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鈺佳 白靜

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并稱三大節。這個節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定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也就是公歷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聽奶奶說,每年的這個時候,月亮姐姐都會展示它最美麗的一面。
皎潔的月光吸引我來到窗前,月亮姐姐舞姿迷得一旁的星星寶寶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望著天上的明月,我不禁想起了去世的親人,我相信有個月光的庇護他們一定在那遙遠的天國過得很好。我一邊聽奶奶講這嫦娥奔月的故事,一邊拿起一塊抹茶味的月餅,輕輕咬了一口,抹茶似乎已經進入到我的血液里,仿佛我已經被抹茶包圍住。 奶奶又拿出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拿出刀切開一瞧,蛋黃的,我們嘗了嘗幾口,帶有濃濃的蛋黃味!我們嘗了嘗,又香又甜,真是好味道!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抬頭仰望那閃著銀光的月亮,在那上面便是美若天仙的嫦娥。搗藥的玉兔,砍樹的吳剛,還有那座無人的月宮。嫦娥在神話故事里被迫與后羿分離,到那既孤獨又寒冷的月亮上去,我想問問嫦娥:“最近過得還好嗎?月亮上會冷嗎?”
奶奶釀的桂花酒香氣飄得滿屋子都是,讓天上的月亮都想嘗一嘗,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希望接下來的每年中秋我們都能團聚在一起。
我喜歡中秋節。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兒。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刻畫出來的月亮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糖,里面放些芝麻、青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烙的,外焦里嫩。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中秋節。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又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繁榮富強。
(平陽縣鰲江小學 浙江溫州 3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