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暉
摘要:文章從科學制定我市高效農業未來發展規劃,精準施策;積極開展農業規?;洜I,助力高效農業發展;加大農產品加工規?;稗r業企業引資力度,完善冷鏈物流體系;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做長做強農業產業鏈;高度重視農村物流綠色化,積極推行農村物流低碳化等方面,論述了加快安慶市高效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效農業;農村物流;發展現狀;對策建議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業不斷改革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和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農業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實際需求來看,雖然生產技術有所提高,但仍有許多問題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安慶市農業發展及農村物流發展現狀
(一)安慶市農業發展現狀
圍繞如何加快發展安慶市高效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問題,民盟安慶市委會調研組一行先后赴宿松縣、岳西縣及迎江區有關農業主管部門和農業企業進行深入走訪交流。通過深入調研座談,調研組一致認為:近年來,安慶市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為目標,在穩定糧食生產基礎上,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縣市(區)初步形成了一些高效農業經營板塊。就我們調研的縣區來看。主要的高效農業經營板塊主要集中在水產養殖、特色種植、鄉村旅游等方面。例如宿松縣作為水產大縣,主要有池塘精養板塊、稻魚(蝦)綜合種養及芡實養殖加工等板塊;岳西縣以其特有的自然資源條件,近年來形成了茶葉板塊、蠶桑板塊、高山蔬菜板塊、生態養殖板塊及中藥材板塊等;迎江區依托長江沿線及城市近郊優勢,大力發展以“高老莊”為代表的鄉村旅游特色高效農業經營板塊。
(二)農村物流發展現狀
從調研的兩縣一區情況來看,安慶市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這嚴重影響了運輸、倉儲、配送及裝卸搬運等環節的快速發展。物流供給能力不足,特別是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供給少,大批量的鮮活農產品得不到及時冷藏保鮮。農村物流效率不高,由于交通基礎設施及運輸工具的不足,農產品運輸時間長,運輸量小,導致農產品腐爛變質現象較為普遍,增加了農產品經營成本,影響了農產品物流效益。農村物流綠色化程度低,農村物流發展過程中,資源消耗大,物流資源利用率低,低碳物流任重道遠。
二、安慶市高效農業及農村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安慶市高效農業經營板塊不多,高效農業沒有發揮真正的“高效效應”。農村物流發展水平較低。不可否認,安慶市高效農業及農村物流發展與福建、浙江等地發展先進地區相比較,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政府引導高效農業規劃發展,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農業對于區域自然地理環境依賴性極高,部分縣市(區)發展農業特別是高效農業沒有做到科學合理規劃,盲目模仿其他地區農業生產,急于求成。政府扶持高效農業的激勵獎補政策需要進一步細化精準。
(二)農業規?;潭炔缓侠?,高效農業經營項目少
目前我市部分縣市(區)農業生產分散程度高,小規模農業生產模式較為普遍,農業規模化程度低,高效農業難以實現。高效農業項目也不多,例如岳西縣也只有茶、高山蔬菜、中藥材等幾個經營板塊。從調研情況看,這些高效農業經營項目沒有實現真正的“高效效應”。
(三)農業科技成果應用少,新品種高效農產品引進及經營模式創新不足
岳西縣、潛山市、宿松縣等地地理環境優越,山地、水面面積較大,適合特色農產品種植和養殖的可選擇性大。多年來,由于諸多原因,當地農戶及農業經營企業接收的農業科技信息少,高效新品種引進力度不足,對于新品種的了解較少,高效農業經營項目停留在傳統項目上,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多年未變。
(四)農村物流水平不高,農產品冷鏈物流環節有待加強
我市農產品加工程度嚴重不足,絕大多數初級農產品直接銷售,沒有任何加工環節,少數農產品加工也只是初級加工,例如篩選、晾干、腌制及包裝等環節。初級農產品直接銷售嚴重影響農產品銷售價格及農民收入。農產品冷鏈倉儲、保鮮運輸、配送等由于設施設備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產品銷售的時間與空間效應,農產品價值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高效農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五)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程度低,高效農業產業鏈需要進一步延伸
我市農業經營主要偏重第一產業及注重農產品種養業,忽視農產品加工及農產品市場拓展的第二三產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程度低。同一種農產品由于經營分散,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影響農產品品質和特色。農業一體化經營不足,農業產業鏈短。
(六)農村物流運作模式不夠合理,農村物流功能沒有充分發揮
目前,安慶市農村物流模式單一,主要是傳統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主導模式,但是,這種模式環節多、參與主體多、運營效率不高、市場反應慢、農產品消耗大,不能適應現階段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村物流包括農產品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裝卸搬運、配送等物流功能。據實地調研發現,安慶市部分縣市區各經營主體沒有充分發揮農村物流功能,大部分農村物流主要局限于農產品運輸等環節。農村物流功能發揮不充分,農村物流效用不明顯。
三、加快安慶市高效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由于疫情防控及近期洪澇災害影響,部分縣市(區)農業發展受損嚴重,下半年如何盡快彌補農業損失,實現高效農業跨越式發展,任重而道遠。為此,我們調研組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總結,就安慶市現階段如何加快發展高效農業及農村物流業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科學制定我市高效農業未來發展規劃,精準施策
