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體育與健康課程圍繞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體能素質等重要素養開展教學指導活動,在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的體育技能的同時,其內在的教學項目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結合不同課型重新設計教學計劃,根據課程的有關要求規劃教學方案,才能進一步開發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育功能。本文結合實踐教學活動展開討論,思考如何利用不同的課型落實體育教學指導工作。
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的差別,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可分為基礎理論授課、實操授課、技能檢驗等課程。在不同的課型中,教學活動的偏重點不同,學生所掌握的體育知識不同,教學方案也應該隨之作出調整。對不同的教學課型進行合理應用,重新確定體育與健康教學計劃,才能更好地開發出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
1 基礎理論課下的教學研究
體育與健康課程不僅強調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掌握及應用,更注重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積累。在體育教學環節,學生必須對體育教學的意義、價值進行總結,在思想上接受體育教學活動,形成終身運動、熱愛運動的良好素質,體育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才能得到保障。配合基礎理論課落實基礎體育知識的教學工作,開發學生的運動觀念,培養其體育精神,能夠使學生在情感上深入接受體育教學活動。
可借助基礎理論課完成基礎體育知識的傳輸工作,在對學生的體育思維與運動能力進行開發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熱愛運動、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意識。以高中體育教材中《體育鍛煉使你更聰明》的有關教學為例,學生將體育運動與體能素質聯系起來,但并不會意識到體育訓練與智力水平之間的必然聯系。教師可結合學生的體育訓練活動落實教學指導工作:結合科學理論知識向學生講明體育訓練與智力發育之間的關系,要求學生配合有關教學內容搜集材料,教師再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開展授課活動?,F代科學研究表明,長期進行體育訓練的人,其體能素質更加優秀,肢體協調性更強,精力普遍高于一般群體,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集中精力來完成某些任務。在基礎理論課下,學生重新認識體育與智力之間的關系。教師可配合現代體育研究給出有關案例,對體育活動的長處、優勢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理論上接受體育教育。高中生以學業為重,因此,部分學生對于體育活動抱有較強的抵觸心理,當體育教學活動的益處與學習活動聯系起來之后,學生參與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
2 實操課程下的教學
實操課程是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中的重點板塊,也是最常出現在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課程。在實操課程中,學生依靠教師的指導掌握相關體育技能,形成屬于自己的運動情感與運動習慣,對于高中生來說,實操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未來開展。
通過實操課程,學生獲得了掌握體育技能的新機會,教師應對學生的體育活動能力、運動方法開展訓練活動。以高中體育教材《長跑》的有關教學為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需要學習長跑的一般技能,部分學生認為,長跑就是長時間、長距離的跑,對于運動項目的硬性要求缺乏了解。教師可配合實踐課程開展教學活動:先引導學生圍繞操場進行500m跑,在跑步結束之后學生發現,自己的體能被嚴重消耗,且部分同學出現了抽筋、關節扭傷和運動勞損等問題。隨后,教師與學生開展互動,要求學生說出對于長跑的新理解。500m的中距離跑尚且讓人吃不消,更何況動輒上千米的長跑,部分學生開始打退堂鼓,此時,教師可向學生講解長跑的基本技巧,如熱身技巧、運動保護技巧、運動之后的疲勞緩解技巧等,開發學生的體育素質,積累運動經驗。教師可帶領學生按照自己所講述的方法進行長跑練習,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長跑的要領,在“跑”和“學”中打開體育運動的新大門。
3 檢驗課程下的體育教學
檢驗課程是對學生的體育技能、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檢驗的教學指導課程。在教學環節,合理設計檢驗內容與檢驗目的,才能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幫助學生總結體育學習經驗。以高中體育教材《呵護你的心靈》的教學為例,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活動之間似乎并不存在任何聯系,但對于高中生來說,體育教學可以成為一種發泄怨氣、緩解壓力的手段,教師可結合這一主題開展體育測驗活動,結合學生的運動經歷,要求其說明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系。對于學生來說,其已經具備了結合體育運動發泄情緒的經歷,部分學生從學習壓力、生活矛盾等角度入手,對體育運動的心理健康教育價值進行作答:在體育運動中,可利用部分對抗性較強的體育活動來發泄自己的消極情緒,在完全失去體力之后,自己就會進入冷靜狀態,對先前的情緒狀態進行反思,從而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檢驗課型下,學生得以進一步挖掘體育課程的內在價值。
4 結語
在對不同的體育課型進行選用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強調課程內容與課型之間的互相配合,確保課型能夠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確保體育知識能夠被學生完全掌握,在借助不同的課型落實教學指導,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安徽省六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