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堅娟
摘要:新課改背景之下,農村地區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要求教師除了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外,更應該有效地做好課堂延伸的工作,將地理作業的設計擺在突出的重點的位置之上,幫助學生們矯正學習弊端,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并發展潛能、鞏固知識,從而促進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研究農村特色高中地理作業設計及實踐。
關鍵詞:農村特色高中;地理作業分層設計;實踐
前言:農村地區雖然教育資源相對貧乏,而且師資力量也存在薄弱的問題。但是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學實踐效果,要求教師們能夠發揮當地的地域特色做好實踐工作,并依托優化的作業設計流程,幫助學生們一方面鞏固知識點,另一方面題提升其學習效率,進而培養學生們主動探究和練習的好習慣,從而為在高考中取得更優異的地理成績提供保障。
一、農村地區高中地理作業優化分層設計的目的
農村地區特色高中地理作業的優化設計首先是為了讓學生們對知識點進行更為多元化的把握。因為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資源相對匱乏,教師無法隨時隨地的為學生們準備充分的視頻資源和實踐機會。因此在課堂上一些零碎的知識點,學生很難能夠第一時間掌握。通過作業的優化設計可以讓學生依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來更有效地對知識點加以鞏固和更新,查缺補漏的同時,還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便于成績的提升。
其次,能夠幫助學生們進行多元化的創新實踐。農村特色高中地理作業的優化設計凸顯的是農村的地域特色以及作業設計的針對性,除了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查缺補漏之外,本身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實踐性,要求學生們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來體會更多的地理知識點。并將其用思維導圖連貫起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溫故而知新,同時還有利于強化其創新能力,對更多元化的地理知識加以深刻的把握[1]。
最后,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農村特色高中地理作業的優化設計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在將課堂上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加以自主鞏固和把握的基礎之上,可以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查缺補漏習慣。在分層設計的過程中,不同基礎的學生,所完成的作業內容、難度都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他們超越自己,實現整體進步。
二、農村特色高中地理作業分層設計及實施
(一)溫故而知新,設計多結構層次的遷移型作業
高中地理學習的基本環節,包括知識的運用、技能的培養以及知識的學習等。基于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更加靈活有效地運用地理知識,系統牢靠地掌握零碎的知識點,教師需要依照教材和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地域情況精心設計作業,以便于強化不同層次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答題技巧[2]。
例如,在學習能源資源的開發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分析本地及自己家鄉資源的開發情況。作業布置可以讓學生們獨立完成,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通過閱讀網上資料,走訪鎮政府、村委會等來了解自己家鄉資源的開發現狀以及開發過程中是否存在浪費等其他問題。從學生的作業當中,教師也能夠意識到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情況。例如,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家鄉水資源相對豐富,近幾年來獲得了極大的開發,但是也存在浪費和水污染的情況。在此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們對地理知識加以更深刻的把握,而且還看到了家鄉的美麗,從理性和感性兩個層次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技能。
(二)實踐出真知,設計層次多樣的實踐型作業
高中地理知識系統當中有很多探究型和拓展型的內容要求,教師可以在有效指導的情況下,讓學生們以小組研究和自主探究的形式選擇相關的課題或項目,通過撰寫小論文、寫調查報告和實驗數據等形式來呈現實踐型的作業內容。
例如在學習地球運動——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思考能不能測量一下自己學校的經度和緯度,通過什么樣的方法、在什么時間測量、是怎樣測量的?這些內容都要寫入實驗報告當中,然后在后續的課堂當中進行發表。學生們通過收集資料和統計數據處理信息等形式,根據所學的知識點計算出學校的經度和緯度。在此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地理情感,而且還激發了他們的探究和實踐潛能,有利于強化其合作意識并培養自信心,以便于學生們在后續的實踐當中尋找到差距不足,獲得身心上的全面進步。
(三)視野要寬廣,設計分層次的拓展型作業
拓展型作業的設計要求教師能夠依照教材內容讓學生們來通過識別圖表完成練習題以外的一些拓展性問題,考查學生的思想潛能。在此過程中,要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相互合作,同一個層次的學生要相互幫助,有效交流并發揮團隊的作用。
例如在提出某一區農業地域類型是什么,并談談該地域有哪些利于農業發展的因素,讓學生們能夠結合某一個小的位置來談一談世界范圍內不同區位條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們設計各自的問題,如商谷物農業的區位優勢,或為何某地受寒潮的影響比另一個地方更嚴重?通過讓學生們合作編制各自的問題可以讓作業內容得到進一步拓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和拓展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思維得到啟發。
(四)知錯就改,建立錯題集
作業布置當中,無論是探究型作業還是實踐性作業,學生們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可以改良傳統作業批改的形式,讓學生們自己將錯題整理納入到日常的作業任務當中,例如把錯題抄下來,根據教師講解的思路再重新進行知識點的梳理,使錯誤變得更大、更清晰,讓學生們能夠找出犯錯的原因,如審題馬虎、理解錯誤、思路錯誤等,然后再一一的寫出正確的答題角度,理清思路的同時幫助學生們更有效地鞏固知識。除此之外,為了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將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聯系在一起,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了解地理知識點的包容性,以此來更有效地對作業內容進行升級和更新[3]。
三、結束語
農村特色高中地理作業的優化設計與實踐,要求教師能夠充分依托有限的教育教學資源,讓學生們能夠獲得新的知識感悟,進一步鞏固知識點的同時,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和協作意識。在實踐中要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溫故而知新,設計仟易行作業;使其在實踐當中悟出真理,設計實踐型作業;并拓寬學生們的視野,設計拓展型作業;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錯題集,讓學生們可以在知錯就改的氛圍當中進一步查缺補漏,以便于在地理學科上獲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晶.高中地理實踐作業的核心素養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1(05):104-105.
[2]徐傳興.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作業的設計思考[J].成才之路,2021(03):134-135.
[3]李伊霏,郭志永.高中地理作業高效性芻議[J].科技風,2020(23):51-52.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靈山縣第二中學 廣西欽州 5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