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權 梁博煜
從質性研究的角度出發,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現場觀察法、訪談法以及歸納和演繹等邏輯分析法,以后疫情時代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進與優化為切入點,對當前我國中小學校的日常體育教學進行審視與思考。研究認為,后疫情時代的體育教學不僅要在課堂內容方面有所突破,而且還應該在教學形式等方面努力創新各種手段與方法,讓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學能夠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和今后時代發展的潮流趨向。今后,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該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主要包括:(1)適當提高課堂教學中體能練習的比重;(2)善于抓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3)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營養衛生教育;(4)積極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策略;(5)努力創新體育課中家庭作業的預留方式;(6)深入推進學校體育與家庭、社區體育間的相互合作。通過對上述六個方面內容的反思與考量,以期為后疫情時代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眾所周知,在我國體育課肩負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使命與責任擔當,尤其是對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體育教學而言,體育課不僅是幫助學生接觸體育運動、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起點,而且也是幫助學生培養體育興趣、養成體育鍛煉習慣,進而樹立終身體育價值觀的重要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誠然,2020年初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飽受苦難與折磨的全世界人民深刻認識到健康體魄的重要性。事實上,如果沒有健康體魄,沒有良好的身體條件作為支撐,那么不僅會讓日常工作與學習變得十分困難,而且尤其是在面對重大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時更是顯得力不從心、不知所措。然而,要實現健康體魄就不得不提及體育鍛煉,尤其是對中小學生而言更加重要。原因在于,他們自身的免疫力較弱,抵抗疾病感染的能力也較差,在面對像新冠肺炎這種突發疫情時會容易受到疾病感染。事實證明,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只有通過體育鍛煉才能實現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重要目的。毫無疑問,這也給我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嚴峻考驗。有鑒于此,本研究主要以后疫情時代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進與優化為切入點,以期為后疫情時代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有益的指導與幫助。
1 適當提高課堂教學中體能練習的比重
就目前的中小學體育教學而言,課堂教學中技術教學的比例仍占較大比重。然而,實際上,健康體魄的造就更多時候還是需要良好和充沛的體能作為支撐。究其原因,體能是人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石,是個體從事日常勞動的最基本運動能力。如果沒有體能作為輔助和支撐,那么即使技術再好也無法彌補和代償個體在體能方面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就拿競技體育來說,以前都普遍贊同體能是基礎、技戰術是關鍵這一觀念,但后來才逐漸發現,在高水平比賽中其實技戰術才是基礎,而體能才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原因在于,充沛的體能是個體技戰術得以有效發揮的重要決定因素,當體能不佳時即便想發揮好技術、打好戰術配合,也會有心無力。因此,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學而言,雖然技術教學不可忽視,但是,還必須要適當增加課堂教學中的體能練習比重。與此同時,有關新冠肺炎方面的研究結果頁顯示,在新冠肺炎的感染人群中老人和小孩的幾率最大,因為與成人相比,他們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較弱。由此可見,只有良好的體能才能使學生擁有更強的抵抗力來應對疾病的威脅和病毒的感染,而且也只有體能充沛了才能讓中小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學習各項運動技術,所以說體能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善于抓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
誠然,體能的重要性已經被我們所知曉,但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能儲備,這一點尤為關鍵。事實上,體能是一個上位的綜合概念,具體到實際中主要體現在個體的身體素質方面,而身體素質又主要是指人體中個器官系統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綜合反映,是個體在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協調、柔韌等眾多方面的總稱。不難發現,要想獲得良好的體能就必須要加強中小學生在這些基本素質方面的日常練習,最好是能把這些基本素質的練習與課堂技術教學結合起來,技能讓學生充分掌握各項技術教學,又能使學生在技術教學中加強各項基本素質練習,進而最大化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雙管齊下的重要目的。然而,事實證明,人體體能的發展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相應發生變化,表現出明顯的年齡特征與性別差異;而且在體能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個發展敏感期,即體能增長較快的年齡階段。所以說,在加強中小學生體能練習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善于抓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若能如此,不僅充分遵循人體體能發展的客觀事實規律,而且也更好地實現了其與中小學校日常體育內容的相互促進與融合。更重要的是,能夠使中小學生的體能發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明顯成效。
3 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營養衛生教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一個人不僅僅不虛弱或者沒有疾病,而是指個體在身體的、心理的、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都能表現出完美的狀態。所以說,盡管中小學生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各項身體素質都能得到切實提高,進而使得自身的體能狀況也會有明顯提升,但是,如果心理方面出現了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沒能得到及時解決或消除,那么即使擁有健康體魄,在面對像新冠肺炎和非典疫情這樣重大的公共安全衛生問題時,恐怕也難以有效排除中小學生內心存在的各種恐慌與焦躁情緒。由此可見,我國各級各類中小學校今后還需要切實加強對學生在日常體育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點不容忽視。盡管目前中小學生尚未正式步入社會環境中,但是,在與同伴之間的人際交往中也需要通過合理的心理排解方法來有效消除可能或潛在的人際關系問題。唯有如此,才能既做到身體健康,又能做到心理健康,而且在與同伴的人際交往方面也能夠表現出較好的狀態,進而積極適應周邊環境的發展與變化。還需要特別指的是,中小學校還要加強對學生在營養衛生方面的教育。一方面,體育鍛煉是提高個體體能的關鍵因素,還日常營養方面也需要額外注意,這也是提高自身體能的重要外在補充條件。與此同時,在體育教學中還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日常保健衛生方面的教育,這一點在疫情期間便會顯得尤為重要。就拿新冠肺炎來說,疫情期間勤洗手、戴口罩、少接觸和避集聚等,對于疫情防控而言都十分重要。但是,這些點滴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還需要通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應有作用。
