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萍
1 引言
隨著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越來越多高效的新型教學模式涌入中小學體育課堂,例如“任務驅動教學法”。現實的小學體育課堂往往無法取得良好效果,主要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方向不明確。若是在小學體育課堂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那么便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為他們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以此優化課堂教學。
2 基于“以生為本”視角的小學體育任務型課堂的構建意義
2.1 “以生為本”、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
“以生為本”也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是新課標的核心教育理念。該教育理念對教師提出了“促進學生發展個性、完善人格”的要求,以此促進學生形成出色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而令他們全面發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學生圍繞課堂任務進行探究性學習,最終令自身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能力得到提升。
2.2 構建小學體育任務型課堂的意義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組織模式。在“任務型課堂”中,學生要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去完成任務,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現實的小學體育課堂一般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的形式展開,學生、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動,從而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推進及效果。在小學體育課堂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會朝著明確的方向去學習,從而保證教學活動順利推進并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可見,“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
3 基于“以生為本”視角的小學體育任務型課堂的構建策略
3.1 結合實際情況設計課堂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學生在完成課堂任務的過程中,令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見,“課堂任務”是成功構建任務型課堂的重要前提。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自然承擔著設計課堂任務的重任。教師設計“課堂任務”時,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因素,而且還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體育能力等等。總之,“課堂任務”既要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要符合教學重難點。只有先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課堂任務”,那么之后的教學環節才能順利推進,最終成功構建出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課堂”。
3.2 分組、獨立學習相結合
“任務驅動教學法”旨在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課堂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進而令他們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是拘泥于某種學習形式,那么顯然不利于鍛煉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由“小組合作學習”或者“獨立自主學習”的形式展開,不同的學習形式有不同的意義。“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等能力,“獨立自主學習”則是側重于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只有靈活運用不同的學習形式,才有助于幫助學生全面進步。
在教學“籃球基礎動作”時,教師要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使用不同的學習形式。講解示范基礎動作時,教師主要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例如,教師先向學生展示傳球、投籃、行進間運球的要點,然后設計以下課堂任務“自主探究這三個籃球動作的技術要點”。接著,教師便可以讓學生獨自完成課堂任務。當學生比較熟悉這三個籃球動作之后,教師便可以結合“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開展下一階段的練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往返運傳球練習”,以此令他們鞏固所學動作。
3.3 重視總結評價環節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展開的教學模式,教師是其中的引領組織者。學生由于經驗學識有限,所以難免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差錯。因此,教師要重視“任務型課堂”中的總結評價環節,該環節有利于幫助學生完善不足之處。通過總結評價,學生可以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反思本次教學活動的效果,以此完善教學方案。由此可見,“總結評價環節”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這是鞏固學習成果、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
以“足球基礎動作教學”為例,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節奏,留取10分鐘時間進行總結評價。學生完成課堂任務之后,教師可以提問他們“你們成功掌握了停球、射門的技術要點嗎?”接著,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點評。在此之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反思課堂中的表現、任務完成度。為了令評價結果更加全面,教師還可以在總結評價環節結合“學生互評形式”。小學生的認知表達能力有限,他們可能無法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總結評價,從而導致不敢開口表達內心的想法。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表達,以此幫助他們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總之,教師要時刻謹記“以生為本”理念開展“總結評價環節”,這才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進步。
(作者單位:青島重慶路第二小學)