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娜
摘要:新課標中提到“語言學習具有漸進性與持續性特點,離不開長期積累”。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用好人教教材,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要教師革新教育理念,具有生本意識,關注學生感受,展開多元引導。為體現情境教學優勢,吸引學生的參與,教師可以語言構建、教具輔助、音樂伴奏以及創新教學方式融合等不同的方式,進行精心設計,注重對生成性教學資源的利用,使英語課堂充滿驚喜和活力。使學生成為情境教學中的主體,以他們較為熟悉、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教學。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英語;多元化模式;詞匯教學
一、引言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關注情境構建,給予學生沉浸式學習體驗,有助于促進語言知識的輸入,創設多元語境,提高學生的語感,使他們形成優秀的口語交流、聽力、閱讀與習作能力,讓他們掌握正確的發音,建立英語學習自信。為此筆者結合施教經驗,展開對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教法探思,助力小學生核心素養形成。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當中的應用現狀
(一)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課堂實踐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根本原因表現為:一方面英語學科學習中,英語詞匯與語法學習比較難。小學英語課堂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利于學生很好地鍛煉自身記憶能力,記憶學習過程中學生極易出現抵觸厭學心理。另一方面,當前很多學生英語學習面臨很大的壓力,沒有充足的時間記憶學習英語單詞與語法知識,極大地削弱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英語老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
現階段,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習慣沿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有很強的思維慣性,有的老師沒有制定完善的教學目標,從而出現了老師盲目教學學生盲目學習的局面。此外小學英語實踐教學中,老師必須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發散性,但有的老師過于追求英語知識點記憶,一般知識點了解還不夠充分又要學習新知識內容,此時就會打亂學生學習計劃,無法保障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堂教學氛圍枯燥呆板
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教學方法直接關乎到課堂教學氛圍。當前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是將自己看作是教學主體,不重視學生學習信息反饋。小學英語老師不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使得小學英語教學呆板枯燥。 在對情境教學的運用中,部分教師未能掌握有效教法,致使學生融入情境需要較長的過程,亦或存在不理解問題。這也會影響施教效果,使學生因存在新的疑惑與問題,讓情境教學反而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這便需要教師具有教學反思意識,進行對情境構建的分析,使其與不同學段小學生理解水平、興趣愛好、生活經驗等有機結合,能夠吸引他們的關注力,并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其豐富想象、自主學習、展開運用。
(四)存在無效教學問題
展開對情境教學教法的深入研究,是為了促進其與小學英語教學的高度契合,彰顯語言學科育人特點,優化英語授課過程,促進學生在實踐與應用中積累知識。但是,情境教學也并非適用所有施教內容。 例如:在英語微寫作教學中,需要把握好情境創設的“度”,以免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畢竟,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更側重對學生語感、運用、交流、聽力能力的培養,對讀寫要求相對較低,學生能夠進行繪本、基礎讀物閱讀,展開簡單的敘事描寫即可,較少涉及情感因素。可見,小學英語習作教學不太適合使用情境教學。
三、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為學生的展示和表演提供機會
小學是學生模仿和接受知識最強的階段,大部分的小學生都具有表演的才能,比較的活潑好動,這正是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所需要的課堂氛圍,創設情境正是和學生有效地互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環境中來,共同參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好奇心,發揮學生表演的才能。教師要根據課時的需要,尋找和教材相關的材料,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讓學生利用情境模仿教材的內容,通過自身的感受明白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會是比較容易的。還有一種情況,部分學生膽子比較少,對自己不夠自信,認為自己學習英語的水平不高,不敢展現自己,這一教學模式的融入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上來,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進行適當地鼓勵,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英語學習的情境
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體系中,多媒體的應用也對學生英語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可以和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地結合。小學生由于年齡不大,課堂上學習是每節課 45 分鐘,對小學生來講很容易產生厭倦感,但是,有學者提出,小學階段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容易對動態的畫面產生興趣,教師可以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情境的設置,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一些與所學知識相關的視頻和動畫,視頻和動畫都是通過圖片和聲音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可以很容易地進入情境,有助于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對于在播放的內容上,教師在課前一定要進行篩選,選出有益的視頻,讓學生能通過多媒體對情境有很好的連接。但有重要的一點,不要讓學生有錯誤的思想,以為看視頻就是讓放松娛樂的,這是不對的。而是讓學生從中學到英語的知識,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在播放視頻的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把握播放的時間,要進行合理地分配,不能讓學生有錯誤觀點,認為英語的學習就是看動畫和視頻的,而忽略了課堂的學習,如果那么學生有這樣的想法,那多媒體情境的引入就起到了反作用,這就是運用不得當的后果。
(三)創造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而且孩子們都是活潑好動的,對新鮮事物探究欲望比較強。因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創造趣味性教學情境,以此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從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應用思維導圖設計教學情境,對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激發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踐教學中,利于促使學生輕松投入學習并積極展示自我。此過程中,老師還可選用色彩豐富的圖片、愉悅的歌曲與具體動畫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促使教學情境化,促進詞匯學習高效
