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芝
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青少年生活條件十分優越,以致于大多數青少年沒有生存的危機感,更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加之人們與生俱來的惰性使然,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越來越差。作為一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想讓學生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就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所以我們要尋找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途徑,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式方法。根據日常工作積累和學生的現狀,現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自主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
新課改的基本點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其中一個要點就是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包括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教給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是我們在教育活動中經常研究討論的熱門話題。隨著教育觀念的變化,“教育”二字包含的意義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在教學工作中更要加以注意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方法以及其在課堂實踐中的應用,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小學生自制性差。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教。”我們不能單純的傳授知識,那樣只能看成是授給學生精神之“魚”,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其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才是我們對這句古訓精神的真正繼承和活用。雖然教師素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要完成對一個人的成功教育,卻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可以做到的。與之相關的,不單有獲得知識的方法、獲得知識的途徑和對知識的運用,還有品格、價值取向、心理素質等諸多方面,這不是書本知識所能解決的范疇。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但是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培養與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正可以解決這些困難。
二、調動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途徑
(一)以課堂為主陣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讓學生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所以切忌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說個不停,而是要啟發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動起來,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更好的運用于生活實踐,掌握生存能力。例如:講長方形的周長時,學生通過摸、量、測,掌握測量周長的方法,同時可以計算出家里柵欄或者圍墻的長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創新教學方法,開展“自主探究 體驗融合”的教學活動。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了讓更多教師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校每年都舉辦“自主探究 體驗融合”教學大講賽。每個教師都準備一節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公開課。校領導和教師輪流聽課、評課,最后每個學科都評選出一節優秀的公開課。因為課堂是一種不完美的藝術,所以要想打造一節更加完美的公開課,要經過反復研究,我們邀請榆樹市教育局和榆樹市進修學校的領導進行指導,再面向全體教師進行公開展示,學習和觀摩公開課以達到共同學習和共同進步的目的。有時邀請榆樹市市內學校的教師為我們送課,以達到城鄉異地交流的目的。
(三)培養自主學習品質,學會學習方法。
良好的行為,堅持21天就會成為習慣。為了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最低要求是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課后作業,再準確地完成作業后,學生要學會預習和復習,比如小學每天都有語文和數學課,要求學生要在講語文新課前,低年級學生學會預習生字;高年級在掌握生字的基礎上,預習朗讀課文、會分段,會預習的學生聽課時就會有重點,不會的難題在課堂上迎刃而解。同時要求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要經常復習。如果學生在小學就掌握了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學習方法,能夠自主學習,那這個習慣將會影響到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成績。在小學時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那將會讓學生受益終身。
(四)拓寬知識學習途徑,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知識的途徑有許多,除了學校教師教,學生可以通過看書、上網、看電視等方式進行學習,對于不會的知識,隨時可以上網查閱,在積累一定知識,掌握符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后。此時,學生的學習則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生自已知道學習的目的,學會預習、復習又掌握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此時就擁有了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五)加強自控力的培養,培養持之以恒的品質。
自主性的培養需要自制力強,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質。人的惰性是與之俱來的,所以需要長期的堅持,對于懶惰和安逸要有自制力。例如,有的學生在自主學習后取得了成績,而產生驕傲和自滿的情緒。而不再堅持學習,那他就失去了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所以自主性不僅僅是學習,更是一種習慣,在生活中主動約束自己,堅持良好的習慣,這些都有利于自主性學習習慣的養成。
(六)因材施教,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相同的兩個人,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也要因人而異。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特點評估他自身的認識和技能,確定學習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要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例如該生數學在開學初是70分,那在其中質量監測時的目標應設定在80至85分,而不是100分,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提升,在達到80至85分后再定目標90至95分,最后向100分沖刺。如果目標過高,在第一次定目標為90至100分。在達不到目標后,學生會因目標實現不了而不再努力。所有的因計劃,都要制定在可行范圍內,那樣才會逐步增加孩子的信心,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校提倡自主管理,為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供有利條件
我校在學校管理上提倡自主管理。將德育、教學、安全、后勤工作分成四個條塊,進行自主管理。教學工作提倡“自主探究 體驗融合”的理念、德育工作提倡“自我明志,自主成長”的理念、安全工作提倡“自我防范,共保平安”的理念、后勤工作提倡“自主服務,勤儉節約”的理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們終身教育的需要,所以學校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更好的培養一代新人。
小學是人一生中的重要階段,更是打好人生基礎的重要時刻,為此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要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總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貫穿于小學教育整個過程之中。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自主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品質,形成自主行為,爭做新時代的接班人,為實現中國夢偉大目標而奮進。
(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劉家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