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鋒
摘要:整合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素質教育是小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資源,其不僅能夠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內涵,還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到各項德育教育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能夠逐漸地學會如何調控自我并發展自我,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小學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整合教學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信息化與數字化的不斷普及與發展,刺激著我國國民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對于我國小學基礎教育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在這樣的大環境間教學時,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不斷的提出越來越多的新的要求。小學作為人生啟蒙的重要階段,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德育教育以及心理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為其日后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并且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二者相互結合,才能夠共同促進小學生個人品質以及其心理健康素質的多方面綜合發展。
(一)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區別
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存在著諸多區別,比如:其二者的理論基礎不同以及二者在教學引導過程中的側重點不同[1]。
1.理論基礎不同
德育教育在其理論指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三個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相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指導更加注重于心理學與健康學的二者有機結合。這就導致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理論基礎不同。
2.側重點不同
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其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品質素質,確保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其發展觀等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三觀。相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更加注重于學生個人的心理情況,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時期,能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并培養其個人的壓力承受能力,并對一些在學習過程中或者其生活中存在心理壓力的同學進行疏通與開導。
(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聯系
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對于其聯系來講,其中二者的教育目的與教育內容具有相似的意義,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具有相關的職能銜接[2]。
1.教育目的相同
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二者均注重于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以此來培養高質量人才。
2.教學內容有所相同
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有類似之處,都是為了促進學生情感的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文化等多方面發展的四有青年,并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3.二者具有相關的職能銜接
德育教育為了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改善學生的關系現狀,增強其心理素質,二者均是為了完善學生的健康狀態,從而塑造其個人的思想品德并提供心理保障。
(三)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相輔相成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前提[3],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德育教育的基礎。在現階段的教育體系與教學環境中完善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導同學們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促進其形成正確的人生發展觀,保障學生能夠在德育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順利的接受思想道德教學觀念的灌輸。德育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生向導,能夠讓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導向性作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豐富學生的心理健康內涵,提高其個人的心理健康素質。
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相輔相成
在進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同時,應當將其各個教育的教學特色以及優勢進行結合。才能夠彌補其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促進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發展。使得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能夠相互滲透。
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應當合理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中來,而并非是單開一門課程進行心理健康教學,開一門課程進行心理健康教學,不僅無法使學生具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學習,而且會時期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傳統的課堂中來,不僅在堅持德育教育原本的政治導向以及道德導向以外,還要關注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情況,并對其心理特征進行分析與調查,使學生能夠培養健全的人格,促進其個人的全方面得以有效發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德育教學中,不僅能夠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將現階段的心理問題融入到德育教學中,保證學生能夠在調控自身的情緒情況下,還能夠促使其道德素質與心理健康素質得以雙方面發展。
例如:作為一名小學高年級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應當潛移默化的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授課的過程中,了解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發展水平,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活動。比如,在教授德育教育的教學時,為了能夠讓同學們培養其自身的團體意識與競爭意識,將被動的訓練變成主動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開展符合小學生思維形式發展的游戲活動。讓同學們通過朗誦、講故事等表演形式,將愛學習、愛科學的學習氛圍編寫進去,充分發揮集體的傳遞效應,并到學生體驗到組織游戲的組織體系與小組之間活動討論的參與感,教師應當在游戲過后對其游戲的布置與結合進行總結,總結學生對于活動的認知,并了解到一些不愛參與活動的學生的心理情況,在課后的時間對其進行更多的了解,以此來促進其學生個人思想的健康發展。
結束語
總的來講,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間需要相互聯系,二者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將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間進行有機結合,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才能夠促進學生人格的多方面綜合發展,建立健全的學生思想道德教學體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方面文化內涵,推動學生向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綜合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優秀的高素質、高質量的多功能人才,從而促使我國綜合國力得以有效加強。
參考文獻
[1]龔雪.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整合[J].當代家庭教育,2021(01):154-155.
[2]錢君智.關于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考試周刊,2020(79):107-108.
[3]石會林.探究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當代家庭教育,2020(17):160.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長安鎮新地學校 廣東省肇慶市 5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