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城 吳勇
在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對健身指導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方法、教學評價等內容研究與分析,為更好的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努力,提出了新舉措與方法。
1 教學研究促進課程發展
1.1 教學定位
健身訓練指導課程是為社會培養能夠承擔社會體育活動指導服務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而開設的核心課程。學生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過硬的技術能力。自己不僅要動作示范標準,還要能應用簡潔、流利的語言指導、鼓勵、激勵他人鍛煉,大多數的就業方向是社會指導員和健身房教練崗位。
1.2 教學內容
根據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培養方案、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學生需要掌握器械抗組健身技術、有氧健身技術、神經肌肉的激活與放松技術還有小器械健身技術。準確的將知識和動作技術傳達和應用。
2 教學方法促成教學效果
體育教學在明確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應用是能否實現教學效果的關鍵。尤其準確掌握肌肉的起點止點和功能是設計動作和安排訓練的前提。還有訓練目的達成是通過訓練多少組、多少RM、間隔時間來支撐的。
2.1 器械抗阻健身技術教學
掌握軀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大部分淺層肌肉的部位、起點、止點、功能、訓練目的、多少組、多少RM、間隔時間、器材名稱、動作名稱、設計原理、身體姿態、動作幅度、動作軌跡、動作時間、呼吸方法、注意事項等11要素。首先在開學第一次課時,安排并發送全身肌肉的生理解剖資料給每位同學下來背誦。包括肌肉的起點、止點和肌肉功能。第二要安排每兩位同學結隊學習以及一起訓練,因為器械健身需要保護與幫助,同時兩人共同鍛煉效果會更好。第三發放期末考試考核評分表,使大家熟悉評分細則。器械抗組訓練教學老師首先利用一塊肌肉的其中一個功能一個器械講解示范,按照上述11要點來教學。重點講清楚設計原理的作用力和阻力及方向,只有將肌肉功能與器材阻力方向結合起來并盡量形成180度鍛煉效果才是最佳的。然后分組教學,安排每個組學生用相同的肌肉功能同時進行設計動作并講解,一組同學共同講解肌肉的起止點、功能、部位,組員共同選擇一個器材并完成設計動作。
2.2 有氧健身技術教學
首先,第一節課由授課教師親自上課講解動感單車騎行注意事項、動作技術、編排事項、音樂選擇。主要有花式動感單車和通過調節腳踏負荷來改變訓練強度。通過分組教學,安排4-5人一組,自己選擇音樂并各自編排動作,帶動感單車,作為每節課的熱身部分來教學。然后老師再評價本次動感單車設計和編排及音樂以及臨場表現并給平時成績記錄。最后期末選出最佳獎進行表演帶動感單車。要把課堂變成訓練場,同時更是社會的實際戰場來對待。
2.3 健身訓練技術小器械
健身訓練技術小器械主要包括藥球、TRX、hIIT、健身水袋、吊環、戰繩、繩梯、采用分組教學。安排每組同學提前學習動作每組至少5個動作,下次上課時,老師將隨機抽取同學進行教學講解示范。如果沒有準備的組,將集體安排訓練任務。真正的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是非常活躍的。這種你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更鍛煉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學生獲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同學講解示范完畢,老師加以補充和糾正。同時,規定學生的訓練量和組數、次數、間隔時間。
3 教學評價檢驗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并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評。包括客觀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指導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等。我認為考核還應該把平時訓練和練習認真程度作為考核的部分加入其中。考核方式應該圍繞應用兩個字展開,這門課程未來是要用于指導別人鍛煉,所以在考核方式上選擇同學模擬未來出去指導他人鍛煉的方式展開。健身抗阻訓練部分在中期和期末都要按照兩人一組對十一個要點模擬指導他人訓練作為考試成績。健身小器材部分,同學們的課堂講解和鍛煉作為平時成績計入考核。有氧運動技術部分,應該把同學備課、代課、講解示范納入考核范圍。同時,對老師的評價以及對課程的評價,采用每學期,每位同學采用書寫的形式,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主要包括這個課程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式、課堂時間安排、考核方式提出自己意見,作為平時成績計入。有利于本課程的修正和改進。
4 結語
在“健康中國”大背景下,為了推動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行健身指導訓練課程建設,在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方法、教學評價方面進行研究,同時積極申請學校雙高課改課題,以研究促發展提高了教學科研水平,也提高了學科建設水平。
基金項目:2019年度西昌學院“兩高”人才科研支持計劃項目(項目編號:LGS201902)。
(作者單位:西昌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