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山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及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根據社會發展對教師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探討如何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建設一支專業能力強、技能豐富、甘于為教育事業奉獻的專業教師隊伍。
【關鍵詞】校企合作;教師隊伍;團隊建設
引言
作為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的一種模式,校企合作主要是注重在校學習成果和企業實踐,注重資源整合以及信息共享,全力打造雙贏教學模式。在適應了社會需要的同時,做到與市場接軌,與企業互利互助,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利用教師隊伍創新的方法,保證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向前。
一、職業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所謂的專業教師隊伍是指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并且在職業教學目標上具有共同需要的專業教師團體。而專業教師隊伍的集合能力要能夠轉化為專業教育教學的能力,絕不是靠一個教師的個人專業能力就能夠達到的,還需要取決于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成果以及管理成果。而且專業教師隊伍要在結構、素質和職業三個目標上不斷完善,確保教師隊伍能夠推進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使整個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符合當代社會的需求、符合校企合作的背景需要。
二、我國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一)專業教師總體數量短缺
隨著國家教育政策側重于專業技能培養,職業學校的學生數量會不斷上升,同時以當前的師資力量來看,完全不能夠滿足專業教育的指導工作,導致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出現短板。
(二)專業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合理
職業教育本身具有投入量大、周期較長、需要與當地實際社會經濟狀況相結合的特點,而當前還未完全解決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也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不利影響。尤其是中西部經濟條件相對于落后一些的地區來說,職業教育的阻力將更大。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職業教育又逐漸出現教師人員數量較多的情況,與中西部專業教師業務能力和教學理論差、數量嚴重不足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教師綜合素質不夠理想
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比較晚,尤其是在中等職業教育方面,其培養制度以及綜合體系建設進程遠遠落后于普通職業教育的進程。這也就導致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師教學隊伍比較不合理,教師的綜合素質不夠理想。甚至于有些地區的職業學校為了補充教師數量,從非師范類院校的畢業學生中招聘教師,也就是招聘沒有經過專業教育教學培養的畢業生進入職業類學校教學。雖然這樣的方法有效的緩解了教師數量短缺的問題,但是教師隊伍內部出現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年齡差較大等不利于教師隊伍發展的問題。
三、校企合作背景對教師隊伍創新建設有利的方面
校企合作給當前的職業教育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首先,校企合作是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的有利因素,可以在幫助教師有機會外出現場觀摩生產過程以及企業工作人員實際操作,增長實際經驗,在學習新生產工藝以及崗位職業標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企業對職業學校畢業生掌握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要求。同時,開展校企合作有利于幫助學校內的教師為專業項目爭取到企業的支持,有利于引進技術專家為學校的學生學習研究進行指導,于校內的教師形成穩定的教師隊伍,壯大“雙師型”教師團隊。通過合作開展項目的方式,有利于職業學校的教師全面成長,能夠及時更新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指導學生進行實習活動和實訓課程,并且不斷提升自身的培訓水平及科學研究能力,在職業教育工作中實現“一專多能”的理想化教學模式。
四、專業教師隊伍創新團隊建設的對策
(一)培養校企合作下專業教師需要掌握的職業素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對經濟的建設也進入了一個更高層次的領域,對于勞動者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促進教育和經濟共同發展,而這樣的情況也就對培養技術人員的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當代職業專業教師,要具備堅實的教學理論基礎以及專業知識理論基礎,同時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并且能夠不斷學習,豐富自身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的知識儲備庫,隨著社會改變不斷發展自身的能力。而后,專業教師還需要準確掌握教書育人的理念,能夠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會在社會上生存,要將道德教育與知識教育結合起來,對于優秀傳統文化道德傳承以及人格培養的方案都要盡快提上日程。
(二)根據專業教師的培養規律進行教學指導工作
