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摘要:家庭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家庭作業可以鞏固課堂中的數學知識,鍛煉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但是一些農村小學數學的家庭作業模式比較單一,不能夠讓學習進行有效的發揮,喪失了家庭作業的功能。
關鍵字:農村小學;家庭作業;小學數學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分析,農村數學家庭作業具有機械性強、針對性不足等缺點,不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思維和創造精神。由于缺少家長的監督和自制能力差等因素,學生的成績無法提高,所以老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合理設計,與家庭的優勢進行相結合,提升小學數學成績的同時也可以減輕一些老師的負擔。
1 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模式中的缺陷
1.1 作業形式刻板
農村小學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都比較落后,師資力量也有所欠缺,大多老師都是照本宣科的講解,沒有太多符合現代化的教育方式。尤其是一些對于數學老師,枯燥無味的講課方式讓很多學生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數學老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都是根據課本后面的習題作業進行布置,枯燥無味的計算題,導致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迅速下降。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雖然對老師來說比較簡單,但對學生來說,這種機械模式很難使學生把所學知識和創新能力進行融合,由此長期下去,學生對家庭作業的興趣將逐漸淡化,甚至會感到厭煩,很難培養出學生數學的思維模式,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于以后的長期發展。
1.2 作業批改模式錯誤
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不夠,對于很多問題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大多數時候需要老師和家長進行教育和引導,所以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大多數都是有老師批改。農村是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地方,很多家長的知識學歷有限,而且留守兒童占小學生的比較多,很難有家長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監督。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業批改存在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比較滯后,學生做完作業交給老師后,大批量的作業導致老師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批改,所以作業往往是幾天后才能批改出來,學生無法及時知道自己的錯誤,和作業犯了哪些致命性錯誤,嚴重影響作業評價的效果。教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也是十分簡單,沒有具體指出學生所犯的錯誤或采取有效的糾正方法,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參考,僅僅是進行一些簡單行的評價,沒有任何實質性參考內容,讓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激勵。
1.3 結構不完善
受經濟水平和教育能力等因素的綜合限制,導致農村小學一直延續傳統的教學形式,沒有進行過一些實質性的教育改革,做出符合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對于農村小學數學在家庭作業布置時基本沒有形成完善的作業結構模式,都是根據傳統的教學方進行家庭作業的布置。布置作業的時候實行一刀切的模式,根據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和課本后的習題來進行作業的布置,導致很多學生不能跟上老師的學習步伐,讓學生感覺數學作業難度太大,以至于只能通過抄襲等手段完成,而對另一些有天賦學習和能力好的學生來說,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沒有任何的成就感而言。老師對于作業的布置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個人心情來確定家庭作業,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作業固定時間,有的老師甚至一次性布置大量的作業,導致學生無法完成;有的老師為了應付一些檢查,讓學生做出一些沒有用的家庭作業等,這些都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
2 提升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方式
2.1 增加家庭作業形式
傳統的家庭作業形式呆板,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的能力和想象力,增加家庭作業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作業模式才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并積極參與其中,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家庭作業的功能。數學老師應該在課本計算題的基礎上加入一寫家庭式的作業模式,增加作業的有趣性和吸引力。家庭作業的形式可分為田園式作業和開放性作業。田園式作業是將課本中的數學知識與農村的環境相結合,設計出一些符合農村家庭完成的作業形式,實現了生活和知識之間的有效聯系,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同時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例如,在學習統計圖這一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對家庭附近的一些動物的數量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動物不同種類的數量,在作業本上根據調查的情況畫出一個統計圖。通過這種作業,既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去,也能夠讓學生把知識進行一個有效的聯系。
開放式作業專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擴展學生思維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潛力。與傳統的形式相比較,開放式作業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學生根據這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單位換算這一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的知識選擇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測量教室的面積,這個作業學生可以自由組隊,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完成,增加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2.2 建立完善的作業評價結構
家庭作業如果能夠及時進行批改,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進行有效性的改正,所以對于農村的家庭作業結構應該進行一些完善。首先,數學老師需要改變傳統的作業批改模式,老師可以把學生引進來,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批改作業,既能夠增加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進行一個很好的完善和成長。例如,在學生完成作業之后,老師在課堂上把作業分發給學生,讓學生之間進行批改,學生修改的時老師可以進行監督,指出學生的錯誤,并對學生的錯誤進行一個深入的引導分析。如果是因為知識不牢固所導致的,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在把這些知識點進行一個有效的講解,熟練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增加了學生的記憶。
其次,數學老師應該與家長直接進行一個有效的溝通,讓學生的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庭作業的重要性,督促和監督學生來完成作業,能力比較強的家長還可以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檢查,對于錯誤的地方給出一些相應的指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最后,激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最有效的方式,小學生年齡比較小,都希望得到老師的獎勵和表揚。數學老師應該對作業做得比較好的學生給以表揚和獎勵,可以增加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于出現錯誤的學生老師可以采取一些比較委婉的方式進行批評,避免對學生造成過度傷害。
2.3 注重學生的差異化
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基本上都是一個固定的模式,沒有太大的差異化,導致學生無法緊跟老師的步伐和思路,不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滿足學生對學習的需求。老師需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轉變傳統“一道切”的家庭作業模式,豐富家庭作業的結構,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進行一個全面的學習。老師要多對學生進行觀察和了解,及時了解班級學生的各種學習水平,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一個差異化的作業形式。例如,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根據易、中、難三個水平設計出不同種類的作業習題?!耙住钡念}目就是一些基礎知識,主要作用是用來鞏固基本的概念,包括一些簡單的數學概念、基礎的計算題等例題,主要是面對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爸小鳖愋偷念}目是一些常見的例題,適當的增加了一些計算題的難度,這些題能夠散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一個知識之間的聯系。“難”類型的作業有了很深的拓展性和延伸性,讓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創新能力解答。這種差異化的作業模式可以滿足班級中不同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 結束語
數學家庭作業模式和實施效果對于學習數學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老師需要對家庭作業中的不足進行完善,并設計出一套符合農村環境的家庭作業,使作業的結構模式完善,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得到有效性的增強,并改善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認知。
參考文獻:
[1]李家強.提高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10):66-66.
[2]俞彩萍.優化家庭作業,尋求輕負高效———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策略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3(10):14-14.
[3]趙玉良.提高小學數學家庭作業有效性探究[J].甘肅教育,2015(24):103-103.
(馬關縣坡腳鎮坡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