市政府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一定要立足當地自然條件和特色資源稟賦,邀請農業方面專家充分調研當地自然條件,提出適合區域高效農產品種植的品種和模式。在此基礎上,全市進行全方面科學規劃,明確未來一段時間(3-5年)內高效農業發展目標。同時,進一步完善細化農業獎補政策,努力實現精準獎補,真正促進我市高效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由于農業經營回報周期長,建議政府對于農業扶持的相關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建立健全多種融資渠道,客觀界定企業信用等級,必要時政府應主動出面聯系當地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協助困難農業企業及經營戶解決資金問題,在相關手續辦理、利息減免、貸款期限等方面提供幫助。
(二)適度開展農業規?;洜I,助力高效農業發展
各縣市(區)要求各鄉鎮根據實際情況,在“合法、自愿、有償”的基礎上,通過租賃、入股、轉包等形式,加快當地土地流轉速度,擴大土地流轉面積,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農業經營效益,為我市高效農業跨越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三)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夯實高效農業發展基礎
通過與農業高校深度合作,聘請農業專家常年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咨詢,邀請外地農民技師手把手指導當地農民學習農業新技術,盡可能吸引一批有情懷、能長期下沉一線的專家學者投身高效農業發展。加大“新、優、特”品種的引進、示范、推廣。堅持生態農業項目優先引進,強化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通過綜合效益比較,逐步淘汰產量低、環境污染大,經濟效益不高的農產品經營項目。加大產量高、品種好、適銷對路、經濟效益好的優質蔬菜、水果及畜禽水產品種植養殖規模。同時,研究不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實行“間套”栽培,在時間、空間上拉開茬次,最大程度上保證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水果上市,滿足市場需求。
(四)加大農產品加工規?;稗r業企業引資力度,完善冷鏈物流體系
由于農產品加工技術與人才的大量缺乏,我市農產品精深加工程度低。最快速有效的途徑是引進幾家農產品加工規模企業,提高我市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規模和水平。同時積極宣傳引導農業企業和農業大戶,減少初級農產品銷售比重,最大程度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生產出更多有特色、營養豐富的深加工商品,既能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又能大幅度提高初級農產品潛在價值,真正實現農產品高效經營。進一步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拓寬農村道路寬度,解決農村道路狀況差的問題,保證大型農產品冷鏈物流車輛自由快速進出。在農產品集中產出的區域,建設中小型冷鏈物流倉庫,及時儲存短期銷售難、銷售價格低的農產品,加快完善農村冷鏈物流體系。
(五)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做長做強農業產業鏈
現代農業強調農業經營必須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特色的地區可以利用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和優美的自然環境,興辦“農家樂”“休閑山莊”等旅游項目,吸引大量游客觀光游玩,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利用當地農業合作社及其他農業合作組織,從農產品種苗采購、農產品經營生產要素購買、農產品生產管理及加工、農產品物流、農產品品牌管理等環節實行統一運作,實行標準化管理,提高農產品品質與特色,提高農產品銷售價格。堅持農產品網絡銷售與線下直銷模式相結合。著眼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延長農產品銷售鏈。圍繞特色農業,努力建好供應鏈,做強精深加工鏈,延伸產業鏈,加快我市高效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步伐。
(六)高度重視農村物流綠色化,積極推行農村物流低碳化
當今世界各國倡導低碳化發展戰略,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加快實施農村物流低碳化發展步伐。我國也應該推行農村物流低碳化措施。結合安慶市是農村物流現狀,鼓勵農村物流經營企業加快實施低碳發展模式,將低碳經濟理念引入農村物流發展中,加大向農產品經銷商、農村物流企業及農業大戶關于低碳物流的宣傳力度。
建議安慶市農村物流各經營主體推廣使用新能源運輸及配送車輛,廣泛使用綠色環保包裝新材料,加大包裝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加大農產品儲存企業節能管理力度,擴大農產品流通加工規模和水平,充分合理使用農產品邊角料,提高農產品利用率。利用物流信息技術,實施低碳物流數字化管理。
四、結束語
針對安慶市高效農業發展現狀,有關部門需要通過調查走訪探尋影響安慶市高效農業發展的原因,結合安慶市農業發展區位優勢,通過積極推行農村物流低碳化、做長做強農業產業鏈、完善冷鏈物流體系等方式,推動安慶市高效農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利.中國農村物流[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2]胡愈.我國現代農村物流建設發展的審視與構想[J].湖南社會科學,2007(04):32-34.
[3]姚冠新.加快江蘇農村物流業發展[J].唯實,2016(13):98-101.
[4]張遜遜,許宏科,于加晴.融合PM2.5排放量和運輸路程的區域農產品配送路徑決策[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3):65-67.
[5]姚冠新,戴盼倩,徐靜.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農村物流業發展研究[M],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