能方面得以全面提高,最終使中小學足球整體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遠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