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
摘要:在新時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中,互聯網技術也逐漸滲透到了教育行業中,新的課程理念就是把傳統教學中的知識和學習技巧利用新的媒介呈現在課堂中,讓學習的內容更加豐富,讓教學的趣味性提高的同時活躍課堂的氣氛。在大學英語課程教育中應用課程思政能夠使得教育的本質回歸到以人為本,并且進行全方位的育人,在課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是對教師能力和教學方法的一項挑戰,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對此方面多加思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英語;英語課程;教學設計
引言
大學英語課堂的思政教學需要設立良好的教學環境,利用現代化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把思政課堂的特點和不同的學習內容灌輸給學生。把傳統的課本圖文教學轉變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利用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大學英語知識的學習,把抽象的理念變為具體的現象,把復雜的知識結構變為簡單的圖像理解,使得思政教育中的每一個主題都能鮮活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促進學生多層次的思維進步。
一、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應用“思政”的意義
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要使教學符合時代的特點,兼具理論性和社會性,就要對當代大學學生的現行思想理念進行統籌,把傳統的思政教育轉變為順應大學學生思想的思政教育。應對于思政教育本身的枯燥性,新的教學方式能夠極大的改變這一屬性,從而使單一化和傳統化的思政課堂變得有趣味性。
同時應該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進行教學改革,這有助于大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同時能夠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只有使大學的英語課堂與時俱進,符合新時代的教學標準,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大學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在實際教學中同時應該注重教學理念,從目標和要求到過程和方法,從觀察和認識到理解和感悟,從整體上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帶領學生綜合的探析大學英語領域的典型事例,從研究的角度出發引發學生善于觀察,善于領悟的思政思想。從而整體上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創造自主學習環境,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課程思政”的大學英語的教學理念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處在于這種教育理念是把課堂的側重點放在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良好的教學環境上,堅持把大學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來培養,提倡把課堂歸還給學生,由學生來主導課堂的進度,由學生來做課堂的主人。要尊重大學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在大學教師放平心態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以后,學生可以自由的在這種放松的環境下學習。因此大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注重課堂中每一個環節的課堂氣氛,并且把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灌輸給學生,引導他們有組織的自發的學習。完成每節課課堂的教學目的。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引導自主學習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教師和大學學生的地位做了全新的劃分。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應該作為課堂的主宰者,應該在課堂上駕馭學生的一舉一動,強迫學生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并以高考和未來人生走向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約束。
這樣的理念和教學方式可能會被大部分學生所接受,但是某些學生叛逆心理比較嚴重,對人生的未來走向沒有規劃,甚至自暴自棄。對于這類學生傳統的教學理念明顯行不通,秉承不拋棄不放棄的大學教育思想,教師應該對這部分學生加以重視。
在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后施行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可以解決這種困境,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和學生平起平坐,把課堂的主體歸還給學生,教師只是從中發揮思維指導作用,通過一些良好的方式方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有良好和正確的人生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主動的邁進。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再通過教師對課堂有效的組織和引導,他們就可以從課堂中吸收到大量的知識,完成課堂教學中自主探究性目的。
四、培養大學學生的合作意識,實行多元化教學手段
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可以極大的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在完成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也不能夠盲目吸收知識,需要講求一定的方式方法。
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合作探討,可以在課下讓學生合作完成比較有難度的作業,這樣做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
同時讓學生在學校里提前擁有分工合作的意識能夠幫助他們更快的融入到今后的社會生活和工作生活中去,每一個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都發揮其自身的角色作用,或是提出問題者,或是解決問題者,或是配合解決問題者,或是整個合作過程中的協調者。
這種角色扮演在以小組形式思考和交流問題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要強于單打獨斗的道理。應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也是多元化教學方式的一種體現,同時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的利用“互聯網+”的思想理念和先進技術,把內容豐富的課堂帶給學生。使得課堂中對于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不那么枯燥。同時也能夠加深他們對于大學英語重要性的理解。
還可以讓學生通過上網查閱政治相關名人名言或者關心國家正在行使的政策來促進學生的政治領悟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意識,使他們能夠盡早的步入社會,成為一名合格守法的公民。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的英語課程是一門獨特的課程,大學教育主要把握的是對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然而“課程思政”恰恰能夠彌補只注重技能培養的教育上的不足。
要把握大學學生的思想走向,使得大學學生便于管理,思想品德的教學是必要的。應用互聯網的先進技術對大學學生進行思政教育能夠極大的提升課程效率,同時將思政思想融入到大學英語的課堂中也能夠極大的提升教學質量,使得教書的本質回歸到育人上。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N].人民日報,2016-12-19(001).
[2] 王滬寧.第二十六次全國高校的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N].人民日報,2019-01-16(001)
[3] 盛暉.淺談課程思政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英語廣場,2020.4
[4] 嚴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踐探索.黑河學刊,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