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荔
摘要:在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學生逐漸由具象思維發(fā)展為具象、抽象相結合的思維模式。然而,在思維轉變并未完成的情況下進行抽象化數學知識的學習,顯然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若想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則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融入對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圖形的方式進行直觀轉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基于此,本文將以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為主題進行探討,希望能為廣大教師帶來一定參考。
關鍵詞:數形結合;初中數學;滲透
前言
無論是從應試的角度來說,還是從思維拓展的角度來說,數學學科的學習一直都是教學任務中的重點內容。不僅是因為這一學科在考試中具有很大的分數占比,更是因為這一學科的學習對學生思維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復雜的、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呢?筆者認為,若想達到理想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充分重視對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yǎng),通過“形”的輔助更加清晰的掌握數學知識的框架,理清數學學習的思路。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培養(yǎng)數形結合思想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若想幫助學生掌握更加扎實、更加有效的數形結合思想,則需教師充分利用日常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在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yǎng)建立起相連接的橋梁。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運用創(chuàng)設生活過情境的方法,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下對更好掌握數形學習中“形”的來源與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中的數形結合學習思想,使得課堂教學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
例如,在學習《正數和負數》這一數學課程時,教師即可創(chuàng)設以“正數和負數”相關的生活情境,結合坐標軸圖形,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首先,教師在進行正負數概念講解時,可以舉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如天氣溫度的變化、股票的上漲和下跌等,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正負數的相關概念。其次,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利用坐標軸表示正負數的方法,初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最后,教師即可引導學生繪出正負數坐標軸,根據老師發(fā)出的“零上十度”、“零下三度”、“零下五度”等指令,找到相應正負數在坐標軸中對應在的位置。如此一來,便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下對學生數形結合的學習思想進行培育。
二、借助多媒體,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的當下,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輔助工具。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通過多媒體課件圖片、模型的展示,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圖形、圖像的方式講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圖片、模型的展示下形成一定空間概念,從而實現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數學知識,為日后更具難度、更加抽象數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在學習《探索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這一數學課程時,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都有哪些情況,教師即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直線的變化,呈現直線運動的軌跡,通過對直線運動、變化的觀察,學生很快便會發(fā)現,在同一平面內兩條實線要么就是平行的,要么就是相交、垂直的。基于此,有關這一知識點的學習便不是教師單一的口頭講述,而是通過直觀圖像的運動、圖像的變化而學習到的。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學習的印象,還可以無形中滲透數形結合的學習思想,教學效果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三、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數形結合思想
對學生數形結合學習思想的培養(yǎng),不僅要融入到教師的知識點口頭講解中,更要融入到教學過程的啟發(fā)、引導環(huán)節(jié)中。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形成數形結合思想的同時,學會將這一思想應用到數學問題的解決中,這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數形結合思想觀和應用觀至關重要的一步。在啟發(fā)式教學下,一方面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則可以指導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問題解決中的有效應用,由此起到“一箭雙雕”的教學效果,為學生數學學習助力。
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圖形與性質》這一數學課程時,教師即可采取啟發(fā)式教學的方法,滲透數形結合的學習思想。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所給數據,主動繪出二次函數的幾何圖形,而后通過以往學過的函數圖形知識與二次函數圖像進行對比,找到函數圖形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所代表的不同含義。如此一來,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又可以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中建立聯系,獲取新知識,進而促進數形結合思想的培育。
四、通過課后練習,鞏固數形結合思想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得學習能力的“初級”階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負責的只是知識的講解,學習思想的初步培養(yǎng),若想將所學知識與能力思想更好的吸收內化,則需通過課后不斷的練習中加以鞏固、加以深化。
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充分重視課后練習對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鞏固作用,使學生通過日積月累的課后練習對數形結合的思想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日后數學學習中能夠更好的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進行知識學習與問題解決。例如,在學習《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這一數學知識后,教會即可引導學生在課后練習中,對生活中的“坐標知識”繪制成坐標,在鞏固坐標知識的同時鞏固學生數形結合的學習思想,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天兩天即可完成的簡單事,而是需要教師付出一定的時間與精力,通過日常教學中不斷的思想熏陶、實例練習中逐步實現的。相信在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教師的不斷啟發(fā)、課后的有效練習下,定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形結合思想,使得數學知識的學習更加通透、更加順利、更加高效,從而幫助學生學習更多數學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自身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穆進剛.探討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1(1):44,46.
[2]郭禮軍.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8):12-13.
貴州省關嶺自治縣關索中學 5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