小學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之時要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以導入新詞,讓學生在語言情境之中學習新詞,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通過接觸、體驗、理解,實現對新詞的整體感知。當學生在情境當中學習新詞時,教師要把情境還給學生,教師只需要做好補充和評價即可,這樣的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才能促進學生詞匯學習的高效化,讓學生通過預習和學習達到真正理解的目的。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How old are you”時,為了引領學生學習單詞“how,old,look,too”,在教學之時教師可以創設英語游戲情境,首先讓學生逐個報數,讓每個學生都知道自己年齡的數字之后,教師再發出口令,讓每個學生詢問同桌的年齡,進而讓學生在詢問的情境當中運用以上單詞,在運用之中也深化對于單詞的理解。其次,教師還可以創設聽讀情境,通過錄音播放相應的單詞,讓學生通過搶答的方式迅速說出單詞的讀音以及單詞的意思。當教師通過錄音播放單詞 how時,學生需要快速舉手搶答,教師根據學生舉手的速度,優先選擇一個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在回答時不僅要說出單詞的讀音,還要說出單詞的意思,以此創設情境無疑使學生在情 境 之 中 完 成 了 詞 匯 的 高 效學習。
(五)設置語篇語境相應習題,幫助學生記憶單詞
為了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改變詞匯學習的方法,為學生設置語篇語境下相應的習題,讓學生在課上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行單詞的記憶,將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當中解放出來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在話題“ Good health to you!”時,教師會先為學生呈現核心單詞:breakfast,brush your teeth,eat fruit and vegetables,work hard,exercise more 等,教師可以將這些詞匯以短語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短語應用的過程中掌握這些英語詞匯。隨后教師再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應用情境,教師讓學生回想自己在起床之后會進行的一些活動,并且為自己的朋友Mike 設計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安排他一天的行程。學生在設計行程的過程中,就需要運用這些核心詞匯為其安排相應的活動,從起床到洗漱再到晨練等各方面為他制定各項活動計劃,安排其飲食作息。
(六)結合社會生活創設語境,增加學生語用機會
詞匯的學習實際上是在為學生實際運用做準備,只有擁有豐富的詞匯量才可以進行有效的表達。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增加學生的語用機會,讓學生在學習完單詞之后,能夠在更加接地氣的環境當中使用。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適應相關表達,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到脫口而出,實現詞匯知識的深度學習。在開展話題:“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的教學時,教師向學生提供一些核心詞匯,然后讓學生探討自己在暑假當中會進行的活動,并結合其具體的生活實際進行表達,有的學生會說:I am going to fly kites in summer holiday,有的學生會說:I am going to go picnic in summer holiday,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具體的生活實際進行相關表達。由于這一部分課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更加自然順暢,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通過開火車這個游戲一遍又一遍進行重復記憶和強化記憶。
(七)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拓寬學生思維
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模式的應用,通過引導老師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針對性地設計英語教學目標,促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發散性發展。實際教學中,英語老師可通過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效率。 比如課堂教學中,老師提出問題:“fox”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樣的詞性?此時學生結合自己預習情況回答老師的問題。整理歸納過程中,老師深入了解課堂教學內容,然后適當地補充并拓展學生預習情況,比如針對動物園提問某一動物特點,以此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最后,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為了促使學生充分吸收并鞏固,老師可采用造句方法如“A fox with its leg in a trap”加強學生記憶力。
(八)結合社會生活創設語境,增加學生語用機會
詞匯的學習實際上是在為學生實際運用做準備,只有擁有豐富的詞匯量才可以進行有效的表達。對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增加學生的語用機會,讓學生在學習完單詞之后,能夠在更加接地氣的環境當中使用。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適應相關表達,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到脫口而出,實現詞匯知識的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引入 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的導學問題,教師向學生提供一些核心詞匯,然后讓學生探討自己在暑假當中會進行的活動,并結合其具體的生活實際進行表達,有的學生會說:I am going to fly kites in summer holiday,有的學生會說:I am going to go picnic in summer holiday,總之,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具體的生活實際進行相關表達。由于這一部分課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更加自然順暢,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通過開火車這個游戲一遍又一遍進行重復記憶和強化記憶。
結語
英語本身就是一門充滿活力的學科,不能夠和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樣,要進行改革。要提高小學英語的教育效率,教師就要提高自己教學的水平,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來充實自己,對教學的模式不斷地進行創新,結合情境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升課堂上的效率。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英語水平高超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單芳.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35):171-172.
[2]李艷楠.淺談小學英語情境教學[J].才智,2016(10):127.
[3]劉青鳳.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策略[J].科技資訊,2013(33):193+195.
[4]何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方法[J].新西部(理論版),2013(1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