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杰
本文以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狀態為主題展開論述,首先從多個層面分析了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心理狀態,然后針對相應的解決策略提出了建議。
1 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狀態
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往往會因為外部環境的不同以及相關因素的刺激而表現出多樣化的心理狀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因參賽對手實力而出現的心理變化
當參賽對手實力較弱時,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很容易產生輕敵的思想,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困境估計不足,甚至會高估自己或本隊的實力。而在這一輕敵思想的影響下,很容易使運動員出現盲目樂觀的心態,而且對正常比賽不認真分析。一旦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則很容易使自身陷入被動,隨之而來的是心中產生急躁,在進攻或防守中很容易出現犯規,其整場比賽失敗的幾率也會隨之上升。當參賽對手實力較強時,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很容易出現畏懼心理,對整場比賽缺乏信息,對比賽中困難的應對缺乏積極性,受這一心理狀態的影響,在比賽中很容易出現進攻過程中的不果斷,在遇到困境時更多的表現為束手無策,也失去了抗爭的信心,這無疑會進一步增加輸掉比賽的幾率。當與實力相當的隊伍進行比賽時,部分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會出現一定的焦慮心理,其擔心在比賽中發揮不好而影響到全隊,擔心隊友的指責,擔心教練的批評,因此心理會承受較大的壓力,受這一負面心理的影響,其在比賽中很容易出現反應遲鈍,錯失場上良機。
1.2 因客觀環境而表現的心理變化
當主場作戰時,這意味著本方占據了天時地利,強少年足球運動員的情緒往往比較高漲,受這一心理狀態的影響,其在比賽過程中會出現較強的攻擊意識,部分隊員還會尋找一切機會來展現自己。如果上述心理能夠得到合理的控制并進行正確調節,則能夠幫助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場上充分展現各種技術,真正掌握主動權,贏得比賽的幾率也會相對較高。但是主場作戰如果使青少年運動員出現了“只能贏,不能輸”思想包袱,其在比賽中很容易出現畏首畏尾,心里緊張,失誤頻出,因此出現比賽失利的幾率會隨之增加。
1.3 教練員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產生的影響
在比賽中,教練員的言行舉止是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需要關注的內容之一,如果教練員在場上指揮鎮定自如,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則會比較穩定,其在賽場上往往也能夠得到最佳狀態的表現。如果教練員表現出急躁或出現對運動員的訓斥動作,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則會產生較大的心理波動,場上表現也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輸掉比賽的幾率也隨之增加。
1.4 裁判判罰所產生的心理變化
在青少年足球比賽中,裁判的判罰會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心理狀態產生明顯的影響,尤其在其懷疑裁判出現錯判、漏判、誤判等情況時,其會感覺到明顯的不公,因此會心生不滿,后期比賽中的戰術發揮因此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2 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比賽負面心理的應對
為了有效應對因參賽對手實力不同所引發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心理變化,在正式比賽之前,教練員要引導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對對手的情況進行客觀分析,了解對手的戰術特點,分析對手具備的優勢和劣勢,然后制定相對完善的進攻與防守方法,不論對手強弱與否,使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都能夠正視對手,冷靜應對,從而真正展現自己的水平。尤其在面對實力較強對手時,教練員要視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放平心態,并告知運動員,只要在賽場上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水平那就不算輸,以此提升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信心,良好的心理狀態,反而會增加其贏球的幾率。當出現主場作戰時,教練員不可給青少年運動員太大的壓力,而是鼓勵他們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輕裝上陣,在賽場上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不要過分關注勝負和比分,這樣才能夠為贏得比賽提供更好的保障。在青少年足球比賽過程中,教練員要對自身的行為表現進行合理控制,盡可能減少負面情緒的宣泄,不論運動員在場上表現是否理想,教練員可以客觀指出問題,但是要盡可能減少指責、批判等行為,并且要鼓勵隊員,為此后期的更好發揮提供心理支持。對于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而言,在比賽過程中不論裁判給出什么樣的判罰,都不可反駁而激化矛盾,而是要客觀對待,并對戰術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此來彌補失誤和不足,以此不斷提升其贏得比賽的幾率。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青少年足球比賽中,諸多因素都會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心理狀態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無法合理控制負面心理狀態,則很容易影響其在場上的發揮,比賽失誤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為此,教練員要能夠對上述問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日常訓練中,進一步加強心理層面的訓練工作,促使青少年運動員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應對比賽,以此提升其在賽場獲勝的幾率。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文化體育事業服務中心西崗體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