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
摘要:在小學教學當中,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科目,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礎課程。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其在語文理解能力方面基礎比較薄弱,從而導致其在審題的時候容易出現問題,不能正確地解決數學問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審題能力;方式方法
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從性質上來講是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從學習成績和效果提升的角度上來說,要想提高數學解題的正確率,基礎的審題環節的工作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一、小學生數學課程學習中審題環節的常見問題
(一)基礎理解能力薄弱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相對處在較低的基礎水平層次上,數學課程中的題目在審題能力培養的背景下往往都具備一定的綜合性,對于小學生來講,這會導致其在閱讀過程中存在部分理解上的障礙,例如,理解準確性不足,理解缺乏全面性等,這種基礎閱讀理解能力的障礙是數學審題能力培養中需要克服的一個客觀問題。
(二)學習習慣穩定性不足
數學學習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空間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一些具有綜合性特征的數學題目中,也往往存在一些隱含條件。但部分學生由于對于數學題目中條件內容邏輯性的了解和分析觀察能力不足,導致其在審題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使得審題中往往會遇到對于隱含條件未及時發現和利用,或者由于個人審題過程中慣于應用形象思維審題,因此往往憑借直觀印象和理解程度進行解題,這就增大了解題的錯誤率。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審題能力和培養審題技巧的方式方法
(一)善抓關鍵詞,準確掌握問題的關鍵
相對其他題目,數學題目雖然很長但只有一個核心,判斷有幾個有效信息以及有幾個關鍵詞,是學生做出正確答案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來養成學生審題的習慣,使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精準地找出隱藏在題目之中的關鍵字與關鍵詞,從而使數量關系更加清晰,問題重點與已知更加明確,大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舉例說明,在進行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依照每個小學生個人的能力來設計題目,公平公正地檢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抓住關鍵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審視題目時,教師要讓學生羅列出已知條件,同時也要求學生準確找出題目中所包含的關鍵詞,再結合解題技巧即可得出正確答案。這種教學手段可使學生數學思維敏捷,解題效率提高。
(二)規范流程步驟,加強手眼配合
教師還要幫助小學生執行審題過程,對小學生的審題流程和步驟進行規范,提升小學生的手眼配合能力。審題過程不僅是眼睛的動作,還是大腦和眼睛配合的結果,通過眼睛去看去讀,將信息反饋給大腦,大腦進行充分的思考,才能提升審題的效果和質量。在審題過程中,為了配合眼睛和大腦審題的要求,保證審題效果和準確度,還要加上手的配合,眼、腦、手之間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提升審題效率。教師要教會小學生掌握一套完全的審題步驟,第一要進行眼睛的審題,動眼去認真觀察題目的內容;第二要動嘴讀題,進一步加深對題目的認知和理解,了解題目真正的提問方向;第三要動手畫題,利用手部動作,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通過畫圖的方式進行展現,更好地對題目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和思考,將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也在圖畫中進行試驗,確保審題方向的正確性;第四要動腦進行深入的思考,全面分析和研究解題的方法。學生通過眼、手、腦同時配合,能提升審題的質量,提高審題的效率和準確性。
(三)重視數學思想方式的培養
現在不同于傳統教學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而是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的建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思維方式,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擴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正確的思維方式能夠將整個數學的所有知識貫穿連通起來,給數學學習提供了便利。教師在課堂教育過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以及調動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掌握了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的審題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四)良性競爭,激發學生審題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好勝心,教師可通過創設競爭環境或者組織比賽的方式培養其審題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在教學時,教師應積極構建競爭環境,通過學生的好勝心驅使其積極主動地審題、解題。例如,教師可采用獎勵的方式來創設競爭環境,對審題態度端正、積極性高的學生予以口頭贊揚或獎勵相應的小禮品,但在此應注意公平性的把控,不能過分照顧某些學生,這容易激發學生內部矛盾,更不利于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甚至還會使得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使得競爭成為惡性競爭,適得其反。此外,教師在競爭環境的創設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并及時捕捉學生動態,采用良性競爭的方式構建積極健康的競爭環境,從而驅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參與課堂,認真審題、科學審題,這不僅是對學生個人能力的一種培養,更是教師自身素養的一種體現。
(五)多看題目
現階段,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多看題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會題目所要表達的含義。在看題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思考題目,這就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題目的要求。對于小學數學題來說,其大部分題目都是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還需要引導學生多看題。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簡化自己的語言,引導學生把握題目中的關鍵信息,以此來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審題能力。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不斷解題過程中就會學會分析題目,正確地理解題目的含義,促進學生審題能力的提高。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來幫助學生學會理解題目分析題目。同時,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些對比練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艷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J].家長,2021,(09):30-31.
[2]馬文珍.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2021,(0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