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潔
前言: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學習不同的體育運動,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了解不同的運動項目,并且教師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積極進行體育活動,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提高。因此,體育教師傳授運動技巧的同時,應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開展不同形式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這對于強健學生體魄起到重要作用。
1 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
據調查小學生肥胖率比較高,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重視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從而在陽光體育運動中教師每天帶領學生跑步,使學生能夠每天活動一個小時以上,這不僅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目的,還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由此學生養成天天跑步的習慣,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另外,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體育運動時,為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應定期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跳繩運動、短跑運動,這些運動項目學生都比較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積極參與到不同的體育活動中舒展身體四肢,學生舒展四肢的同時主動進行跳躍運動,并且在教師的帶動下,學生主動進行短跑運動,在不同的運動中都能夠鍛煉學生身體,以及在運動中促進學生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舒展四肢、增加呼吸深度等等。同時學生多參與不同的體育活動,學生身體的脂肪含量能夠明顯減少,有效降低學生肥胖率,學生身體不過于肥胖,說明教師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健康水平。
2 開展趣味性的體育活動
單一的體育活動,難以喚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因此,教師非常注重將游戲引入到體育活動中,由此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趣味性、娛樂性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在運動中感覺學習體育運動非常快樂,這不僅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還能夠增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主動進行體育活動。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傳球游戲,通過開展游戲化、趣味化的體育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在游戲化的體育活動中傳球,學生在傳球過程中與同學相互配合,在互相配合中學生快速傳球,以此學生意識到在體育運動中需要相互配合,進而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學生既懂得在運動中互相合作,又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參與到趣味性的體育活動中加強運動,在運動中學生的體質和體能都有所加強,所以說,教師要想實現陽光體育運動的教學目標,應當重視引導學生開展趣味性的體育活動。
3 引導學生分組進行體育活動
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從而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教師將課間用于引導學生進行熱身運動,以此考慮到學生身體各個關節沒有舒展開,容易導致學生在運動中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進而有損學生身體健康,所以,在開展體育活動之前,需引導學生做幾組熱身運動,然后,教師結合學生們的體質和身體情況,將學生們分為多組,教師分別結合各組成員的體質差異,制定難度不同的運動計劃,并布置不同的訓練任務,以此做到因材施教。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接力運動時,教師考慮到部分學生的體質較弱,因此,教師將體質較弱的學生分為一組,以及將體質較強的學生分為一組,引導各組學生進行接力跑步時,教師體質較弱學生進行4×200米的接力活動,而對于體質較強的學生,則開展4×400米的接力活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活動,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
4 開展競賽類的體育活動
小學體育教師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運動中鍛煉身體,教師競賽與體育運動項目結合起來,從而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拔河比賽、接力比賽、短跑比賽、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排球比賽等不同形式的體育競賽活動,以此激發學生勝負欲,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不同的運動中進行體育競賽,在不同的體育競賽中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運動技能,使得學生對運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以及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熱情,使得學生以飽滿的熱情進行競賽類的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學生運用所學的運動技巧和運動技能,同時學生在競賽類的體育活動中積極運動身體四肢,這樣能夠使學生的運動敏捷、反應快速、四肢靈活,進一步提高學生身體四肢的靈活性、靈敏性和協調性,表明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競賽類的體育活動,對于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和運動能力十分有利。
5 總結
總之,要想加強小學生的體質,體育教師必須深入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并在課間引導學生們進行競賽類的體育活動,或者引導分組進行趣味化、多樣化的體育活動,使學生能夠對不同的體育活動非常感興趣,以此提升學生對運動的興趣,這樣一來能夠調動全體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學習各項運動技巧,學生學習中學會很多標準的運動動作,同時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加強了體質和運動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桐城市同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