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林
高考體育統考是對體育生文化素質和體育素質全面考察的過程,更是對學生體育特長的一種檢驗,所以想要保證體育高考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就需要切實提升訓練的時效性。高中體育生與體育專業訓練隊員不同,本身的專業能力較差,而在進行體育鍛煉時還要加強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所面臨的挑戰比較多。所以對高中體育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本文主要針對高考體育訓練實效性的提升路徑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體育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他們需要進行體育訓練的方式來參加高考,通過體育特長的方式進行人生博弈,但與此同時,他們還需和正常普通考生一樣,學習文化知識,在體育和文化雙線的情況下才能步入自己理想的大學。而體育生想要提升自己的專項的成績,單純按照傳統的訓練方法是微不足道的,這就需要教練員及時探求新的訓練方式方法,提升訓練的時效性,進而保證學生能夠在體育高考中發揮出最佳的狀態,取得優異的成績。
1 高考體育生的特點
高考體育生相對于普通考生來說,他們對體育有著較強的興趣,而且身體素質較為突出,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想要憑借文化課進入理想的大學可能會存在較大的難度,想要借助體育統考來完成自己的大學夢想,且自身運動天賦較強,有著較強的不服輸的精神。
2 高考體育訓練時效性提升的路徑
2.1 教練員要具備強大的綜合能力
教練員是體育生最直接的引導者,教練員的訓練方式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所以教練員的綜合化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教練員的合理規劃訓練以及自身的各方面素質也應與時俱進,符合學生的發展。
教練員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科學的選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選擇一些切合實際、符合體育高考要求的學生,而且要對其進行體育和文化綜合考核。其次,教練員要言傳身教,愛崗敬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力量,而且良好的隊風是運動員命脈所在,平時要嚴抓管理,加強隊風建設,而且要經常做總結,為學生規劃好訓練方式和方法,多加強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在訓練中及時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等等,這些都是教練員需要掌握的內容,所以對于教練員來說,自身的綜合能力不僅是體育特長上的優勢,而是要全方面的優化,才能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幫助學生提高體育素質。
2.2 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
體育專業考試對于學生來說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對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生會為此努力奮斗,我省體育高考在每年的一月份,而高中有三年的時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合理分配好文化課學習時間和訓練時間。所以教師可以分層次進行訓練,在高一的時候可以適度進行訓練,主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意志力,而在高二階段適當加強訓練,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全面的提升,在高三階段要加強學生的集訓,適當增加訓練量,幫助學生找好狀態,全方面提升個人能力。
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術全面發展,對學生力量、速度、耐力的提升加大訓練,進而減少專項訓練的占比,從過程中讓學生得到提升。而在競賽的過程中要調整訓練方式,加大學生的專項訓練,減少運動量,保證學生體能恢復,讓學生在實際的比賽中積累經驗,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注重耐力、力量和速度的訓練
速度是體育生訓練中重要的素質之一,既是容易得分,也是容易失分的項目對學生的靈敏、力量、協調性、耐力等多方面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根據其本質上的影響因素加強學生在力量、耐力上的訓練,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在訓練短跑的練習中,要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和短跑的動作結構進行訓練,主要訓練學生的爆發力和耐力,突出學生裸關節和腰腹肌的力量,突出大腿后肌群肌肉的力量,所以根據這幾點要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如單足跳、換足跳、蛙跳等彈跳練習可以提高對退步肌肉爆發性力量的訓練,再加以20米的加速跑來提升速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
而耐力是以有氧運動為主要訓練方式,要求學生在跑步的時候要有速度而且要持久,可以采用強度適中、跑速穩定的長時間持續跑,控制心率在140-150左右,距離在4-6千米,另外在田徑場上進行訓練時,可以采用變速跑來提高學生的耐力和爆發力,在規定的路程之內,讓學生用加速度的方式進行跑步訓練,提升自身的耐力和持久性,當學生的耐力水平的已提高,其速度和爆發力也會隨之提升,所以教練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來訓練學生,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加以引導,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體育生想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其自身也應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加強自身的身體素質訓練,而作為高中體育老師,要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應該有明確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言傳身教,做好學生的引導者,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訓練得以實施,發揮其最佳的訓練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幫助學生實現大學的夢想。
(作者單位:廣東省陽山縣陽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