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晶 加麗鵬
家庭體育作業的出現就是當今體育課的延伸與發展。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分析布置家庭體育作業的必要性,從智能化的角度,對家庭體育作業“怎么留”“留什么”“怎么做”“怎么評”提出創意性方案。
1 開展家庭體育作業的必要性
第一,學生體質雖有所提高,但總的來說體能素質較低,肥胖檢出率繼續上升視力不良檢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利用“家庭作業的”載體,體育課與課外體育鍛煉有效銜接,保證校外1小時體育鍛煉的時間,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
第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中小學生每周進行三次體育鍛煉,每次體育鍛煉中等負荷以上”的任務要求。利用“家庭作業的”載體,家校體育共育,促進家長更加關心學校體育和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向全社會普及科學體育鍛煉知識,促進終身體育鍛煉的風氣形成。
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偉大的人民戰爭中也給了我們非常多的啟發,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疫精神作了20字的高度概括,那就是“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利用“家庭作業的”載體,傳授學生生命健康知識,培養學生堅強意志、愛國情懷。
2 智能家庭作業方案
2.1 智能化家庭體育作業“怎么留”
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大形勢下利用網絡對體育家庭作業進行智能化創意設計。開發智能軟件(類似于學習通),體育老師建立健康教育檔案,設置技術訓練板塊如籃球、足球、田徑、體操、武術等運動項目;設置體能素質學習板塊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素質練習;設置健康教育知識如生命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衛生知識。每個板塊有詳細的視頻講解和文字描述以及重難點知識答疑,讓家庭體育作業內容繁多,形式多樣。
2.2 智能化家庭體育作業“留什么”
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和各年齡階段教學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布置家庭作業,如有的學生超重肥胖,適量的有氧運動加上多組數中高強度的力量練習,每次重復進行可起到減脂的效果,此外學習食物營養搭配,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如課堂上未掌握的技能,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復習鞏固,幫助其更好的掌握技能。也可根據一些外部條件選擇,如下雪天無法進行室外體育鍛煉可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學習與練習。這種自主選擇家庭體育作業的做法基于學生的能力于差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完成作業的動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2.3 智能化家庭體育作業“怎么做”
家庭體育作業可能受場地器材等影響,采用智能軟件進行體育作業時,應形成家校社一體化。老師將每日體育家庭作業在智能設備中設置為打卡通關游戲型的任務,學生完成每日的家庭作業后由家長在智能設備中完成打卡記錄。體育作業設置由簡到難、由淺到深,在完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以每個小區為一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單人練習和小組練習,家長協助,在孩子掌握不好的情況,家長進行相應的指導。
2.4 智能化家庭體育作業“怎么評”
智能家庭作業評價主要分三個方面。第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運動特色,因此借助智能化軟件進行評定學生作業完成度時采取分等級評定方式(主要是從動作技能角度評定,分A B C D E等級 )。學生上傳視頻,系統診斷并給出改進意見。第二,縱向比較即自己與不同時期的自己進行比較。如肥胖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體重有所下降,則其體育作業是有效果的。第三,每月進行“擂臺大比拼”,主要設置跳繩、座位體前屈、跳遠、800米等與中考體育有關的項目。挑戰者向“擂臺守護者”發出邀請進行挑戰,勝之,則為守擂方。通過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3 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語數外家庭作業都從線下轉變為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而傳統的家庭體育作業從布置、完成到評價都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智能化家庭體育作業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學生可自主選擇練習內容,也可根據體育教學需要以社區為小組,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通過系統診斷、縱向比較、“擂臺大比拼”三種形式對體育作業進行評價。智能系統監測學生作業成效,其結果保存到學生的健康檔案中,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體育課與課外體育鍛煉有效銜接,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
(作者單位: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