4 積極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策略
不可否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各個國家各行各業所造成的影響和帶來的沖擊都是有目共睹。其中,對于全球教育行業的沖擊可能是最為明顯的。無論是大中小幼各級各類學校,都無法順利返校,進行正常的日常教學活動,相反,借助各種多媒體平臺的網絡線上教學一時間如雨后春筍般的大量涌現,繼而成為疫情時代全球教育行業進行日常教學活動的主戰場和主陣地。盡管,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各種教學活動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但對于疫情蔓延之時這無疑是最方便、最安全、最可靠的教學方式之一,而且其本身也存在著諸多優勢和長處,這一點也不容置疑。但是,作為以技術教學見長、以各種身體練習手段進行活動的體育教學而言,網絡教學平臺所能提供的幫助實在是讓人捉襟見肘。因為各種技術教學就必須通過教師的現場傳授與課堂指導,這樣才能讓學生課后得以充分領悟與學習。但是,面對后疫情時代,還是需要時刻做好線上教學的準備,充分發揮和利用各種線上教學平臺的固有優勢,揚長避短、取長補短,最大化地發揮線上教學的巨大作用。與此同時,雖然線上教學可能對于技術傳授存在明顯弊端,但實際上可以通過有效轉變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來加以改善。例如,可以適當增加理論課學習內容,包括營養衛生、心理疏導、安全保健等日常生活及防護知識。此外,利用線上教學方式中小學生可以更加自主地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而不必受到課堂教學的束縛與限制,也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完成各種體育鍛煉活動,這些相對于線下教學而言無異是一種巨大的成功。
5 努力創新體育課中家庭作業的預留方式
近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在不久的將來體育課也需要布置作業,只有將體育課作業加上去,才能更好地確保學生在課后積極掌握技術動作和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延續性和連貫性。實際上,家庭作業本就應該是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全國各級各類中小學生的日常學習任務之一,是各學科教師為了鞏固課堂上所教知識和幫助學生課后主動習得知識并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們卻很少會覺得給體育課布置課后家庭作業是一件正常、合理的教學手段與方式,因為這超出了正常人對體育教學的認知范圍。實際上,無論是對于鞏固課堂體育教學而言,還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健康這一體育鍛煉目的來說,抑或是為了迎合“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發展規劃綱要,以及通過體育課作業來減少學生文化課作業的比重等方面,在體育課結束后通過預留作業的方式來對中小學生的課后鍛煉會學習進行約束和規范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不過,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如何才能留好“體育課中的家庭作業”、如何才能收好“體育課中的家庭作業”、如何才能判好“體育課中的家庭作業”,以及如何才能解決好在“體育課中留家庭作業”可能出現的各種困境與難處,這些問題都是今后我國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值得思考和關注的重要方面。所以說,要努力創新體育課中家庭作業的預留方式,只有采取的手段正確、方式恰當、形式合理,體育課中留家庭作業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6 切實加強學校體育與家庭、社區體育間的互相合作
在新冠疫情期間,各種線上教學活動已經成為文化課學習的主陣地,學生在家中父母即其他家長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各項功課的學習。然而,由于體育鍛煉的特殊性,父母卻難以像輔導和幫助孩子進行文化課學習那樣,輔助孩子學習體育技術、掌握運動技能。因此,這一點上線上教學方式無疑對中小學體育教學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學生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體育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相應的體育鍛煉與技術學習。然而,又因為線上教學無法像線下教學那樣學生能夠得到體育教師的臨場指導,以及各種耳濡目染的環境接觸,所以說對于學生而言要想切實掌握好各項技術動作的學習實屬不易。針對這種情況,合理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喲切實加強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間的互相合作,甚至是與社區體育間的相互合作,從而形成一個多方聯動機制,從而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一個保障條件下充分習得和掌握各項運動技術和技能,以及參與各種體育教學活動。在這方面,各級各類中小學校以及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聯系學生家長,與學生所在社區積極溝通,加強溝通與交流,保持各主體間的密切聯系。尤其是要加強于學生家長間的互動與聯系,充分發揮父母在家庭提引導和幫助作用,為中小學生的居家體育鍛煉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氛圍幫助和條件保障,讓父母成為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支持者和鼓勵者,為他們營造一個讓能夠其充分體驗運動快樂的體育大家庭。
雖然現階段國際上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仍較嚴峻,但從當前局勢來看,國內已經基本穩定,除了需要避免境外輸入病例外,剩下的就是要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以免國內疫情的再次復發。然而,這場疫情戰爭終究還是會取得勝利,只是在于時間長短而已。所以說,在面對著已經來臨的后疫情時代,世界各國仍需做好充分準備,而對于我國而言,如何切實加強今后中小學校的日常體育教學,如何根據形勢和發展積極做好轉型和改變,這依然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更是一個相當嚴峻的考驗。本研究試圖從前述6個方面,對后疫情時代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進行恰逢時宜地審視與思考,目的就在于從頂層設計角度為今后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但是,當具體落到實處時,仍需要結合各級各類中小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從實際出發,這樣才能有效應對各種潛在問題與困擾。
(作者單位:1.中山市板芙鎮第一中學;2.中山市板芙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