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霞
摘要:數學內容的邏輯性特征十分明顯,在教學方式突出數學內容的邏輯性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內容。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就思維導圖在小學不同學段中數學教學的應用方式進行了探討分析,并提出了利用思維導圖鞏固知識內容、優化知識結構、梳理解題思路、整理歸納拓展的應用方式,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有效應用
前言:
社會的不斷發展,數學學科的知識內容在其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內容,對學生日后的學習過程等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處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及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成型,這就需要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知識內容的特征作用以及思維導圖教學的方式,推動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邏輯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數學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基礎學科,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關于教學方式也隨之被要求改革提升。但目前,一些小學校數學教學方法一直采取較為保守的模式,如按照教學目標來講授教學內容的方式,一定限度上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學生一直存在偏科的現象,而教師一直將這個偏科的現象歸因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而沒有嘗試改革教學方式來改善學生的偏科現象。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改善現今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良現象,教師可以創新數學教學方式,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融合數學學科內容特點,建立一個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二、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
(一)利用思維導圖鞏固知識內容
小學初級階段多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認知以及記憶,以此打下一個較為基礎的數學理論基礎。但是初級階段的數學知識內容點比較零散,而初級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是比較弱,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的時候充分挖掘知識內容的邏輯特點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數學知識點。教師可以在單元學習或者板塊學習結束后,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重新展示知識內容,突出重點知識內容以及知識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借助知識內容的思維導圖,學生簡化理解記憶數學知識的步驟,減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建立數學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加和減》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加和減的運算方式和應用場景。有關于加和減的運算方式有很多,比如退位減法、進位加位等方式。正處于小學初段學生的辨別區分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會混亂計算方式的應用過程。教師在完成《加和減》的板塊教學時候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歸納加法和減法的運算方式,幫助學生區分知識內容,鞏固記憶知識內容。
(二)利用思維導圖優化知識結構
隨著學習階段的提升,數學知識內容涉及面就越來越廣,學生的學習任務量以及學習難度也隨之加大。如何梳理知識內容,并利用知識內容來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點。一般來說建立一個知識框架,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其中內容之間關聯性,從而高效地應用知識內容解決問題。但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建立數學知識框架的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對此有所引導教學。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看到知識框架的模式以及邏輯關系性,重新認知知識框架學習方式。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建立數學知識框架,掌握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以此來豐富數學學習的方式。
比如在《時、分、秒》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構建有關于時、分、秒的知識框架,列出時、分、秒的換算方式、應用方式以及區別之處等內容,幫助學生完善整個知識框架,從而準確應用有關于時、分、秒的知識內容。
(三)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解題思路
小學高段數學知識內容的邏輯性十分明顯,不僅體現在前后知識邏輯上,還體現在做題思路上。小學高段數學題目十分考究學生的解題思路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對此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解題思路能力以及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不同知識板塊知識內容的題目的解題思路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數講究一個循環漸進過程,而且每一步都是不可或少的。教師可以對不同板塊知識內容的題目解題思路有所總結歸納,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解題思路過程,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解題思路的過程以及每一個步驟的銜接點和背后對應的知識內容。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思路,提升解題效率,與此同時提高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組合圖形的面積》的內容里,常對應的題目是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要求學生掌握不同基礎圖形面積的計算方式,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切割組合圖形。教師在這個類型的題目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解題思路,如應從切割圖形出發并利用該基礎圖形面積計算方式計算切割后圖形的面積,最后再加減,與此同時并整理切割組合圖形的方式以及不同圖形的面積計算方式。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突破這一個類型的題目,提升解題效率。
(四)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歸納拓展
數學知識內容不僅僅是其表面的知識點展示,更重要的是其在實際情況中的應用過程。數學知識內容在實際情況中的應用不是簡單的套用,而是在對知識內容有一定的拓展和延申之后才應用到題目解答中,這個過程同步要求學生對知識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拓展。數學內容拓展方向眾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習難度和應用難度,教師應該積極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優化這一個歸納拓展過程,降低學習難度。比如在同一個知識板塊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展示其延展的方向以及該方向對應的知識點和應用方式,學生可以直接明了地記憶和利用,并從中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
總結:
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完全迎合了數學知識的邏輯性以及關聯性強等特征,借助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迅速建立一個完整的邏輯思維模式,從而在往后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的效率。教師可以不同學段的小學數學中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內容、優化知識結構、梳理解題思路以及整理歸納知識內容并拓展思維,從而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內化知識內容,提升自我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建斌.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運用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1(22):201.
[2]寇雅棟.探究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