采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序,能夠有利于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對于職業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創新團隊建設有促進作用。優秀的專業教師的成長要經過四個過程,其中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是基礎部分,然后教學實踐是綜合前兩者的部分,最后由不斷反思完善貫穿整個成長過程當中。所以對于剛剛進入崗位時間還較短的年輕教師,應當采用師傅教授徒弟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習,由學校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領年輕教師走進課堂,促進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只有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才能夠逐步理解執教工作并且能夠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和信任。當然,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需要有精湛的業務,還需要能夠與學生在課堂上建立互動,在課堂外積極溝通情感與生活上的問題。而如何做到這些,需要有經驗的教師對年輕的教師進行言傳身教,幫助年輕教師盡快適應教學生活。
(三)堅守專業教師團隊建設原則
1.需要在擴展教師來源途徑的同時,嚴格把控教師水準指標線,做到優化教師能力結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各個地方的特點以及現代職教師資的標準,對經歷過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行業內專家和優秀畢業生進行教師人才引進。且引進的教師必須符合相應的學歷或技術等級以及實操能力和教課能力等要求,確保我國多元化師資隊伍在建立的同時能力和年齡結構上能夠進一步完善。
2.加快構建“雙師型”教師團隊,在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理論和技能知識水平的同時,確保教師能夠在實際教學中將課本內容與實踐技能結合起來,使職業學校的畢業生能夠與企業和社會進行對接。而打造這樣的教師團隊,需要教師成為能夠在拿到學歷證書的同時拿到技能證書,成為新時代新形勢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教師。
3.專業教師團隊建設要以專業學科梯隊建設為核心,不斷加強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可以利用學科以及專業的特點,在治學態度、學歷經驗、師德師風、受學生喜歡程度等方面,選擇符合要求的教師作為學科帶頭人,并且定期進行評選評優,促進方案的實施更加全面,促進學校內的教師能夠快速成長為優秀教師。
(四)在教師隊伍中培養和滲透校園文化以及新時代道德風尚
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最高階段實際上是職業教育文化的比拼,校園文化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學校的整體教學情況。而教師作為一名教育的傳播者,需要在踐行優秀校園文化的同時將校園主流文化滲透到整個教師隊伍中來。如何做到將專業的教師素養和崇高的職業道德融入每一位教師的血液中,是專業教師隊伍進行創新團隊建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而學校和學生可以起到一個好的監督者的作用,利用網上評估等無差別的方式,定一個季度或半年的時間為一個周期,通過填寫調查問卷或進行網絡投票的方式定期舉辦評估會或建議會。通過外界的監督和內在的反思能夠有利于教師隊伍中的每一個人培養優秀的道德觀念,真正成為一名堅守職業操守的優秀教師。
(五)培養教師團隊的創新意識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可謂是一日千里,生產技術、生產方式以及生產工藝上都在進行不斷的創新變化,而職業教育作為與社會經濟生活發展最為密切的教育體制,更需要專業教師在知識、觀念、授課方式上進行不斷創新。教師隊伍的建設上要有意識地培養教師的自主創新意識以及教育創新理念,鼓勵并且尊重教師的創造性成果,保護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創新創意方法進行教學的權力,確保每一個教師的創造積極性不會被外界干擾。以教師自身的創造能力感染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學習環境。社會上可以定期舉辦相關的創意教學比賽,由教師個人或教師團隊進行參賽,而具體的創意教學理念也可以由創造者進行整合,用于整個教育教學行業的發展中。
(六)鼓勵教師參與技能比賽
一般的專業教師團隊在校內進行教學實踐的時間較長,學校不能拿出相應的資金鼓勵教師進行校外學習培訓。而當下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也使得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到實際工作中進行學習。但同時學校和社會各界需要鼓勵教師走進技能大賽,將國家、省級、市級技能競賽作為衡量專業教師技能水平的一個標準,通過參加比賽的形式,使教師隊伍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基礎知識素質、實踐素質、技能素質,為提高“雙師”水平做出努力。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職業教育發展改革的不斷推進,各類職業學校都在努力尋找校企創新合作模式,為深化校企合作、學工結合以及全面提高教育水準、發展學生服務于社會經濟的能力做出探索,而職學校的教師隊伍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目前職業教育教學行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需要結合多種方案,不斷提高專業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使得教師團隊得到社會各界認可,培養出利于今后國民經濟發展的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袁彥莉,郭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下一代,2018(03):1-2.
[2]王玉芬,吳建華,劉玉芹.校企合作背景下職業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創新團隊建設[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05):63+103.
[3]傅利利.依托“融合式”校企聯動推進高職外貿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16(21):110-111.
項目來源:江蘇省職教學會2021-2022年度職業教育研究課題課題名稱:基于產教融合的中職創新型教師團隊培育機制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HYBLX20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