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屬基復合材料作為金屬材料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對于我國材料行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而在技術不斷完善的今天,金屬基復合材料更是憑借其良好的性能,逐漸成為諸多領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基于此情,下文將對我國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及應用進行分析,望所述內(nèi)容,對加深相關從業(yè)人員認知,以及推動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發(fā),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復合材料;金屬基;應用
引言
金屬基復合材料與傳統(tǒng)金屬材料在性能上要好很多,從力學角度而言,其韌性及疲勞等性能要優(yōu)于傳統(tǒng)金屬材料,同時,還具有導熱、導電、耐磨、不吸濕、不老化和無污染等諸多優(yōu)點,因此,被很多高端科學制造領域所青睞,但從目前發(fā)展情況來看,我國雖然在金屬基復合材料領域出現(xiàn)了百花齊放的盛景,但與一些發(fā)達國家而言,仍有一定差距,故而,繼續(xù)探究,對縮短我國與發(fā)達國家在這一領域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一、金屬基復合材料相關概述
顧名思義,金屬基復合材料是一種復合材料,它是以一種或多種金屬為基體,由多種不同材料復合而成,雖然誕生的時間較短,但卻被各國所關注,尤其是醫(yī)療、軍工、航空航天這類高科技,這些領域?qū)τ诓牧系囊笫挚量蹋煌w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則可以滿足其需求,但限于技術等手段的欠缺,金屬基的制造工藝仍較為復雜,而制造成本也相對高昂,因此,仍為實現(xiàn)量產(chǎn)。
二、我國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雖然在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整體研究水平方面,還不能與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但在部分金屬基復合材料領域,卻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鋁基復合材料,研究人員不僅在鋁基基礎研究方面躋身世界前列,而且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精密鑄造、擠壓成形、超塑成形、攪拌鑄造、真空壓力浸漬等技術,并在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研究出屬于自身的特色,正逐漸將材料推向?qū)嶋H應用,與此同時,我國也已經(jīng)開展顆粒與纖維增強鋁基、鈦基、鎂基、鐵基、銅基等各類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發(fā),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不遠的未來,我國在金屬基復合材料領域定然能夠與世界接軌。
三、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應用
金屬基復合材料雖然出現(xiàn)的時間較短,但卻憑借其優(yōu)越的性能,逐漸被各大高端科技領域所青睞,如航空航天、汽車、電子等,具體如下:
1、汽車領域
金屬基復合材料用于汽車工業(yè)主要是顆粒增強和短纖維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鎂基復合材料。目前,鋁基復合材料通常采用鋁硅合金。常用的填充增強劑有陶瓷纖維、晶須和微粒等。與常用汽車材料鋁合金相比,鋁基復合材料具有質(zhì)量輕、比強度高和彈性模量高、耐熱性和耐磨性好等優(yōu)點,是汽車輕量化的理想材料,已經(jīng)在活塞及活塞環(huán)、缸套、連桿、汽車制動盤、制動鼓及剎車盤、保持架、驅(qū)動軸、傳動軸、軸承、發(fā)動機零件上得到應用。
目前,由低密度金屬和增強陶瓷纖維組成的高性能鋁活塞已有所應用。國外推出了氧化鋁纖維增強活塞頂?shù)匿X活塞、氧化鋁增強的鎂合金制造的活塞、氧化鋁纖維及不銹鋼纖維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連桿等,進一步擴大了復合材料在活塞上的應用。鋁基復合材料也被用于剎車輪,其特點是可使質(zhì)量減輕30%~60%,而且導熱性好。如某國外汽車公司已研制出用碳化硅粒子增強的鋁-10%硅-鎂基復合材料制成的剎車輪,而我國上汽集團已經(jīng)和有關高校合作,進行鋁基復合材料汽車制動盤的研制,將用于上汽集團獨立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轎車剎車系統(tǒng)。
2、工業(yè)領域
金屬基材料不僅在汽車領域有著一定的應用,同時,在工業(yè)當中,其作用也十分明顯。包括硬質(zhì)合金、金屬陶瓷、電鍍和浸漬金剛石刀具、銅和銀金屬基復合材料電觸頭、石化行業(yè)的抗腐蝕涂層。如鐵基復合材料,在低密度、高剛度和高強度的增強體顆粒加入到鋼鐵基體中后,其材料密度降低、且硬度、耐磨性和高溫性能等也提升明顯,因此,被應用于切削、軋制、噴丸、沖壓、穿孔、拉拔、模壓成型等方面;再如碳化鈦增強的鐵和鎳合金,具有出色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在工業(yè)中應用廣泛,包括切削、軋制、制粒、沖壓、沖孔、金屬熱加工、拉拔、模鍛、鉆孔等;制作的零件包括:鍛錘、沖壓模、罐裝工具、壓紋輥、止回閥、擠壓機噴嘴、彎曲模、擠壓模、熱鍛模模襯等。故而,可以說金屬基在工業(yè)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3、航空航天領域
航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新型材料的支持,由于宇宙中的環(huán)境特殊,因此,普通的金屬材料難以適應,而一些合金材料雖然能夠適應這種環(huán)境,但若長時間處于宇宙復雜環(huán)境中,其性能等也會大打折扣,進而影響航空器材的使用壽命,而一些新型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則相較于鋁合金、鈦合金等合金材料,更適于航空航天,這些材料能夠可以更好的滿足高性能設備構件的制造,減輕自重的同時,提升性能和精度。如人造衛(wèi)星支架、L頻帶平面天線、空間望遠鏡及照相機波導和鏡筒、紅外反射鏡、人造衛(wèi)星拋物面天線等,這些尖端設備部件均可見其身影,由此可見,金屬基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價值。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金屬基材料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在諸多領域均得到應用,而介于當前技術水平限制,雖然在金屬基復合材料領域仍處于前期階段,但致力于未來,筆者相信,在相關人員的不斷努力下,更多性能優(yōu)秀的金屬基材料定然應運而生,為各項科技領域作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巢青,孫劍芬,孫志剛,宋迎東.金屬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研究進展[J].航空發(fā)動機,2018(4)
[2]肖伯律,劉振宇,張星星,馬宗義.面向未來應用的金屬基復合材料[J].中國材料進展,2016(9)
作者簡介:余西朋,出生日期:2001年5月28日,性別:男,籍貫: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校:四川輕工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