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對上栗縣初中籃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研究。在了解學校籃球開展狀況是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影響因素,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找出問題并提出對策,對籃球在上栗縣中學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1 前言
體育教學是學校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體育教學在明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通過教師的指導,使學生基本掌握籃球運動技術技能,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心智的目的,是促進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同時籃球教學在體育教學系統占據著重要位置,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學活動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組成,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缺一不可。籃球教學在體育教學中處于重要地位,因此體育教師對籃球教學內容要圍繞學生的健康發展為中心進行選擇,正確運用教學理論知識改進籃球教學方法,進行科學鍛煉,使之具有娛樂性和可選擇性。結合現代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用于體育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對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勝利中學、上栗鎮中、上栗鎮二中這三所中學的初一至初三年級進行學生抽樣調查,共200人,其中男生120名,女生80名,共發出問卷200份問卷,收回190份,有效問卷185份,有效率97%。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目的與內容要求,先后查閱體育期刊、互聯網等,收集有關資料并進行整理。
2.2.2 問卷調查法:對在其學校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2.2.3 訪談調查法:對學校老師進行訪問調查。
2.2.4 數理統計法:通過Excel統計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整理。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學生籃球運動技術與有關知識了解情況
在調查中,看出有超過一般的學生的籃球技術是通過自學的,在籃球運動中技術動作存在使用不規范,容易在進行籃球運動中導致自身和他人受傷。因此上栗縣中學體育教師應更加規范籃球運動技術動作,以及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
3.2 學校籃球場地設施滿意情況
調查發現,僅有17%的學生感到滿意;27%的學生認為只能基本滿足自己參與籃球運動的需求;56%的學生他們表示設施存在一些損壞,這影響了同學們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同時由于場地數量不能滿足學生大量的場地需求,同學們只能采用分組淘汰制進行籃球運動,這樣不僅縮短了每個人打籃球的時間,而且降低了同學們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
3.3 教師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上栗縣籃球教學到目前仍然處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教學重點,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比較固化,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特別在中學籃球教學中,偏向“成人化”的教材不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忽視籃球教學應具備的教育功能。降低了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信心和興趣,不利于中學籃球運動的進一步開展。
4 針對上栗縣中學籃球教學現狀所提出的對策
4.1 改變教師在新課標下教學的態度
要轉變教師對于的教學思想觀念。要求體育教師在今后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創新。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動熱情,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通過對教師進行籃球教學改革的態度的調查訪問,大多數教師表示愿意支持并且積極參與改革對籃球教學的改革,也有不少教師對籃球教學改革持不重視、不作為態度,認為這次教學改革只是走個過場,最后還是會不了了之。
4.2 提高教學教師對目前工作的滿意程度
教師對于自身工作的滿意程度是提高教師的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體育教師對本職業熱愛程度在某種意義上比體育教師的基本技能還要重要。學校要提高對體育這門課的重視程度,使體育教師的社會認可程度得到提高。這樣能提高體育教師對工作的熱情,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
4.3 培養學生籃球運動意識和興趣
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對學生教學方式多為‘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樣,教師就成為了教學組織形式的中心,教師主要以系統性的傳授籃球技術和完成教學目的為教學內容的主體思路。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之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因此壓制了學生對于學習籃球的興趣,漸漸失去學習籃球的主動性。
4.4 改善學校籃球場地設施
學校領導要融入新的教學觀念,對籃球場地設施進行一步步完善。學校在各方面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加大對籃球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更優質的運動場地,保證學生在課中和課外的活動空間。
5 結論與建議
5.1 上栗縣中學籃球教學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比較落后。
5.2 有關部門對于中學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以及教師對于自身現狀的滿意度不高,這些都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教學熱情。
5.3 學生對于籃球的熱情很高,但是對籃球這項運動的認識有限,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動熱情,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桐木鎮勝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