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芬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校的體育教學基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個主要目的展開,一直貫穿在學生的學校生涯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的體育教學也越來越受到廣大家長和學校教育者的重視,體育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一直在進行不斷地改革和創新。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推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積極發展已成為當前體育教學中教師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近幾年,將體育游戲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已成為體育教學的大趨勢。在小學體育課上設置適宜的體育游戲,在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同時,又契合了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充分發揮了學生在體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實現了學生“學中玩,玩中學”的快樂教學。本文圍繞體育游戲的特點對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自然也受到各方的關注。小學體育課程作為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運動能力的主要陣地,于是教學工作也在針對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研究,提出以體育游戲讓學生在課堂當中感受快樂,開展體育鍛煉,最終實現健康成長。在游戲策略教學課程下,體育課程的開展與以往有所不同,教學內容和形式都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愿意在這樣的氛圍中參與體育運動,這就有助于創新體育教學方法,讓學生以更大的熱情開展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但是教師要弄清楚游戲不是目的,教育學生學習知識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才是目的,要在游戲中讓學生玩得開心,找到樂趣,也要在游戲中幫助學生獲得鍛煉,健康成長。
1 進行體育游戲的選取
新課改下的體育課堂要求尊重學生的個人差異,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小主人。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選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性別特征以及偏好興趣,選擇大部分學生喜歡的、操作性強、可實施的游戲。比如在進行游戲選取之前,教師要對班級的男女生數量進行了解,按照男女生比例,挑選大家都能夠開展的游戲,根據學生體質情況進行游戲難度的調整等。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成長變化飛快,有著極大的年齡跨度,因此學校將小學生按照年齡分為小學低年級、小學中段年級以及小學高年級。教師在進行游戲選取時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差異,低年級的學生就選擇一些簡單易上手、運動量小、安全性高的游戲,比如老鷹捉小雞、喊數抱團游戲等;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競技精神強,偏比賽類型、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體育游戲,比如跳繩接力、拔河等。
游戲是小學生生活當中經常組織的活動形式,游戲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玩耍當中陶冶身心,健康成長。體育教學同樣可以運用游戲策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設計一些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游戲,既幫助學生增加體育知識,又促進學生開展體育鍛煉。例如,我組織小學生開展足球“搶圈”游戲:以一名學生在中間搶,其余學生圍繞中間的小朋友呈圓形散開,之后開展傳球,中間的小朋友如果搶到球,就由沒接到球的小朋友來到中間搶球,最初的學生即可回到圓形參與傳球。小學生在游戲中跑得滿頭大汗但也非常開心,紛紛表示以后還要踢球。在這樣的游戲中,學生小朋友玩得非常開心,既學到了足球運動的知識,也鍛煉了身體,從而有助于學生培養健康體魄,促進快速成長進步。
2 注重體育游戲的講解
在開始體育游戲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游戲內容和規則的講解,讓學生了解體育游戲的過程、體育口令的發放、體育游戲的評分規則和體育游戲中要掌握的技巧和技能。體育游戲的講解有助于學生樹立嚴謹的規則意識,有條不紊地進行體育游戲,精準完成體育技能和動作的學習,促進體育教學順暢、高效、安全地開展。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體育精神的灌輸和培養,通過體育游戲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在體育課上對二年級的學生進行蹲跳技能訓練時,教師將“水果蹲”游戲引入教學中,向學生做游戲規則、規范動作、游戲目的以及注意事項的講解,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決心。
3 增強體育游戲的調整
由于小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情緒管理能力都比較弱,體育游戲又是全班一起進行的規模較大的活動,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增強自己的臨時應變能力,制定好備選方案,考慮到體育教學中會發生的任何狀況。尤其是在體育游戲進行過程中,學生之間很可能產生因此摩擦碰撞發生矛盾,因為游戲競賽失敗而情緒低落不受控制、因為兩人各持己見使游戲難以進行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處理這些情況的時候保持冷靜,對游戲進展隨時進行調整,對學生思想和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
4 總結
綜上,體育游戲的開展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增強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積極學習。教師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應充分考慮體育游戲的可實施性和有效性,促進游戲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最大化的發揮。
(作者單位:山東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學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