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航
校園足球有助于學生健身、健心,培養優秀的堅韌品質,所以校園足球在高中校園也是開展的如火如荼。文章以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開展情況和對策為研究對象,目的在于通過南通市特色學校發展現狀折射校園足球情況,通過南通市中學足球特色學校的管理模式,師資力量,資金投入等,有助于政府在中學足球特色學校的資金投入上做到有據可依,調查南通市各個中學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現狀況對未來的中學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1 前言
校園足球在中小學已經扎根于校園生活,從校園班級足球比賽、校園大課間足球操、課外足球課的訓練到校園足球文化的碩果累累,這都是校園足球本身的魅力所在,對于高中生來說,緩沖學習壓力、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生命教育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大校園足球發展,相關部門于2019年印發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做好2019年校園足球工作的通知》,重在推進今后的校園足球發展工作,校園足球改革發展之路漫長而又任重,在各部門聯手協同作業下,努力提升校園足球的內延與外展,在立德樹人的基本前提下塑造現代化的優秀學子。當然,高中校園足球也存在諸多問題,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法便是當務之急。
2 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篇論文的研究需要與措施是筆者與2015年開始逐步收集材料,查閱文獻,使用的查閱方式有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查閱的內容主要是從2009年至2019年的關于校園足球、青少年足球發展、特色校園足球發展現狀與對策、校園足球訓練的學訓結合、學訓矛盾、訓練方法等參考資料,共計95篇。結合國家校園足球發展相關文件為后文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 實地調研法
通過參加全國校園足球文化論壇、南通市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江蘇省校長杯足球賽、南通市校園足球賽、啟東市校園足球賽,并實地調查一線教師授課,于2018年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在培訓期間南通市各地的校園足球骨干教師做了針對性地調研。
2.3 問卷調查法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制定了許多不同的調查問卷包括學生、學生家長、學校領導和足球教師的調查。
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26.0將所有數據分類,篩選,得出了詳細且真實的數據報告。
2.5 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相關數據記性分析和研究,結合有關文獻資料,對南通市中學足球特色學校的基本現狀和發展制約因素進行分析論證,并推導相應的對策建議。
3 研究結果
(1)南通市各個地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共計150佘所,其中中學有36所。各學校足球場地較小,25%場地是人工草皮,50%場地是草皮,25%場地坑挖泥土。南通市中學足球特色學校領導支持校園足球運動的有10人,比例為25%,比較支持的比例為45%,一般的有比例為15%,不太支持的比例為15%。
(2)足球體育教師,教練員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占65%,在40-49歲之間占比18.5%,體育教師學歷達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體育教師占到了近92%,南通市中學足球教練員中級職稱最多,有65人,比例為54.2%;其次是初級職稱比例為26.8%;髙級比例為16%;無級別的有2人,比例為3%。
(3)足球運動員的選拔以學生愛好為出發點,注重身體素質的培養。南通市中學足球特色學校向上輸送足球運動員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一部分足球專項技能突出的運動員,通過參加各個中學的足球特長生考試,然后再結合中招考試成績,最終被中學錄取;第二種,運動員畢業生,參加中招考試,通過自己的文化成績考上高中;第三種,教師向專業梯隊推薦并參加試訓,走職業化道路。
4 研究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PPP”模式,特色學校硬件設施有待提高,足球專項教師少
(2)特色學校大部分領導支持,學校足球教練員隊伍還是年輕比較有活力,有充足精力從事足球訓練與比賽工作;
(3)足球特長生選材多樣化、科學性特點
4.2 建議
(1)校園引進“PPP”模式,在政府和社會支持下合力打造優質特色學校。在南通市政府、南通市教育體育局和社會各級足球協會等協同幫扶下,努力營造校園足球發展的后花園,為高中校園足球發展解決后顧之憂。
(2)加強師資力量配備,定期開展領導班子和足球教師培訓。采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策略來優化校園足球師資隊伍,“走出去”是對本校足球教師的再培訓,“引進來”是指引進足球專業技能人才。
(3)科學性選材,以身體素質為基礎,專項技術結合,多次選拔的長周期性動態評價選材。
南通市高中校園足球整體規劃和發展處于全國前列,當然也存在著問題,這就需要政府、教育局、學校、社會團體、家長和學生的共同維建,這也需要今后校園足球發展之路的多邊合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