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傳波
如今,在素質教育與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話題,體育是實現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基礎,更是學生健康發育不可或缺的條件。比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教學活動,特別是體育比賽活動,對于學生積極性的激發有著很大的作用,賽練結合、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將“比賽場”作為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載體,讓學生在比賽的活動中,實現愉悅身心、強健體魄的教育目標。因此,文章將探討賽練結合、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旨在增強體育教學趣味,實現高效體育課堂教學的目標。
1 引言
學生是一個思維活躍、活潑好動的群體,比賽是深受學生們喜愛的體育活動,將比賽和體育鍛煉有效結合起來,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實現比賽與鍛煉有效融合的教育目標。賽練結合、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注重為學生營造出生動有趣的活動氛圍,符合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的特點,顯著增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特別是組織小組比賽、班級比賽等活動,學生們有著爭前恐后的心理特征,突出了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實現最佳的體育訓練效果,并讓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運動。
2 以賽促練,提高教學效果
體育訓練是增強學生運動技能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方式,若是采取傳統單一強化式的訓練活動,長期下去,學生便會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而比賽是一種趣味性強的教學活動,采取比賽的方式來代替枯燥的訓練活動,營造出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逐步地強化自身的體育技能,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如在立定跳遠體育教學活動中,這對學生的運動技巧要求較高,部分學生對于這一運動充滿了不自信,體育老師在向學生傳授基本運動技巧的基礎上,在學生熟悉了運動方式后,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分組進行比賽活動,每組都有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針對表現優秀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學習、交流,充分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讓體育比賽成為體育課堂的“主旋律”,在比賽活動中強化自身的運動技能,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3 賽練結合,創新教學模式
體育是一項競技性和實踐性的活動,將比賽與訓練有效融合起來,可以培養學生超越自我、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激發學生的斗志,而且很好地創新了體育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學生會在比賽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讓體育課堂成為學生收獲快樂、感受幸福的良好載體。通常而言,在學生掌握了基本運動技能后,以比賽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訓練以比賽的形式展現出來,轉變了傳統單一訓練、枯燥訓練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如在籃球運球訓練活動中,我們可以組織“我是運球明星”比賽活動,事先規劃好運球的路線,用時最短且中途不出現斷球的學生為“運球明星”,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比賽活動中,在其中一個學生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其他學生需要觀察和學習,這樣直觀地學習方式更容易意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進而在后續的比賽和練習中進行改善,達到提升自身運動技能的教學目標。另外,在乒乓球教學活動中,為了強化學生的發接球技能,我們也可以采取分組比賽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掌握并提升自身的發接球水平,既創新了教學方式,又讓學生體會到了體育運動帶來的趣味性。
4 主題比賽,營造運動氛圍
比賽兼具實踐性和趣味性的顯著特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善于組織主題性的比賽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轉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育教學觀念,運用比賽的形式營造出濃厚的運動氛圍,從而實現“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教學目標。如在學習完田徑運動的知識后,我們組織“田徑運動會”,設置短跑、中跑和長跑項目,讓學生按照自身的需求來選擇賽程,在參加田徑運動比賽的過程中,逐步地強化自身的跑步技能。與此同時,為了強化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我們也可以開展“籃球運動周”,讓班級內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組織“3V3”籃球賽或者“5V5”籃球賽,通過籃球比賽的形式,增強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技能,進而營造出濃厚的籃球運動氛圍,引導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籃球運動活動中來,這樣將很好地增強學生的體質,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此外,在主題比賽后,老師和學生要共同評價在賽場上的表現,總結出學生運動的優勢和劣勢,并改善教學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體育技能,讓學生在主題比賽中收獲健康、收獲快樂。
5 總結與反思
體育活動是增強學生體質和鍛煉學生意志的有效方式,作為新時期的體育教師要深刻地意識到賽練結合、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積極作用,注重比賽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融合,創新體育教學的形式,為體育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促使學生在獲得健康體質的同時,享受體育帶來的無窮樂趣,為其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重慶科創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