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怡 王奕航
摘要:“限塑令”的嚴格執行,使得以聚乙烯為代表的材質不得不退出手提袋市場。同時該政策的宣傳與實行也為多數人群打通了心理障礙,使其更愿意接受新型環保材質的手提袋。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宣稱環保的無紡布手提袋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環保,同傳統塑料袋完全相同的不可降解材料標志了其并非代替傳統塑料材質的最優解。而真正的環保材質卻因種種問題無法實現普及,在該種情況下急需一個接替聚乙烯聚丙烯等的材質。
關鍵詞:限塑令;無塑材質;無塑手提袋;環保材質
引言:
隨著眾多環境峰會的召開及于環保相關的民間群體的增多,對環境的保護越來越成為世界的主要命題。2020年的“限塑令”更是將環保的意識舉到了最高處。隨著引導,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覺醒,并由此展開了一系列關于環保議題的討論。
一、市場對無塑手提袋的需求的由來
“限塑令”最早由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于2008年,規定禁止生產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材質手拎袋。而最近“限塑令”再度升級回歸。國家發改委于2020年同生態環境部一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這一次的力度顯然比十二年前的力度大得多。此次升級限塑令規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飲業及各大商超開始嚴格執行該新規。規定中提及,對于仍存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或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商戶,行業管理部門將及時將情況移交至對應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隊伍,嚴重者將依法立案查處,并追責相應實施不利的主體,主管單位、相應管理人員。并通過約談、曝光等方式依法依規嚴格處理。從國家對于此項新規的執行力度中不難看出上層對于不可降解塑料零容忍的態度。作為生活必需品而廣泛應用于大眾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手拎袋經此新規后無法繼續在市場流通。因此,無塑手拎袋的出現成為了塑料手拎袋替代問題的最優解。
二、市場對無塑手提袋的輿論導向
在新規出臺之前,相信大多數人對于“無塑”這個概念是十分陌生的。現在網絡上對于無塑的概念普遍意義上是指除不可降解塑料材質以外的其他材質。本篇論文中提及的論點正是基于無塑概念而衍生出來的。實際上,限塑令經過一年的嚴格執行,已經深入滲透到了國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商超不再提供付費的塑料手提袋,比如餐飲行業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消失。這些塑料制品從源頭處的消失加上上層對于民眾思想觀念上的引導,使越來越多的人認同“無塑”的觀念,從心底里愿意接受除不可降解塑料以外的材質代替以高密度聚氯乙烯為主要材質的不可降解塑料。這種認同感使極大部分群眾對無塑材質手提袋的可接受程度大大提升。手提袋是以生活常用品的身份高頻高替換率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而聚氯乙烯作為手提袋的最常用材質,現階段無法再用于生產手提袋。于是群眾無論是出于心理上接受的引導或是保護環境的觀念還是出于日常生活便利的需要,都是相當期待優秀無塑手提袋的廣泛普及的。因此該種情況下無塑手提袋在被接受程度上是占了絕對的優勢的。
三、市場中手提袋原材料的選擇
現階段完全排除了聚氯乙烯的手提袋市場面臨著的首要問題就是找到新的、合適的替代材質。傳統塑料,也就是聚乙烯材質,它是由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其提煉率高,原料易獲取,較容易批量生產。因而其零售價遠遠低于其他塑料或非塑料手提袋,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手提袋類別。但用該種方式提煉原料所制成的手拎袋難以降解,無法被生物消化,因此于2020年重新發布的禁塑令中被徹底禁止生產、使用以及售賣。
實際上目前已經出現了一批新銳的可降解塑料材質,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谷氨酸等。但此類材料大多獲取成本大或量產條件高,因此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但好在無塑材質并非只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塑料,其還囊括了包含布料在內的眾多材料。此類材料大多可降解且質量上乘,但他們中的大多數有著諸如原料成本高、批量生產難之類的現實問題。
以牛皮紙舉例,該種材質質量輕,抗撕裂強度高,承重大,防護性極佳,幾乎是代替傳統聚乙烯材質手提袋的完美選擇。用木材纖維制漿的牛皮紙有著同聚乙烯材質不相上下的質量,為什么沒有被廣泛應用于手提袋這個近乎剛需的龐大市場呢?傳統聚乙烯塑料袋成本大致為15000元/噸。但牛皮紙單張批發價大致0.3-0.4元/張。以此估算,牛皮紙手拎袋單個成本是傳統聚乙烯手提袋的6-10倍甚至更高。這種高成本大大阻礙了以牛皮紙為主要材料的手提袋的量產,而無法量產和過高的售價更是無法撼動低成本聚乙烯手提袋的地位。總結來說,以聚乙烯材質為首的傳統塑料材質能夠獨占鰲頭到至今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較低的成本及量產工藝的簡便。
四、市場中無塑手提袋使用狀況
禁塑令后,除去現存的傳統材質塑料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無紡布手提袋。無紡布手提袋作為“減少塑料袋聯盟的成員”,在限塑令后迅速得以推廣,該種材質制成的手提袋堅固耐用、質輕防潮、安全無毒、價格低廉且可重復使用。該種材質相較于塑料袋來說有更高的經濟效益,適用于多種印刷工藝,因此相較于塑料袋能帶來更多的廣告效益。
但實際上,僅從質地角度上來討論。無紡布這種材質并不環保,其主要材質同傳統塑料是一樣的,都是聚丙烯聚乙烯,而該類材料是相同的難以降解。之所以評價其為環保,是因為其厚度遠遠超過傳統塑料袋。因此其質量和反復使用次數也優于傳統塑料袋,也就是其損耗率遠遠低于塑料袋。而與其適配的豐富印刷工藝使得其美觀程度大大提升,在心理上引導群眾更愿意重復使用該材質的手提袋。基于以上幾點,最終得出無紡布手提袋相較于塑料袋更環保的結論。
除去占了重頭的無紡布材質,其余以傳統紙質材料為主的材質則因承重、成本或是技術等諸多問題未能廣泛普及于群眾日常生活之中。在此情況之下也只能寄希望于技術的進步能夠降低部分環保材質的成本,使其能夠真正的代替以聚乙烯、聚丙烯為主的不可降解材質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了。
參考文獻:
[1]于文婷,劉生敏.上海市限塑令普及有效性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21(17).
[2]林麗磊.購物手提袋的個性化與綠色環保創意設計[J].湖南包裝,2018,33(01).
[3]. 劉春雷. 包裝材料與結構設計(第二版).[M].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