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芳 潘蕭羽
【摘要】大學英語課程是應用本科院校的必須課程之一。立德樹人是當前高等教育責任和使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融合實踐需要教師的不斷實踐總結,從而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文化自信。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程;課程思政;中國傳統文化
1、引言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了本科人才培養的任務,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生力軍。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在大學英語課程中開展思政教學,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各方面、各環節,實現教書與育人的雙重功能。新一代大學英語是針對全國普通高校的一套立體化通用教材,本文將以新一代大學英語為例,探討在大學英語授過程中實踐課程思政走進英語教學的路徑。
2、應用本科院校課程思政內涵
課程思政是以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種教育理念。課程思政是連接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之間的橋梁,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中。
3、應用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踐路徑
從高校的英語教學實踐和學生的興趣出發,新一代教程設定了貼近學生生活,體現實用性的交際場景,主題豐富,既涵蓋了校園生活,情感發展,人生規劃等話題,又涉及社會發展,歷史文化,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主題內容體現了思想性原則,依托新一代大學英語,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的文化視角全面,注重中國文化。
3.1課前階段—產出任務先導階段。外語課程不僅要實現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標,而且要達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標,其中包括思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等。教師在授課之前,首要任務要明確教學任務,要深入挖掘每個單元教學內容的思政要素,結合單元主題,擴展文化要素。在布置課前任務要有具體體現出思政要素。以新一代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五單元為例,其主題是 a taste of culture,主題聚焦中國飲食文化及其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根據本單元的課程學習目標:通過使用所學新的英語詞匯探討中國文化,理解特定文化現象蘊含的實際意義,并且為外國友人介紹家鄉美食,學生可以自信地介紹中國文化。為了激發學生對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熱愛,為學生提前選取布置三張圖片,即杭州西湖,敦煌莫高窟,中國特色美食—北京烤鴨。學生需要思考完成如何用英語描述和介紹,并且要求學生完成下面兩個問題:三張圖片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哪些方面?作為中國學生,你對這三張圖片感受是什么?通過確定的問題,使學生對課程主要內容學習之前做到心中有數,學習任務目標明確。要求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組內成員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單元導入微課進行課前預習,為深入學習做好準備。
3.2課中任務—完成階段。首先,課堂教學任務階段的前10分鐘檢測反饋小組的課前預習任務完成情況。小組代表可以進行PPT展示,講解圖片描述任務及相關引出的兩個問題。其次,教師通過視頻短片介紹本課主題,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產出任務,從而引導學生從內容、技能和輸出活動三方面理解本單元的學習重點。結合視頻相關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示學生注意視頻當中涉及的中外文化的不同。第五單元的課文主題是以外國人的視角,學生通過完成課后相關閱讀理解題,使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理解作者指出的中國飲食文化蘊含的陰陽哲學,完成閱讀理解的任務后,教師除講解難點句子,復雜句式,寫作修辭手法、語言點等語言知識,還要幫助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思辨能力。教師引導學生以單元產出任務為向導,提煉和總結相關的語言表達,語篇結構和內容觀點。最后,要進一步探討中國美食文化,此過程充分調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3.3課后學習—輸出反饋階段。以新一代第五單元產出任務為例。本課主題探討中國美食,選取相關如下三個話題:中國古代貨幣,中國茶葉,中國京劇,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話題,小組成員可以利用互聯網查閱資料,提示學生注意整理所收集的材料,擬定選擇話題的提綱,要求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主題,小組內成員注意任務分配明確,角色過渡自然流暢。同時提示完成小組任務。小組課后任務教師需要及時反饋總結。教師對小組輸出任務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小組成員是否詳細闡述中國文化?內容是否以合理的方式有效進行組織表達?詞匯的表達是否準確?此過程中,教師依據學生輸出成果,進行過程性評價。
4、結語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中國文化的教學,將中國文化納入學習內容的范疇,提高學生運用英語對本民族文化進行英語表達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外語教師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互動教學,除了對語言知識的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后階段加強文化因素與語言知識的融入。正確引導學生廣泛課文閱讀獲取文化知識。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技能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自覺了解中國文化,培養學生的中國文化的敏感和洞察力。
參考文獻:
[1]崔永光,韓春俠.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可行性分析與實踐研究———以專業核心課程“英語精讀Ⅲ”為例[J].外語教育研究,2019,(2):19-21.
[2]王今,楊國華.混合式教學視域下“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英語專業《英文報刊選讀》課程為例[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20,(2):127-130.
[3]王安華.英語專業視聽說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8,(2):87-91.
作者簡介:青島黃海學院英語教師魏芳芳,1976.08,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