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啟舜


空手道是日本傳統格斗術結合琉球武術唐手而形成的,起源于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唐手是中國武術傳入琉球,結合當地武術琉球手發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將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斗技與唐手相結合,最終形成空手道。二戰之后通過美軍宣傳而在全世界廣泛傳播。空手道當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等多種技術,一些流派中還練習武器術。空手道的技術從表現的形式上共分為型和組手兩種。型是將空手道技術合理組織、配套練習的一連串動作組合,包括攻擊、防御等各種技法,一般用于單人練習。現今的空手道道館中,型的練習往往是按順序依次演練,型的練習熟練后,才開始練習空手道的基本組合術,也就是組手。傳統的空手道是運用拳腳的殺傷力,克敵制勝的一種徒手武術;后來隨著全世界技擊運動的發展,空手道也分門別派分出多種新興流派,也融合了各種格斗技的技巧,如今還有保有傳統技術風格的傳統空手道,以及結合了拳擊技術和泰拳技術的全接觸空手道,以及結合了摔投寢技的“格斗空手道”。
世界空手道聯盟(WKF)經過3次申請進入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的努力,于2016年8月4日成為2020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開啟了空手道項目發展新歷史。
空手道上段拳法是基立,保持上身正直,雙拳置于腰間,出左腿,腳落地的同時出左拳,左拳的高度與身體眼睛的高度一致,利用腰胯發力,邁右腳,回收左拳的同時出右拳,保持基立姿勢,在行進的過程中保持重心在同一水平線上,右拳高度與左拳出拳的高度一致。腰胯發力,發力充分。拳法擊打到面部、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腹側和背部為1分。因此是空手道中比較基礎的一種拳法。
1 研究結果與分析
2020年全國空手道總決賽比賽概況研究
2020年11月18日,全國空手道冠軍總決賽在山西體育中心拉開帷幕經過激烈的角逐,男子+84公斤進入決賽的是劉帥、葛聚興、賈宇陳曉東、李子豪、王浩楠、王晨、岳焜,主要是針對這幾個人在決賽中的表現進行研究上段拳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可以看出上段拳的得分在總體上占得比重較高,上段拳是在空手道中的比較基礎的拳法,也是在實戰中得分比較容易的一個拳法。進攻上段拳相比防守上段拳來說得分更容易一些,所以說在實戰中應該去主動出擊才會有更多的得分機會,防守反擊為輔助動作。能否獲得最終的勝利主要看基礎拳法是否運用自如,出手的時機和距離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2 結論與建議
2.1 結論
(1)從2020年全國空手道總決賽男子+84公斤的比賽來看,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看出所有的技術運用中拳法技術應用最多,主要的得分點也是拳法技術,在拳法技術中,單一拳法技術運用頻率要遠高于組合拳法技術,在成功率方面單一拳法技術也要高于組合拳法技術,組合拳法中上段前手后手組合拳法技術成功率最高。
(2)從男子+84公斤得分特點來看單一拳法技術較多,組合拳法技術還有待提升,上段拳法出手次數較多,有較高的得分率,但是由于是大級別運動員移動速度和出手速度比較慢,技術的使用并沒有那么的全面和均衡,主要是拳法的運用。
2.2 建議
(1)將世界空手道最新比賽規則與技術緊密結合,遵循項目制勝規律,用規則指導訓練,針對我國空手道運動員技術惡補短板,不局限于原有思維定勢,制定上段拳訓練的科學練計劃,強化進攻上段拳部位和有效得分部位選取的合理訓練。
(2)應該培養運動員不同狀態下的上段拳技術的運用,提高運動員上段拳出手抓時機的能力,提高上短拳出手距離的把控能力,加強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訓練,提高運動員體能訓練,教練面對不同的運動員,應該設計不同的體能訓練方案,以保證在比賽中運動員有足夠的體能支撐比賽的進行。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