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高速發展,讓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而農民工則成為了這一過程中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城市基建的重要任務,但正是這一群功不可沒的群體,卻成為了被城市邊緣化的群體,受種種因素限制,而無法享受到應有的社會福利。基于此情,文章將對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進行探究,旨在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些許參考建議,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社會保障;農民工;參保
引言
勞動與社會保障是兩個既相關又不同的工作領域,是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成員的生存權利,意義重大。然而,農民工作為被城市邊緣化的群體,雖身在城市,但戶口卻屬于農村,且工作的流動性較強,加之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無法享受到應有的社會保障福利,故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意義重大。
一、農民工社會保障取得的進展
1、參保人數逐年增加
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在城市務工的農村人員,在社保方面的參保人數正在不斷增長,其中醫療、工傷及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方面的參保人數增長明顯,這主要與我國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提升有著一定的關系,另外,隨著互聯網及短視頻時代的來臨,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了解到參保的重要作用,因此,開始逐漸接受社會保障制度,并逐漸積極參與到投保群體中。
2、社保與時代發展同軌
在當代,參與城市建設的農民工隊伍,已與以往存在截然的不同。隨著我國義務教育制度的實施,以及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使得很多農村中走出來的農民工群體,受教育程度與上一代相比,有了明顯的提升,而教育程度的提升,也成為了其正確認知社保的關鍵,這部分群體不僅對社保有著正確的理解,同時,他們的社會權益意識,也有了一定提升,這種情況的出現,成為了推動我國社保體系不斷完善的重要推動力,在這種訴求之下,我國的社保體系正有序的完善各項服務項目,進而與時代發展的基本訴求相匹配。
二、農民工社會保障有待完善之處分析
1、因工作流動性大而引發的參保問題
當前,很多農民工已經認識到參保的重要作用,因此,參保的積極性較之前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由于其工作的流動性較大,故而,導致了參保時間不充足,且不斷的更換工作區域,跳轉行業,使其更無暇關注社保繳納,另外,在使用方面也相對困難,雖然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但部分地區的社保使用,其程序卻較為繁瑣,還有,很多社保服務項目的辦理流程過于繁瑣,而對于流動性較大的他們,時間就是金錢,故沒有太多時間通過三五流程后,再進行社保的辦理繳費。
2、城鄉戶籍制度的局限,農民工難以融入城市
由于諸多原因,我國在歷史上將戶籍制度劃分為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這項制度在建國初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已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當前,我國社會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都是由城鄉戶籍制度引起的,它的存在已經招致了大量的不滿與爭議。農民工雖然為城市的建設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與血汗,然而,他們卻不屬于城市,始終被排除在城鎮保障體系之外。從農民工離開勞作的土地并踏上城市的那一刻起,由于戶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其他諸多對農民工的歧視和不公平政策,他們就很難融入城鎮之中,始終被無情地排除在完備的城市保障體系之外。
3、社會保障繳費多,農民工難以承擔
雖然在我國勞動法與相關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了企業需為員工繳納社保費用。但是,員工個人仍需要承擔8%,對高收入人群來說,個人承擔的社保部分費用無需擔心。而對低收入的農民工來說,工資只能用于滿足生活必需品以及子女教育的相關費用,已無力承擔社保的繳費。
三、完善農民工社保體系,推動社會保障健康發展的建議
1、建立靈活的社保制度
筆者認為,鑒于其流動性較大情況,要根據農民工工作性質與工作特點的不同,建立起多種類多層次的社保體系。對有意愿繳納社保的農民工,應首先予以考慮并納入社保的范圍;對那些收入高、工作穩定的農民工來說,就應要求他們所在的企業必須為他們參保;對流動性較大的農民工,就應充分考慮他們參保的持續性與有效性。
2、加快戶籍制度的改革
其一,人口的戶籍管理應更加關注人口登記服務,將側重點由戶籍遷移管理轉移到人口的登記服務功能,促進人口的自由流動,建立健全人口登記服務。其二,剝離附著于戶籍制度的相關利益。現有的戶籍制度上附著有太多的教育和公共服務,未來的方向就是將各項福利制度與戶籍制度相剝離,保證各項福利的公平享有,這樣,才能掃除戶籍改革中的阻礙,使得改革能夠順利推行。其三,考慮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應對不同地域的戶籍制度區別對待。
3、加大對農民工的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工的參保意識
為了提高農民工對社保的重視程度,第一,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應定期組織農民工進行社保知識的普及以及相關知識的掃盲工作,讓農民工能更加真切地認識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性。第二,處在當今這樣的數據時代,政府相關部門應通過網絡媒體的渠道,積極發揮其優勢,大力宣傳社保制度的優勢,讓社保的知識傳播得更遠更久。
結束語
綜上,社保制度是實現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而對于其中的農民工群體更是意義重大,作為城市中的特殊群體,他們同樣有享受社會保障福利的權益,因此,在互聯網時代下,相關部門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農民工參保難、使用難等情況,進而使其基本社會權益得到保障,可以更好的為城市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張嘉雯.論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現狀及對策[D].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7)
[2]夏碩.我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初探[J].福建質量管理,2019(21)
作者簡介:武曉倩,出生日期:2000.03.30,性別:女,籍貫:遼寧沈陽,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學校: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