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
摘要:語言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字詞句,低年級語文主要講述的就是字詞,所以說,低年齡階段是學生最基礎的階段。對于教師來說,應該良好的把握這個時間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對于如何教低年級學生識字,這仍然是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優化
對于小學的教育來說,識字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只有打好結實的基礎,才能保障學生未來的學習。在傳統教學下,盡管教師在講臺上努力的授課,可是似乎并沒有達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效果。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了。接下來,本文將主要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路徑優化策略。
一、傳統識字教學課堂的現狀
對于傳統的識字課堂來說,絕大多數課堂時間都是由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學生配合完成。這方式下的教學過于刻板,很難讓學生在在課堂中產生學習興趣。而且在這種課堂中,教師更加注重教學目標,不注重與學生間的互動,也不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長期下去,學生將不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只是簡單記住了相關字詞,過段時間還是會忘記。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教學質量提高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還有,在傳統教育的理念下,學校更加關注學生的對知識吸收情況和教師的教學進度。在多數情況下,課堂大多講述考試該考的知識點。這種教學產生的結果就是學生只是機械的進行記憶,并沒有錄入大腦里,很快就會忘記。而且這種教學模式,也逐漸打破了學生對于未知的學習世界的美好幻想。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路徑優化策略
2.1開展游戲,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識字
相較于其他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小學生的年齡低,注意力很難集中,這樣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眼球,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 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币虼耍谛W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教學的方式,利用學生最愿意接受的游戲來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做到在玩有所學,學有所成。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中的《金木水火土》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學會這幾個字,然后教師可以先后做五張卡片,寫上金木水火土幾個字。然后一一問學生,回答正確次數多的學生將會有獎勵。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解鎖小組,進行小組間對抗比賽,比賽內容以金木水火土五個字看誰寫的又快又好。這樣以游戲的方式既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又讓學生真正學會了字詞。
2.2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明白知識源于生活
課堂是教學的主場,但并不是唯一的地方。在對學生進行識字教育時 也可將生活與教學連接起來。如生活中處處可以看到文字,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敢于提問的精神,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不會的字詞,敢于向身邊的大人提問。讓學生明白知識源于生活,在這樣的長期提問不斷積累的方式下,學生逐漸學會了更多的字詞,不在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蛘咴趯W習一個字時,學生不理解。如“天”字,這時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到室外,指著天空說,這就是你們學到的“天”字。將知識結合到實踐生活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明白知識源于生活,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春夏秋冬》時,教師在教給學生這幾個字詞后,可以提問學生相關問題,如:什么季節可以下雪、什么季節可以下雨、什么季節農民伯伯要去收莊稼等等。教師可以提問這些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事情,更容易讓學生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加深對這些字的印象。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教師應該將知識帶出來,讓知識走出課本,走進生活來,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知識,進而了解知識。
2.3借助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直接學習字觀察字很難讓他們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利用更具有現代化的設備進行教學引導。如在教“日”“水”“田”等簡單直觀的字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些字詞的印象,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到這些字的進化史,將他做成PPT,讓學生觀察。利用這樣生動有趣的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口兒目》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到這些文字的進化史,將他們做成視頻或者PPT的形式,進行播放。讓學生明白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漢語言的魅力,進而更加想要了解字詞背后真正的知識和背景。
2.4借助外界事物,拓寬學生的識字領域
教師除了可以利用上述方式外,還可以良好的借助外界事物,如動畫片、課外書籍等等。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動畫片、課外書籍可比課本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時教師可以正確的利用這個機會,教師可以選擇在課堂中播放一些帶有拼音的動畫片,或者教師可以開一節閱讀課,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這樣借助外界事物的方式,既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又能拓寬學生的識字領域。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紀上冊課后習題《小兔子乖乖》時,教師可以借助動畫片來講述,更方便學生的理解。在學生逐漸學會更多的字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一節閱讀課,讓學生自主閱讀他們喜歡的故事書,并和他們說,遇到不會的字可以來問老師。這樣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遇到不會的字前來解答,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所以說,動畫片、課外書籍這些能影響學生成績的東西,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如果能夠合理運用,他們也能“變廢為寶”,成為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東西。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才是教師們最重要的任務。因為只有學生學會識字,才能開啟接下來的“語文閱讀之旅”。當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積累一定的文字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讓他們自己去翻閱自己喜歡的書籍,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如何讓學生學會識字作為教學的重點,并不斷創造出合理的教學方法,不斷打磨自己的教學態度,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學速率。
參考文獻:
[1]王晰含,黃文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科書識字量現狀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05):47-50.
[2]李博.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路徑優化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0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